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论文_杨润康

昆明市西山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邮编:650114

【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76 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 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氟西汀组38 例, 予氟西汀2~40mg/d, 口服, 实际完成37 例; 合并奥氮平组38 例, 予氟西汀20~40 mg/d, 口服, 合并奥氮平2.5~10mg/d, 口服, 实际完成36 例,均治疗观察8 周。结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治疗的新方法。

【关键词】 氟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76 例研究对象均为2004 年1 月至2005 年6 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入组标准为:( 1) 年龄18~70 岁。( 2)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 版( CCMD- 3) 的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单相抑郁或双相抑郁, 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均可) 。( 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 项)总分≥18 分。( 4) 从未用药或停抗抑郁药2 周以上。( 5) 排除严重急慢性躯体疾病及合并其他精神疾病。

1.2 分组将入组患者按首次就诊单双日随机分至氟西汀组或氟西汀合并奥氮平组( 以下简称合并奥氮平组) 。氟西汀组38 例, 其中男性13 例, 女性25 例; 平均年龄(41.3±16.6)岁; 已婚28 例, 未婚8例, 离异或丧偶2 例;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 例, 初中文化程度12 例,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15 例,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9 例; 抑郁发作次数( 1.95±1.15)次; 本次发作病程(2.53±1.95)月; 有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史7 例( 18%) 。合并奥氮平组38 例, 其中男性14 例, 女性24 例; 平均年龄(40.7±16.3)岁; 已婚27例, 未婚9 例, 离异或丧偶2 例;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 例, 初中文化程度13 例,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14 例,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8 例; 抑郁发作次数( 1.81±1.09) 次; 本次发作病程(2.49±1.99)月; 有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史8 例( 21%) 。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发作次数、本次病程以及有情感性疾病家族史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1.3 治疗氟西汀组予氟西汀20~40mg#d 口服, 平均剂量(25.41±9.00)mg#d; 合并奥氮平组予氟西汀20~40mg/d 口服, 平均剂量(24.44±8.43)mg#d, 合并奥氮平2.5~10.0mg#d 口服, 平均剂量(5.14±2.74)mg#d。两组氟西汀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 总分的比较见表1。

由表1 可见, 在治疗第4 天, 两组的HAMD平均总分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且这种差异的显著性在每个访视期均存在( P<0.05 或0.01) 。而HAMA 平均总分的差异在治疗1、2、4 周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0.01) 至治疗8 周末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治疗后HAMD、HAMA 总分减分率的比较见表2。

由表2 可见, 两组HAMD 总分减分率的差异在治疗的第4 天就开始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且这种差异的显著性在每个观测时点均存在( P<0.01) , 而HAMA 总分减分率的差异在治疗的第4天, 1、2、4 周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或0.05) , 至观察的终末( 治疗8 周) 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有效率的比较见表3。

由表3 可见, 合并奥氮平组在治疗的第4 天就有30.6%的病人HAMD 减分率达到25%以上,

而氟西汀组为0,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合并奥氮平组在治疗的第1、2、4 周的有效率( HAMD 减分率≥50%的比例) 分别为33.3%、66.7%和88.9%, 均较氟西汀组高( P<0.01 或<0.05) , 两组在治疗8 周时的有效率( 86.5%、89.2%) 和痊愈率(64.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治疗前后HAMD 各单项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 各单项评分在第4 天降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是3 个睡眠分、体重及胃肠道症状, 在1 周末开始出现抑郁情绪和躯体性焦虑改善程度的差异, 第2 周末开始在改善工作和兴趣、精神性焦虑上出现差异, 而对迟滞改善的差异出现得更晚一些, 在第4 周末。

2.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氟西汀组37 例中共16 例发生不良反应( 43%) 。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 22%) 、疲乏( 8%) 、口干( 5%) 等, 其中食欲减退发生率较合并奥氯平组高( P<0.05) ; 合并奥氮平组36 例中共19 例发生不良反应( 53%) , 其主要症状是食欲增加( 19%) 、体重增加( 17%) 、疲乏( 11%) 、嗜睡( 8%) 、便秘( 6%) 和口干( 6%) 等, 前两项发生率较氟西汀组高( P<0.01) , 两组总体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的程度均较轻, 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

在日常的临床治疗中神经科专家们不断地总结相关经

验,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单一用药,就是使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不会联合用药。近些年以来,非经典的抗精神病的药物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而且发现其相关药物的作用谱比经典的药物更加广泛,不良反应则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还要低,疗效更加确切。所以,近些年以来精神科

越来越多的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

3 讨论

快速起效对抑郁症患者有许多好处, 如: 更快地减轻痛苦, 降低自杀风险, 降低住院率和增加治疗依从性。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需2 周左右才能起效, 因此快速起效一直是抑郁症治疗中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的一些研究证明奥氮平合并氟西汀可以在1 周内使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奥氮平组36 例中共19 例发生不良反应( 53%) , 与氟西汀组总体副反应发生率( 43%)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合并奥氮平组的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与氟西汀组的食欲减退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不良反应的程度均较轻, 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说明合并用药是安全的。

本研究显示,给予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明显下降,治疗研究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ESS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证实了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显著疗效。

总之, 我们认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 值得推广。因抑郁症导致失眠和体重下降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提高了抗抑郁、抗焦虑疗效。因此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可作为抑郁症早期干预和提高增效协同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赵焕华,晏云兴,管元瑞,等.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2):95.

[2] 马颖,李惠春,禹华良,等.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浙江医学,2006,28(8):622-625.

[3] 马建东,朱性霞,郑华.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7):389- 390.

[4] 刘发荣,夏玉平,章家新.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5):268-270.

[5] 王彬,胡峻梅,李宝花,等.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 (2):87- 89.

[6] 瞿玮,覃园园.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0):1049- 1050.

论文作者:杨润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奥氮平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论文_杨润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