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TC、TG、HDL-C、LDL-C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及致死率也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近些年,伴随生活节奏加快,加上饮食习惯及行为等方面变化,脑梗死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对脑梗死的防治工作成为研究热点[1]。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血脂异常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选择适合药物使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近期手术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患者等。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最大为87岁,最小为54岁,年龄均值为(66.54±4.74)岁,合并症:39例合并高血压、42例合并冠心病、33例合并糖尿病;研究组51例患者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最大为88岁,最小为55岁,年龄均值为(66.62±4.38)岁,合并症:38例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冠心病、31例合并糖尿病;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研究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阿司匹林治疗,选用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口服,每次100mg,每天1次。研究组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选用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7)进行治疗,口服,每次20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年。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分别测定和记录;同时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42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神经受损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TC、TG、HDL-C、LDL-C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3讨论
脑梗死通常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表现为脑组织局部缺氧性坏死、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神经功能损伤等,患者通常会出现肢体麻木、视野不清、眩晕、语言障碍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方式进行治疗。现阶段,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均为主要治疗药物[3]。
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仅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而且对血小板血栓烷A2合成有抑制作用,使血小板聚集反应、释放反应得到抑制,进而使血浆黏稠度降低,以改善微循环,对血栓形成产生抑制,效果稳定且起效迅速[4]。
阿托伐他汀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作用是调整血脂水平,因为血脂水平升高会增加机体血液黏稠度,减缓血流速度,降低脑组织供血能力和供氧能力,同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5]。阿托伐他汀属于新一代他汀类降脂药物,可以使血脂水平得到降低,同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缓解效果,另外还可以使患者头部缺血症状得到改善,降低脑梗死发生率,可以作为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6]。
本次研究中,针对脑梗死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作对比,结果发现,联合用药患者的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更佳,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由此可见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更佳,可以使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改善神经功能。
结语:
对脑梗死患者行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华,龚道恺.阿司匹林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1):1934-1936.
[2]高在云,王海军.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1(86):184-185.
[3]关利利,张洪剑.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6):646-648.
[4]刘琴,方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03):328-332.
[5]李凤梨,滕继军.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0):151-152.
[6]陈翔.联合利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6,37(08):2005-2006.
论文作者:李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阿司匹林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两组论文; 血脂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