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论文_赵艳涛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论文_赵艳涛

新疆克孜尔水库管理局 新疆 842000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的日渐加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重视并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河道规划设计中,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应将生态保护工作与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提升河道治理力度,促进城市规划与基于设施建设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一、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

1、河道的基本类型

对于河道污染进行整治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河道规划设计可以对河道进行系统分析,依托现场考察、分析、研究、总结等工作,实现有效的河道整治防范。对比各类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挑选最有效的方案来实施河道整治工作。在对河道进行规划设计前,必须将河道进行分类。

1)根据形成河道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山区丘陵河道、近海平原河道、河口海口河道3种类型。

2)根据河道区位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近海河道、平原河道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河道,多是出于地形平坦的区域当中,两侧土壤较多,距离农田的间隔较短,河床底部多是冲击形成的淤泥,治理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农田灌溉、工农用水、航道、防洪、城市建设等需求。

2、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各地的水土资源开发总量逐渐扩大,大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造成河道水域面积的不断降低,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恶化失衡。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河道污染问题逐年加剧,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预知的破坏,并且,不少区域采取在河边开垦的方式增加农田面积,造成河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盐碱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由于当前地球整体气候环境较差,各类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高温、洪水、干旱等灾害出现的频率加大,不少河道出现了断流或洪水的极端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因此,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河道规划设计工作迫在眉睫。

3、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河道规划设计的作用

在河道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自然河流可能出现非连续性的渠道化情况,容易造成自然河道生态环境较为单一,进而导致河道生态系统出现退化。在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水利工程理念,能充分发挥河道作用,同时改善河道及周边区域生态多样性。这种方式是以恢复河道及周边区域原有生态环境为前提,采用将河道形态异质性提升到最优值,促使河道无限接近于自然河流原有环境,为多样化生物种群的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

1、注重平面设计

以生态水利工程开展河道规划设计工作为基础,需要将维护河流生态平衡最为主要宗旨,在具体的河道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对河道平面设计工作提升重视力度,以生态水利作为主要设计方向,从而确保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以往对河道进行具体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平面设计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目标是尽量多的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各项生产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占用了河道面积,这就缩短了和河道的宽度,从而导致水流量也受到影响,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促使水生物多样性也被破坏,最终导致社会生态平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过程中,为了促使河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是河道系统平衡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就要坚持以建设绿色生态作为基本理念,和地区环境特质相互结合,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促使推动生态平衡的发展,还原生态水域的面积,从而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需要将河道适当的拓宽,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泄洪工作,在河道生态系统当中,存在较多的飞禽类动物,为了为这些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需要对河道周围环境进行大力维护,可以在河道的两边种植大量绿色植物,将不必要的建筑拆除,这样才能实现河道设计的合理性。

此外,为了能够从总体上促使河道设计的美观性得到提升,需要结合河流流向以及河道的实际特点,站在艺术角度对河道进行设计,促使生态河道的设计具备一定的曲线美。当河道生态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采用过水行洪原则,跟随自然条件的变化,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对此,对河道进行科学规划,不但要充分考虑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整个河道生态系统。基于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河道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河道天然弯曲,从而控制河流流速,对洪峰起到缓解作用,从而让河道设计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此外,河道自然弯曲,为水中生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地,这在维护生平衡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河道整治线进行科学设计,不仅要保障河道原始特性,还需要保障河道生态景观功能,河道的规划,要全面考虑城市管线和道路交叉情况,不仅要遵循整体原则,还要对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促使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受到良好保护。与此同时对河道合理化治理,为了进一步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以稳步运行,要切实加强河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对天然河滩的保护,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尽可能的促使社会群体多元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确保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一致。

2、对断面进行妥善处理

采用传统方式对断面进行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一般遵循着不破坏河道原则,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应边坡或者护岸,对断面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矩形断面或者单级梯形方式。但是对于这些传设计方式而言,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采用矩形或者单级梯形当做河道主要断面结构,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丰水期进行河水的储存,有效解决枯水期的各种问题,确保河道稳定发展。因此,在这些常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相应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式,如复式断面设计。这种断面设计,主要是在常规水位情况下,部分采用梯形断面方式,部分使用二级护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枯水期来临,水流从河道中流过,若发生洪水,能够漫过二级护岸。这种设计是当前相对先进的设计方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促使不同时期对河道的需求得到满足。以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为基础,需要充分的满足不同水位的需求,促使河道适应性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使河道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为周围生物创造良好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科学进行岸边设计

一般情况下,对河道岸边的设计,基本采用栅格形式,特别是河床和坡岸上,使用栅格方式,在河岸边种植一些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起到护岸作用。生态绿色河床设计,需要留出充分空隙,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借助植物发达的根系,疏通河流和地下水,促使整个河道生态循环得以加快。采用这种方式,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最终保护河道周边生态环境。

结束语

水资源污染与短缺是现阶段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对此,加强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工程的有效融合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水资源污染,实现水利工程项目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云洪.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5-206.

[2]黄晓雷.论水利建设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河北企业,2017(1):62-63.

论文作者:赵艳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论文_赵艳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