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法使用中的“两难”论文_薛明明

谈情境教学法使用中的“两难”论文_薛明明

福建省福清市融侨小学 350300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情境教学法使用中的“两难”?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到底是“脚手架”还是“绊脚石”,实际取决与数学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功能。假定在一般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分为“新知引入”“知识建构”和“知识运用”三大环节(复习和小结环节暂不探讨),那么我们就有如下建议。

一、新知引入阶段:情境设计以激发兴趣和产生学习新知必要性为主要目的

在新知引入阶段,一般来说需要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素材需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包括居家、学校或社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快速激活学习和生活的链接。生活情境中的材料语境的呈现需要新颖生动,可以是故事、图片、图表和动画等,吸引注意,激发兴趣,而且语境的干扰要尽可能减少,数学特征尽可能明显,问题呈现尽可能直观。新知引入阶段,数学问题情境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吸引眼球,情境中所提出的任务更要指向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造成认知困惑,从而产生学习新知的必要性。这个阶段的情境,主要作为新旧知识之间的纽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知建构阶段:情境设计以激发新旧知识联系和获得概念性理解为主要目的

新知建构阶段需要创设活动情境,即提供学生操作和体验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关联已有知识,得出新结论和发现新规律。因此,活动情境要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关键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活动情境的背景素材一般取之于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中的问题首先要有方向性,学生得到问题指令后要知道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入手,怎么做,否则小组活动会变成全班躁动。活动情境和数学的融合度宜高,合理选择有关的数学工具和方法也是问题情境的价值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单、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孩子搭建必要的探究支架,让孩子有路可循,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活动情境中解题过程和答案最好是开放的,学生有更多探索空间和思维发散的余地,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这个阶段的情境,主要是作为学习新知的“脚手架”来运用。

三、新知应用阶段:情境设计以巩固和应用到现实问题情境为主要目的

知识应用阶段应创设直接面向新知巩固的数学问题情境,这类情境没有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那么直观、生动,甚至需要一定程度的“干扰”。但是,情境的所谓的“干扰”正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锲机,可以给学生带来数学有用、数学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通透感和愉悦感。因此,教师要基于孩子的学习规律设计多层次的认识挑战,逐步聚焦到想要培养的数学素养上来。认识挑战水平可以逐步提高,从指向记忆的问题,再到指向理解的问题,再到指向探究的问题。这个阶段的情境,更多是考验学生的“绊脚石”,是从信息的简单提取,到有效信息辨别、对应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再回归到现实问题解决的一个开放过程,是检验数学素养的手段。

具体到日常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实际上还有一系列引发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情境是否需要出现、需要出现怎样的情境?情境采用何种语言来表述、对学生是干扰还是支持?情境是结构良好的还是开放式(发散式)的?情境中提出的任务需要把注意力聚焦在哪里?情境中的任务开展是指向独立完成的还是在互动中完成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没有圆满的答案,但的确可以让我们用分析的眼光去解构承载着数学问题的情境的特点。

比如,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情境:情境的背景素材特征(来自何种领域)、情境的语言呈现方式(文字、图形或符号)、情境的语境干扰程度(是否对学生造成困难)、情境中任务的挑战水平(认识复杂程度)。对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甚至检视情境的有效性,除了从情境是否实现教学功能、达成教学目标的角度考虑,还可以考虑从情境设计的四个维度上进一步细化出层级,为不同教学阶段情境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层级判断。

总之,不同的情境要素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情境的使用取决于培养怎样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素养作为高热的词汇,引发了教师们的极大热情,更能引起教师们对情境的重视和深度关注——因为情境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外衣”,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数学素养密切相关。

论文作者:薛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谈情境教学法使用中的“两难”论文_薛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