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陕西省 710054)
摘要:里盖蒂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是20世纪大提琴文献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论在作曲技法,还是在大提琴演奏技术上,都有着众多大胆的开拓与创新。本文首先概述了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对作品的演奏要点及技术处理作出具体分析:就第一乐章着重谈到了和弦和主题变化特点及其演奏技法;第二乐章从左右手的技术运用和特殊音乐处理出发,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在论文的最后部分,笔者评析了所搜集、整理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演奏版本,并对各个演奏家的处理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里盖蒂;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演奏要点
引言
随着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日益广泛,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的名字和作品也越来越为中国的音乐界所熟悉。他的作品常以一些非常个性化的手法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论文选择里盖蒂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该曲是20世纪大提琴文献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无论在作曲技法,还是在大提琴演奏技术上,都有着众多大胆的开拓与创新,因而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在另外一个层面上,里盖蒂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博得了众多演奏者、聆听者的喜爱,为音乐专业人士以及广大爱好者带来大量极其珍贵的启迪,并同时引发对先锋音乐新的思考。在我国,这部作品被列为2005年“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大提琴比赛的第一轮指定演奏曲目,可见该作品目前在中国大提琴界所受关注的程度。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创作背景、演奏技术、音乐处理等专业角度把这首作品介绍给更多的音乐同行及爱好者。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海默维茨、格林加斯等人在诠释这部作品时,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深刻的表达方式,为这部作品的提供了精确、卓越的演奏范本。本文同时也列举了威斯帕维和SilverAinomae的录音,并对四个演奏版本做出了深层次的剖析,为本文读者研究、欣赏、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些许帮助。
作曲家生平与作品的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生平
捷尔吉•里盖蒂(Gyorgy Ligeti,1923~2006)是二战以来最富有才华的作曲家之一。
青年时代,他在克劳斯堡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福尔考什(F.Farkas)和考多萨(P.Kadosa)学习作曲。二战结束后,他考入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瓦雷斯(S.Veress)及福尔考什。
1944~1948年期间,里盖蒂开始发展他的个人风格。他在那些年出版的作品仅限于对一些民间音乐作曲式编排,以及采用罗马尼亚或匈牙利民歌为素材,仿巴托克风格进行的创作。
1956年,作曲家在维也纳接触到当年西方风起云涌的新音乐潮流,结识了西欧先锋派的一批领袖人物,如艾默特(H.Eimert)与柯尼希(G.M.Koenig)等。此后,他一直作为一位现场电子音乐演奏家的身份出现。他不断地吸收新风格与新技术,配合自己灵敏的耳朵与无尽的想像力,游走于电子音乐、微复调与各种音阶、复节奏与世界音乐等潮流之间。
1957年起,里盖蒂在斯托克豪森指导下创作先锋音乐,他摒弃了传统的音程和节奏,创造出新型的音响织体。主要特征为多层次的和声结构,在一个和声内部包含一些次级和声,在这些次级和声中又包含更次一级的和声,如此不断。几乎不能被人察觉的复调本身可以造成独特的和声效果:写的是复调,听起来像是和声,他自己称之为“微复调”。在这种形式的作品里,音乐色彩和织体的复合体非常丰厚,以至于事实上旋律、和声、节奏的区分被溶解掉了。
里盖蒂说到:“我只是运用了非洲音乐的概念模式,而不是音乐本身。在非洲音乐中,规则节拍可以令乐句以等长的周期或循环进行下去(经常在舞蹈音乐中,而非演奏音乐)。个别节拍可以被分割成两个、三个甚至四五个“基本单元”或快速节奏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既不使用循环形式也不用节拍,而使用基本节奏型作为乐句的基础。非洲音乐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对我也十分重要,即“对称”和“不对称”的同时性。虽然在音乐家的构思中,节奏是以稳定的节拍方式进行下去的,但旋律周期总是以不对称的模式进行(例如:12拍可以分解成7拍和5拍)。”
在里盖蒂的每一首作品中,我们都会听到藏在精细设计之下极为清晰的乐曲脉络与活跃的创意。在Steinitz书中常常读到里盖蒂因为演出者“糟蹋”他的作品而气愤,抱怨现代唱片工业下录音师与演奏者极差的互动,虽然里盖蒂经常设法解决演出时与作曲时的种种技术问题,却很少见到作曲家本人侃侃而谈作曲的“本意”。他只说道,“虽然我的曲子都是周密考虑下写作而成,大家聆听时感受到的其实是诗意”。
随着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在中国传播的日益扩大,里盖蒂的作品与名字也越来越为中国的音乐界熟悉。
(二)作品创作背景
里盖蒂是位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家。“他总是在不停疑问,总在改变自己。里盖蒂总是在重视自己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经历,你可以感觉到他狂热,激进的程度,这种狂热有时会到达某个顶点。”
“我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起一种音色比旋律、和声、节奏要重要的艺术形式•••旋律、和声、节奏就压缩并整齐排列在浓厚、密集的结构之中。”里盖蒂在1986年接受采访时说,“我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想象力和见解,而不是无思想的创作音乐。但我会以音乐的实际音响来构思它,非常具体。我会用我心灵的耳朵来感受它,然后构造出确定的音乐体系和结构。但是我很明白这是第二位的,从未将其放在首映位置,我也从不以哲学,信仰或音乐以外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
里盖蒂很晚才接触音乐,在学院的学习生涯中,里盖蒂对大多数的本国音乐作品(如巴托克以及科达依的作品)以外的当代音乐的发展还一无所知,巧合的是这两位本国音乐家都创作了著名的无伴奏弦乐独奏曲。1948年,作曲家开始创作《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他充分发挥了大提琴表现的潜能,极富想象力,使之成为了大提琴文献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该曲音乐内涵深刻,风格鲜明、独特,技巧艰深,尤其是充满色彩变化的音乐表现,另作品的演奏显得甚为艰难。
这段奏鸣曲由两个乐章构成,一慢一快,给演奏者极大的发挥空间,但这两个乐章的写作相隔近五年,里面蕴藏着一段故事。
作品第一乐章原是准备送给一位女大提琴手的生日礼物,但未被重视,因为她既未理解作曲家的用意,也未演奏。由于里盖蒂从未表达出他的爱意,为一件乐器所作的对话的手法,也显得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符合逻辑——对话尽在他的幻想中。“我试图把这段音乐写成一首美妙的旋律,可以采用典型的匈牙利风格,但不完全是民间歌曲素材••••••或者是一样一半,就想巴托克或科达依那样——实际上更接近科达依的风格。”里盖蒂在后来说。
1953年里盖蒂遇到另一位大提琴家Vera Denes,这位大提琴家邀请里盖蒂为他写一段音乐。作曲家于是决定写一段快速乐曲,作为他那首激情对话的补充,他把这一乐章题名为“capriccio”(随想曲),该命名参照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这一乐章将大提琴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演奏时应该尽可能快”,作曲家说“它在形式上明显的大胆模仿了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这两次创作的结果是形成这首短小的,两个乐章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当时,匈牙利作曲家协会的权威们对这部作品仅仅批准了一个广播录音,里盖蒂的这个作品并没有受到重视。随后,里盖蒂将作品存入自己的作品集中。在里盖蒂早年的创作生涯中,他遗弃了大量被自己称作为形式“陈旧”的作品,其中也包括这首大提琴奏鸣曲,这部大提琴奏鸣曲直到1983年才得以首演,1990年才出版。
论文作者:张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大提琴论文; 作品论文; 音乐论文; 奏鸣曲论文; 和声论文; 作曲家论文; 匈牙利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