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动力--在创新与整合中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_红色旅游论文

探索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动力--在创新与整合中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_红色旅游论文

探寻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在创新与整合中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红色旅游论文,原动力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场人物:石培华

人物身份: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规划中心

从2004年出台《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红色旅游取得了巨大成就,空前高涨。形成了六大热潮:一是旅游市场热潮;二是在宣传热潮;三是建设热潮;四是社会投资热潮;五是创新热潮;六是文化热潮。

红色旅游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十个不对称:一是普遍认识与根本宗旨的不对称;二是规划控制与发展热情不对称;三是建设资金与建设阵线不对称;四是开发建设与景点标准不对称;五是展现内容与贴近实际不对称;六是表现形式与贴近群众不对称;七是响亮口号与推广举措不对称;八是景区体制与旅游规律不对称;九是官本意识与市场规则不对称;十是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不对称。针对上述发展中的不对称,通过十大整合和创新,推动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认识,创新观念,走出发展红色旅游的误区

对红色旅游内涵与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普遍认识与根本宗旨不对称,信心不足、认识不深,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理解。正确认识红色旅游作为长期战略工程而非短期“运动”的本质特征,认识红色旅游的时代背景与深远意义。要进一步深化红色旅游“三大工程”的认识,追求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也避免单纯的政治化倾向。

红色旅游发展具有不竭的动力,要树立信心。红色旅游既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原动力,各项事业本身也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市场角度来看,需求动力也在不断增长。红色,是中国的底色,是中国人的信念,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是中国人的追求。新理念征服市场、新动力推动发展。从国际的眼光来看,红色旅游中国化与经典产品国际化,具有世界魅力。

二、紧扣中心,创新举措,挖掘红色旅游发展的动力

现阶段,是一种直接、强势和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是一种超常规的驱动模式。红色旅游发展正在从超常规启动,迈向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解决红色旅游发展动力问题上,响亮口号与推广举措不对称;需要深化措施。需要探索在常态上的动力机制,实现两个转变:外部行政动力转变为内部市场动力;依靠直接动力转变为整合间接动力,最终实现自我循环的良性发展。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力量,与革命事业、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善于将红色旅游发展与其他重大战略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例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中部崛起战略结合起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发展红色旅游与这些重大战略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工作抓手和载体。

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处理的关系是:在注入市场动力机制的同时,如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细分市场,创新营销,夯牢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石

目前市场具有几个显著特征:以团队为主;活动性特征明显,时间波动性、不均衡性突出;市场的多样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爱国主义教育和保先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但这种市场对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红色旅游市场亟须实现五个转变:“文件游客”向“市场游客”的转变;“接待要钱”向“市场挣钱”的转变;“教育参观”向“复合市场”的转变;“门票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外部市场”向“内生市场”的转变。结合时代特征,重点开发六种新市场:(1)团队建设、拓展训练;(2)青少年休学旅游与户外训练;(3)会议与商务旅游;(4)银发旅游与康体疗养;(5)自驾车旅游;(6)体育旅游于运动休闲;(7)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建;(8)国际市场。

要充分结合新的消费特点,开发新市场,培育新的消费方式,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市场格局。一是与现代新兴旅游市场结合,深化和拓展红色旅游,大力发展会议、商务会展、自驾车、企业团队文化建设等旅游;二是传统红色旅游市场的深化、拓展与规范发展,对公费接待加以规范管理;三是与传统旅游在市场上的配合与对接;四是拓展服务性消费,不能单纯依靠门票收入,更主要的是要开发其他相关消费。市场创新与开发,要重点处理好“旅游市场”与“公益教育”之间的关系。既要控制门票价格,保证公益性质,又要留有余地和空间。

针对不同区域研究不同的市场策略。根据市场吸引力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如:井冈山、延安、韶山等,这些地区可以以红色为主体吸引游客;(2)依托型的红色旅游市场,如:新疆、宁夏、青海等,很难单独以红色旅游吸引远程游客,需要依托其他旅游资源发展;(3)衍生型的红色旅游市场,不是作为单独的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而是带动周边综合发展和全面增值,如城市内的红色旅游景点;(4)本地红色旅游市场,那些不具备与那距离吸引力的红色旅游景点,需要开发本地市场。

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阶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重点搞好三个方面的创新:(1)要从以宣传为主,逐步向营销深度进军,重视渠道建设,吸引旅行社参与红色旅游组织;(2)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营销红色旅游,采取手机短信、互联网、旅游卡、动漫等;(3)采取新的机制和模式营销红色旅游,采取营销联盟、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营销资源,形成功能强大的红色旅游营销体系。

四、整合资源,产品创新,建设符合需求的新体系

一是提升产品化建设水平,解决开发建设与景点标准不对称。为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需求,构建丰富多彩、符合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推进红色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建设复合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和整合的方向:多样化产品、复合化产品、深度化产品、市场化产品。遵循的基本原则:红色是主题、特色是主导、多色是主张;红绿相映、红彩相间;红色主体、红他并举、红色点缀;红色主人、红色友人、红色故人;红色风格、历史原貌、整合风貌。

三是深度开发要从各种专题旅游。产品创新方式:与其他产品的整合、深度开发、针对新需求开发新产品;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深化;与休闲度假产品的结合;与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的结合;与其他专项旅游产品的结合。

四是分类指导,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五、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总体上看,我国红色旅游已经形成一种层次高、体系全、协调功能强的管理体制。主要特点:(1)多数为事业单位,级别普遍较高;(2)类型多样,管理体制复杂,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3)多数景区未被纳入A级景区管理体系,旅游行业管理普遍不足;经费普遍不足。

景区体制与旅游规律不对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创新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高效运作的关系,处理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在红色旅游的管理体制问题上有所突破,建立规范、灵活、适应红色旅游特点和发展的管理体制,实现红色旅游方向正确与规范发展。按照“强化管理、搞活经营”的原则,探索创新红色旅游的管理模式;按照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的原则,探索宏观管理体制、中观监管机制、微观运行机制的系统改革。途径可以有:项目剥离;空间剥离;职能剥离;业态创新。对不同的红色旅游景区探索不同的模式,对红色产业体系的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机制。对于革命遗存、遗址,采取政府主导,给予扶持,尽可能免票或降低价格。围绕遗存的其他项目,根据其他资金来源、投入、运行成本等问题来确定。

六、新兴技术,创新形式,增强红色旅游参与性与震撼力

目前,红色旅游的技术陈列手段比较落后,这是红色旅游震撼力、吸引力和参与性不强的重要原因。通过技术手段和陈列内容的创新,一是通过虚拟和模拟原来的场景与氛围,增强冲击力和震撼力;二是技术手段创造交互空间和交互手段,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三是提升存储容量,增强红色文化的内涵;四是可以提升陈列、展示和解说水平,降低物质消耗和长期的使用成本,并增强内容更新的便捷程度;五是可以为提高管理、营销水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与内容的创新,以红色旅游景区为重点,贯穿到陈列布展、节能节耗、解说、游戏互动、营销、管理服务等环节,重点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声、光、电等技术的使用;以环保为核心的循环科技;传统陈列布展技术的创新。

在红色旅游的技术创新中,需要克服三个瓶颈:资金不足、市场支撑不足、人才支撑不足,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确定相应的技术模式。

七、文化创新,营造时尚,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热潮

在坚持纲要中关于红色旅游定义核心内涵的基础上,随着红色旅游发展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对“红色”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拓展、创新和突破。基于文化创新和拓展,深化红色旅游产品的组织。从广义上来看,红色可以分为六个层次:革命红、中国红、生命红、生态红、世界红、时尚红,能否融多红魅力为一体,是红色旅游革命性、时代性、生活性能否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市场号召力的关键。红色是生命的基本色、大自然中的基本色、中国的国色、一种世界流行的时尚色。红色旅游要回归自然、回归生命、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培育和打造红色时尚。

八、延伸产业、创新业态,培育新兴产业体系

基于红色旅游的公益性特征,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走出门票经济的局限。通过拓展产业内涵,延伸消费链和培育相关产业,增加利润来源,培育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乃至信息服务、旅游房地产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增强服务、发展产业中,提升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完善红色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

九、创新空间,包装项目,培育特色的红色旅游氛围

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分布、配套条件较好的地区,特别是12个国家重点红色旅游片区,要强化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建成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精品线路建设要与经典景区、旅游城镇、其他旅游产品紧密结合,策划主题、突出重点、选好基地,配套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要素,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强红色旅游城镇、乡村的建设,使其成为红色旅游的服务基地和体验中心,围绕精品线路,依托交通干线、城镇体系和经典景区,形成网络。

十、珍惜遗存,创新保护,丰富红色旅游遗产

结合国家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将更多的红色遗存纳入国家文保体系,建立稳定的保护资金渠道,从总体上和全局上强化红色遗存保护。同时,根据红色遗存的上述特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多种机制的文物保护创新体系。

一是探索社会化的保护新机制。除了加大政府保护力度外,积极尝试吸引企业投资、民间收藏、企业赞助、民办官助、社办官奖等多元化保护机制。二是探索多样化的保护新机制。根据不同文物的特点,分别采取遗址保护、文物收藏、博物馆建设、信息系统、文化节目、影视作品、人才保护等多种方式,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建立景区、街区、馆区等不同的空间形态。三是探索立体化的文物收集新渠道。广泛向社会征集红色文物,实施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工程,在广泛参与中丰富红色遗产和传播红色文化。

标签:;  ;  ;  

探索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动力--在创新与整合中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_红色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