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_张伟才

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_张伟才

张伟才(山东省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 256600)

摘要: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颁布,核心素养的落实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部分组成。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本文从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验教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78-01

一、地方实验课程资源的统筹开发是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力载体

生物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的地方实验课程,能够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进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根据课题目标和任务分工,课题组成员要积极研究与探索初中生物地方实验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初中生物学,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地方课程开发正是以国家及区域制定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区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就必须面向社会,面向自然,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将我们的视线投向更广阔的空间。依据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素材,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环境和特色资源拓展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当地动植物资源,初中生物校本实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选取本地最佳的实验材料,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对部分课本实验进行替代或补充,开发出一系列颇具地方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

二、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从形成机制来讲,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从表现形态来讲,学科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从课程改革的工作推进上讲,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具体化。教师在设计课时及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基于核心素养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实验技术与管 理选择,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引导者,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教师在实验课上大多数选择讲授与演示法,即教师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进行演示,让学生模仿操作。实际上,有些探究性实验,教师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去做,可以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材料,例如探究影响酶的活性条件,书中给的实验材料是淀粉溶液和淀粉酶、过氧化氢溶液和猪肝研磨液,实际上这两组实验材料并不理想,很多文献中已经对该实验进行了材料上的创新,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选择其他材料。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尝试注重合作探究 法 的 运 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此外,基于种种原因很多实验不能组织学生去做,例如有些实验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才能看到实验现象,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有些实验材料和器具的安排存在安全性问题,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 验”中层析液成分“苯”有剧毒。

对于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例如

恰当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空间,从而弥补理论课堂上的不足。巧设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升,基于课时及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很难做到将教材中的实验一一做完,但实验教学并不意味着必须亲自动手实验,教师可以利用书中的科学史资料将其设计成探究实验,进而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而实验过程可以通过动画模拟操作过程,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保障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然而,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生物实验课上教师主要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册,评价内容主要是实验操作技能,这种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实验中,只是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去验证已知的实验结论,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评价体系是保障学生实验顺利且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

总之,生物实验课是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的重要平台。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从实验教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三个方面着眼着手。教师要积极借助生物实验教学平台,以实验教学地方课程资源为载体,以实验教学设计优化为核心,由科学评价体系作保障,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关键能力上的提升和必备品格上的锤炼,进而促进初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艳,杨桂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28-31.

[2]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论文作者:张伟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_张伟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