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13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高低。本文以BIM技术为核心,首先指出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然后介绍了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BIM技术;特点;应用方案
2011年国家颁布了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建筑设计中推广应用BIM技术,提高工程勘察、检测分析能力,实现设计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目前,我国建筑总能耗中,暖通空调占比约为15%,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1]。
1.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
1.1 数据互用
暖通空调设计具有数据互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①要结合建筑几何学、热工学,确定负荷水平;②规划管线时,要分析电气、给排水、建筑结构的空间需要,确保满足电气负荷要求和承载力要求;③工程设计和施工,要共享结构、设备、建筑公用空间等数据。为了实现数据互用的目标,不仅要强化工程内部联系,还要实现外部数据的共享。以DWG格式文件的传输为例,首先要利用DXF软件进行转换,才能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1.2 数据集成
暖通空调设计具有数据集成的特点,能对设计周期进行准确控制,不断缩短决策时间。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暖通空调设计要降低污染和能耗,为此,不少企业研发了建筑模拟功能软件,通过数据集成完成方案设计。技术原理上,是在程序内嵌入计算机内核、写入代码,对能耗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从而得出结论,生成优化设计方案[2]。
2.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2.1 应用范围
BIM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设计中,主要是大型建筑、建筑群落,例如商场、超市、公共设施、居民小区、办公楼等。具体到暖通空调系统,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下:一是采用热源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两者具有技术相似性;二是整个供暖系统的设计,可以发挥出集成化优势。
2.2 技术优势
分析BIM技术的优势如下:①可视化。暖通空调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多个专业配合,利用BIM技术可以生成三维建筑模型,有利于信息查询和沟通,避免专业碰撞[3]。②信息化。BIM技术的信息化,在设计上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施工上可以减少资源损耗;在运营期间可以了解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③模拟性。BIM技术不仅能模拟出建筑结构,还能模拟真实世界中不能操作的事物。在暖通空调设计期间,能对节能、日照、热传导等进行模拟,促使设计方案不断优化。
2.3 和二维设计的差异
对比BIM设计和二维设计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表达方式。二维设计是对线条进行组合、叠加,投影图中显示的是管道、设备轮廓线,并配合文字标注尺寸、高度等信息。BIM技术直接展示出产品和设备,在三维模型中标注尺寸、高度等信息。②绘制方法。二维设计绘制图形时,以线为基础展示设备、管线的投影关系,利用数字展示设备、管线的位置。BIM技术绘制图形时,遵循由点及面的原则,确保所有设备、管线连接为一个整体。③制图效率。二维设计制图比较抽象、展示信息有限,需要结合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才能完整表达出系统结构。但是,设计人员对二维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因此制图效率高。BIM技术制图可以生成产品实体,要求输入大量信息,由于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时间短,因此制图效率低。④产品应用。二维设计中,使用图块表示特定设备的投影轮廓线,例如风机、水泵、空调机组等。BIM技术则是在数据库中寻找合适的模型,具有丰富的产品外形、尺寸、性能等参数[4]。⑤专业协作。二维设计模式下,设计和施工人员利用图纸交流,需要对设备的位置、形状、大小进行想象,容易造成专业碰撞和冲突,继而影响施工进度。BIM技术下,设计和施工人员利用三维模型交流,设备的位置、形状、大小可以直观展示,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能加快施工进度。⑥设计成果。二维设计成果是设计图纸和说明,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懂。BIM设计成果是三维模型,涉及管道材质、空调设备、热工性能等,方便施工人员查看。
3.工程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以国内某学校工程为例,位于北京房山区,高度为24m,建筑面积共计5.54万m2,属于多层民用公共建筑。其中,建筑地上5层,主要包括办公区、教学区、餐厅区、宿舍区;地下1层,主要包括车库、机电和设备用房。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上,采用BIM技术,具体介绍如下:
3.2 软件选择
本次设计使用MagiCAD软件,主要服务于设计师、工程师,是建筑领域专用的信息模型软件。考虑到设计人员更熟悉CAD软件,而MagiCAD软件是在CAD、Revit平台上研发的,因此有利于设计人员操作。
3.3 设计流程
第一步,计算负荷。利用DeST能耗软件,计算空调的冷热负荷和热水设计负荷,结果见表1。
表1: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统计表
第二步,冷热源设计。在餐厅、门厅、礼堂等部位,空调冷热源采用地热系统,地下机房内设置2台地源热泵机组,制冷、制热量为289kW、288kW;地埋管换热孔成双U型,共计144个,孔深为120m,间距控制在5m,均埋置在操场下方。在教室、宿舍、办公区,供热采用锅炉房,一次热水的回水温度为95℃、70℃;经换热器换热提供二次热水,供水温度为85℃、60℃。夏季制冷使用联机空调,同时在宿舍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器。
第三步,供暖方案设计。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空调供暖方案:①教室、办公室、会议室,采用联机空调+散热器供暖;②宿舍、报告厅、室内,采用散热器供暖;③礼堂,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热回收空调系统;④礼堂门厅,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热回收空调系统+地板辐射值供暖;⑤餐厅,采用风机盘管+循环风空调+新风系统。
3.4 经验体会
利用BIM技术,会对暖通空调设计流程产生影响。对此,其一要协调设计流程,加强参建主体的沟通协调,减少后期变更量;其二要合理分配设计时间,对于图纸表示不清的位置,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说明;其三要激发人员主动性,切实掌握BIM技术操作,发挥出设计优势[5]。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可视化、信息化、模拟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可以实现数据的互用和集成,提高设计质量。文中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体会,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宋晓佳.BIM技术支撑下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要点[J].商品与质量,2018,(46):128.
[2] 杨渝.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2):171,176.
[3] 付盼盼.暖通空调中的节能减排优化设计浅述[J].装饰装修天地,2018,(22):163.
[4] 李娜.暖通空调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90.
[5] 张平来.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几个关键点[J].科学与财富,2018,(32):216.
论文作者:周庆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技术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 建筑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负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