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语用”之道,入“美好”之境——追寻《我不是最弱小的》“言意兼得”的教学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弱小论文,之境论文,境界论文,我不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追问自己:如此简单的课文怎么教 参加南京市三区联片教学,我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该文改编自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讲述了4岁的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把爸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价值观念。 教学之前,我进行了两次追问。先追问内容—— 一拿到课文,便觉得它在本册教材中有些格格不入,篇幅极其短小,只有200来字,内容也浅显易懂,不由地产生疑问:这篇文章放在这里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要自觉保护弱小者”这样的道理吗?深入研备时更是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也有《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仔细研究了人教版和苏教版配套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发现两本不同年段的教参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详见表1)却没有什么根本区别。面对两个年段不同、版本不同,却如此雷同、笼统、宽泛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心中有课程、心中有年段、心中有课标,必须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年段实际去制订具体的教学核心目标。 而且,《我不是最弱小的》作为文学作品形态进入课程视野,成为教学文本时,我们还必须思考:它的教学价值应如何定位?《我不是最弱小的》有别于他文的文体特征、文本特点是什么?与本单元的其他选文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追问形式—— 既然这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没有丝毫难度,那就需要我们在这篇文章的表达形式上多下工夫,通过研读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这样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是文题。“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个题目是从文中男孩萨沙的话里抽取出来的,表达了文章的主题,与三年级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取名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 二是呼应。(1)第1小节里有“天气闷热”这个短语,与后文“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遥相呼应;(2)写到森林的时候,作者只写了美好的蔷薇,与后文的“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亦是前后呼应。在呼应上,这篇文章是很“刻意”的,对写作很有启迪。 三是反问。课文中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运用了多处反问,增强了表达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四是结尾。课文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一句结尾,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二、首次应答:“得言”却“失意” 语文课要挖掘课文中独有的“语用”价值,我不由地思考以上罗列的这篇课文的表达特点,哪些是“独特的这一个”呢?带着自己的解读和对本文“语用”价值的研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运用想象练说、前后对比等方式促进有感情地朗读;(2)能利用“六要素串联法”整体把握故事内容,随文学习本课生字,积累生字词语;(3)通过揣摩文中重要的写作特点——“前后呼应”,感受这篇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选用适当的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雨景;(4)仔细阅读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体会反问句问话的效果和作用。 教学设计如下: 1.从题导入,了解取名的方法。 2.初读课文,练习用“六要素串联法”概括课文。 3.精读课文,学习文章写作方法。 (1)揣摩文章的重要写作特色——前后呼应的写法。 ①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美好的蔷薇,而对其他景致一概不提? ②出示《三顾茅庐》一课中的景物描写,领悟写景的作用。 ③出示雨后蔷薇的一段,对比朗读。 (2)模仿文章的重要写作特色——为中心表达而写。 ①作者写雨景,只用了一句话: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读一读,感受写作的顺序,想象“雷声大作”和“大雨如注”的情景,并指导书写“滴”。 ②假如有这样一些词语,让你来选择并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你会选哪些? ③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雨中景物。写完交流并探究:既然雨中景物可以写得这么生动具体,作者为什么不写? (3)领悟文章的重要写作特色——说话要有技巧。 ①出示妈妈和萨沙的对话,说说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让学生谈谈这段对话中反问句的作用。 试上这节课时,我特意请了几位特级教师、教研员听课并指导,原以为这是一节凸显“语用”的语文课,可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课堂上繁琐的内容分析的确不见了,可它“变相”成了另一种分析——写作特点、言语形式、修辞方法等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应接不暇的是“前后呼应”“对比”“为表达中心写景”“反问”之类的知识概念。这样的课堂,没有顾及文本的整体语境,设计生硬;这样的课堂,“言”“意”分离,丢开了文本内容,单纯地“滑”向语言或表达方面的学习与训练。 而听课教师也认为,学习“语用”并不是“隔山打牛”——不要学习课文内容,只要学习语言形式与言语表达;不是架空或脱离文本,进行单一的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依托课文内容,借助文本语(情)境,突出语言学习,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逐步破译言语密码,领会语言文字运用之秘妙,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寻求改变:“表达”与“内容”的巧妙融合 至此,我意识到探究《我不是最弱小的》中表达的秘妙之处,通过言意分离的方法进行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过:“事实上,我们从来不缺少所谓的‘语用知识’,我们真正所缺的,恰恰是以何种方式、何种策略、何种类化的模式传授语用知识,这种传授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主体建构的、融于生命的,是能有效促成‘语识’向‘语感’转化的。老实说,回到从前的那种理性化、机械操练化的方式只能是死路一条。” 再次研备时,我发现自己忽视了这篇课文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这篇课文是苏翁借妈妈之口来教育学生和孩子的,选自他的童话寓言集《做人的道理》。这本寓言集用诗一般美妙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深邃的道理。学习这课,需要学习苏翁运用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方法,以及他是怎样通过对话来反映人物特点、揭示文章主题的;更需要跳出文章仅仅是告诉我们“不做弱小者”这一道理的窠臼。苏翁是一个教育孩子的高手,他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大雪无痕,他说:“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当我再以一个普通的读者身份来读这篇文章时,我的确会受到文章中多方面美好的感染—— 美好的森林:“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这就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森林的美好当然不只是这些,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那清新的空气,那挺拔的树木,那翠绿的小草,那流淌的小溪,那静谧的氛围……文章在描写森林的美好时,着重写了野蔷薇,而不写其他,用野蔷薇的美好衬托了整个森林的美好。 美好的家庭:一家人到森林,“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家庭图画,像诗一样。你能从中读出一家人的温馨,一家人的和谐,一家人的天伦之乐。 美好的教育:细读课文的对话,这位和孩子们一起聊天的妈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者。妈妈的回答是简洁的,也是丰富的,更是激将式的。这段话里有两个反问句,一个是萨沙的,一个是妈妈的。细细读来,妈妈的反问是顺着儿子的反问而反问的,这个反问是调皮的,是具有童性的。再仔细一品,你会发现这里面反映的教育的无痕,这种无痕的教育源自母亲说话的艺术,其实就是苏翁教育的艺术。 美好的人性:爸爸将雨衣给了妈妈,是对妻子的爱;妈妈将雨衣给了萨沙,那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无疑,这些都是美好的,但是却比不上萨沙“掀起雨衣,盖在粉红色的蔷薇花上”来得震撼人。原因在于,萨沙的举动包含着人性最初的最纯的美好。这种美好,是诗意的,也是童话的。 文字的温度,从来就是生命之光的折射。唯有丰赡的情感滋养,才能绽放出文字的花朵。如果学生能在潜心会文中“寻找美好”,与文字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与揣摩文章的表达之妙进行全方位地融合、对接,让课堂既充满浓浓的人文味,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学会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岂不是一举两得? 四、重回现场:循“语用”之道,入“美好”之境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以“寻找美好”为线索,以一个问题“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你从文中哪里读出这种美好”统领课堂。《礼记》中讲:“一唱三叹,有遗音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一条线索”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提领而顿,激活文本阅读。 最终,这节课在2014年南京市三区联片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得到了本市其他区小语专家、同仁的肯定。 【教学片段1】赏环境之美好,悟“前后呼应”之用 生:我从“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芳香扑鼻”中感受到森林很美好。“粉红粉红”让人感觉野蔷薇颜色很美,“芳香扑鼻”又让人感觉野蔷薇特别香。 生:我也觉得这儿很美,我从“一丛丛”看出野蔷薇很多。 师:是啊,森林里真美好啊!(出示图)森林里还有哪些美景呢? 生: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清新的空气,那挺拔的树木,那翠绿的小草,那流淌的小溪,那飞翔的小鸟…… 师:森林里有这么多的美景,你再对比书上的描写,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森林美景这么多,为什么作者只写“那一朵”野蔷薇呢? 师:(顺势而导)对啊,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后面写了萨沙要给野蔷薇遮雨,所以这儿重点介绍了野蔷薇,而不是其他花。 生:因为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景的,这儿重点写“野蔷薇”是为了要引起下文,所以森林中的景色不需要写那么多。 师:是呀,景色描写也有它的作用。有时,需要有选择地去写。 【教学片段2】品教育之美好,探“对话描写”之妙 生:我觉得这里让我感受到了美好——“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毫无抵抗能力。”萨沙的举动让我觉得很感动,他居然懂得去保护花朵。 师:这是个4岁的孩子啊,他在滂沱大雨中是怎么想到把仅有的一件雨衣去遮盖蔷薇花呢? 生:我觉得是从爸妈的行动中得到启发。你看这儿:“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却把它给了萨沙。” 师:嗯,你会联系上下文来读书,他的行为的确有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我觉得妈妈说的话对萨沙的影响更大。她用激将法让萨沙不想做最弱小的人。 师:妈妈是怎么说话的呢?你发现她教育萨沙的话高明在哪儿呢? 生:妈妈在教育萨沙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弱小的”这个道理时,没有一味地告诉萨沙应该怎么怎么去做,而是让萨沙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会。 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我们来比较一下:(1)“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着回答说。(2)“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你就是最弱小的了。” 生:妈妈用反问的方法让萨沙自己去体会,激发了萨沙想保护弱小,不想做最弱小者的决心。 师:是啊,看来在对话中用上反问的形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段3】思取名之美好,辨“命题方法”之巧 师:上课一开始,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从萨沙的话里提取出来的,现在我们再回到题目,可不可以取“森林里的美好”? 生:我觉得不可以,我们虽然能从文中感受到多种美好,但“森林里的美好”这个题目不能准确地表达这篇文章的主题。 师: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呢? 生:不好,这样的话太直接了,感觉在告诉你该干嘛,不该干嘛,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师: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命题艺术,值得回味。 【教学片段4】荐故事之美好,拓“课外阅读”之径 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选自他的童话寓言集《做人的故事》,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一篇是《一杯白开水》,对这本书你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看看这本书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 生:我非常想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用了什么方法去讲这些美好的故事的。 在上面的教学中,“呼应”“反问”“命题”……这一些语用知识是在学生潜心会文和教师创设的矛盾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由问题情境、文本情境引发的语用知识是真实的,因而也是在建构中产生的、和学生的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的,体会表达之妙与课堂的审美建构、情感体验在此取得了一种艰苦但不失优雅的融合。 通过这次磨课,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依托文本、结合语(情)境,突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与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与精神世界,实现“言意兼得”,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任务上的统一。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行文的匠心、情思与为文的真正目的,也才能真正学得语言文字运用之智能。 顺其时,随文随思,入美好之境;依其性,应语应言,循语用之道。《我不是最弱小的》这节课经过不断的打磨与反思,课堂终于在言意兼得中找到了平衡,这也是我一直追寻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语用”像墨洇宣纸一样自然,“人文”像广阔原野一样丰富。走“语用学”之路,进入“美丽”环境--追求“我不是最弱”的教学境界,“言行一致”_野蔷薇论文
走“语用学”之路,进入“美丽”环境--追求“我不是最弱”的教学境界,“言行一致”_野蔷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