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郝鹏

探讨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郝鹏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陕西延安 716100)

摘要:智能用电技术能够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对能源资源进行整合、传输、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还能将这些相关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对于整个电力智能管理系统来讲,包括着很大的范围,从电能的开放到改变输电方式以及到最后的住户使用的全部环节。在智能用电网络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智能管理系统,也是整个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部分。在所有这些环节是能够起到双向互动效果的,这也是实现国内相关电网企业转型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智能用电;技术应用;工作要点

所谓的智能用电技术,整个的使用原理其实就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网络系统的调配和应用,集合整理能源资源的开放、传输、存储、转换、输送电量、供能电量、出售电量、使用电能等等,并将这些电气设备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对能源的节能使用、对环境的保护利用、对能源的高效合理使用、对稳定性的现代化电网的建设。整个智能系统包括了从电能的开发使用到传输用电、到改变交流电、在到配电使用、最后到个人用电的整个全部环节。整个技术系统性包括了使用电的技术、配电的终端设备智能的调度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1 智能用电

1.1 智能用电的定义

所谓智能用电,就是以对电力的智能化掌控与应用为手段,实现电力优化配置与节能环保的目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用电渠道。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可以实现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交流,了解电力用户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调整并改正,保证智能用电的安全性、节能性。

1.2 智能用电与传统用电相比

与传统用电相比较,智能用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全高效节能。传统用电只是用老旧落后的技术进行电力传输,并不能及时获取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无法引导用户进行科学用电。而智能用电,通过智能电网客户端的双向互动,及时掌握用电用户的用电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的用电策略,用电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用电信息,根据用电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从而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环保、节能的生活。

2 电网线路施工技术

2.1 对架设路径选择

要自觉遵守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对土、水、石等做勘探试验,同时做好对比记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为经济最便利的路线,在路径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任何施工方案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选择路径时及时与当地的人电力部门和环保部门进行沟通,经同意方可采用;(2)尽可能减少线路转角的现象,顺直最好;(3)不能纸上谈兵,要有实用性,选择便于施工的路径,保证不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4)假如选择杆塔架设,应避免与人们生活产生交集;(5)不能只考虑架设问题,还要想到后期的维护问题。

2.2 杆塔工程施工

杆塔工程包括基础工程、塔脚工程、环状排水沟施工。基础工程是杆塔工程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联系着线路是否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塔基幅度可以根据基础的开挖量来决定。塔脚施工用来平衡坡度较大的基面,通过升高主柱,加长塔脚来平衡。塔位较高时,为防止雨水对于塔身的冲刷作用,可以在塔身的相应位置,围绕塔身建立环形的排水沟,以减少雨水对于塔身的冲击。

2.3 配电柜的施工

配电柜的选择根据安装场所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有触电风险、潮湿的地方,要采用封闭式的配电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南方沿海个别地区,户内、外配电柜受海风侵蚀影响较重,更容易发生设备底盘锈蚀、连接部位爬电等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近年该区域的部分配电柜安装、维修中,采用了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加装防潮底板的施工工艺,防潮底板的类型可分为轻质绝缘板及重质钢筋混凝土板,根据进出线数量预留孔洞,对配电柜底盘锈蚀严重的情况,为防止配电柜突然下沉,防潮底板多采用具备一定刚度的钢筋混凝土材质,这种做法在该区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效隔绝了海风湿气对设备的侵蚀。

2.4 变压器的安装

变压器的安装方式有杆上安装、室内安装和箱式安装,以杆上安装为例进行讲解。大多数配电线路建设时都会采用高空架线的方式,而变压器的安装也不例外,杆式变压器安装能够有效地减少占地面积,整体施工周期短,根据变压器周边的用电负荷情况来确定其安装位置。在安装时应注意,变压器的安装对地高度不应小于2.5米,安装隔离刀闸、跌落式熔断器和避雷器等设备的支架不能探到人行道或行车道内,对地的距离一般控制在5米左右。

3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3.1 智能电表智能化

智能电表是每一个用户实现智能用电的关键,通过应用智能电表,能够利用计算机实现远程记录,自动对用户的用电量和费用进行管理,而且可以跟据电价的浮动进行自动结算。通过应用智能电表,首先可以使用户通过互联网对用电信息状况进行了解,及时在网上查阅用电费用,利用网银进行缴纳,可以节约双方的时间。其次可以起到对用户进行消费引导的作用,通过对用户提醒阶梯电价和用电高峰时段,使用户能够改变一些用电习惯,避开用电高峰期,不仅可以节约一部分电费,而且能够减轻整个电网的压力。最后智能电表可以避免出现漏电和窃电的现象,减少电力资源的损失。

3.2 配电网智能化

首先要满足线路事故情况下小范围自动切除故障功能,在线路分界处尽可能多的增加智能断路器,把故障切除在最小的范围内。这就要求在线路分支处和用户分界处均要安装智能真空断路器。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线路上新装高压真空断路器时(包括用户分界点断路器)全部选择智能型,传统型随着农网改造升级逐步替换。不能及时替换的采用短路接地故障显示器配合使用。每条配电线路必须有专人负责对各分段处和分支、分界处的断路器继电保护定值进行整体配合计算,尽可能保证选择性,必要时使用重合闸补救。定值调试必须到位,并由专人管理,断路器控制设备要确保定期巡视,由线路运行人员进行检查,并做相应运行参数记录。调度端应配置相应智能设备信息采集平台,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

3.3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从物理上由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站网络的物理结构主要包括:磁盘阵列、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前置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设备、GPS时钟八个部分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通信信道是指连接系统主站与终端之间的通道,由GPRS、CDMA无线公网信道、230M:Hz无线电力专用信道、光纤信道组成。采集设备就是安装在现场的釆集终端和计量设备,由集中器、可远传的多功能电表、专变终端、釆集器以及电能表计等五部分组成。

综上所述,现代能源进一步紧缺,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于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的传统火力发电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利用智能用电技术进一步节约电力资源和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熊斌.EPON网络技术在智能用电领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 许利娜.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57-58.

[3] 温传金.智能用电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5,16:55-56.

论文作者:郝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探讨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郝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