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西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本文从词汇句法入手,分析了西语国家的文化对西语的影响,强调了在语言学习中,培养跨文化思维,学习西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文化
一、西语国家文化对西语的影响
(一)词汇层面
1.风俗习惯对词汇的影响
在西班牙语中,有些时候,词或词组所表示的意义并非是字面所直接代表的事物和关系,如果我们按照它的指称意义进行联想或解释,往往会发生差错。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了解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才能对词汇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如:Él es muy músico. 这句话中的“músico”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音乐的、乐师”,在这里如果直译的话,就是:他很象个乐师。但是乐师有很多的特点和属性,这里指的又是乐师的哪个特点呢?我们中国人可能会想到:“富于想象”、“浪漫诗意”等,可是西语国家的人却会联想到“装模作样”、“虚伪”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有些地方,村民们雇乐队是按时间计价的,而有些民间乐师为了少出些力气故意拖长调弦对音的时间。村民们看出了这个问题,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着乐师们磨时间。但是这样一来,乐师们在民间的名声就不大好了,一提及乐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没事磨蹭”、“故弄玄虚”这一类的词。
西语国家的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称小,即使是八十岁的老人,也愿意别人使用他(她)的名字的指小词来称呼自己,如:Rosita, Pati等。以名字的指小词称呼老者,既有亲切之感,又有祝愿健康长寿之意。因此我们会发现在西语中有很多情况下会使用指小词,这其中都蕴含着说话人的情感。
2.文化生活对词汇的影响
各民族人民在文化生活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突出了语言的个性,从而也突出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西班牙有著名的斗牛表演,在西班牙语中有关于斗牛的一套用语,如agarrochador, alguicilillo, banderillero, caballero en plaza, cachetero, capitalist, chulo, espada, enterrador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与兽的搏斗体现了西班牙人英勇善斗的民族精神,但是西班牙人不单享受胜利的快感,同时从斗牛和斗牛运动中体会出许多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用简练的话概括,世代相传就形成了关于斗牛的谚语或是借助于斗牛运动比喻描述其他事物的谚语,同时,很多习语中也有“牛”这一形象的使用。如:“Estar/ponerse como un toro. ”就相当于“Estar furioso.”表示一个人非常生气,在暴怒;“Hasta el rabo todo es toro.”(就算是牛尾,也是公牛身上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到最后都不能掉以轻心,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使用动物意象的习语,如“Tener vista de lince.”这句话直译是“有着跟猞猁一样的视力”,因为西班牙猞猁也叫伊比利亚猞猁,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是爬树高手,白天在树上睡觉,夜间出来觅食,视力和嗅觉十分发达,可在300米外察觉到猎物。因此,像这类谚语就可以直接根据字面意思猜出它的意思。又如“Tener talle/cintura de avispa.”有着胡峰般的腰,这可以形容一个女人的腰很细。
(二)句法层面
在研究中,人们通常关注的焦点是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但文化对句子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两个说不同语言的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有相异之处。西语的句子是开放式的,先抓住核心词,将其放置于首位,然后再把外围修饰限定成分一个一个地添加上去,这些成分可以随想随加,长了可以用上一个关系词,又成小句,如此下去,可以纳入较多的附加成分,容易造成长句。
例如:
“Nací, para ejemplo y honra vuestra, en esta opulenta y populosa ciudad por los años de 1790 ó 91, de manera que cuando escribo mi vida tendré de treinta a treinta y un años, edad florida, y en la que no se debían esperar unos frutos de literatura y moralidad tan maduros como los vais a ver en el discurso de esta obrita. ( Fernández de Lizardi )”
译为:“托诸位的福,我是在1790年获1791年在这座富饶繁华、人口众多的城市里诞生的。在我写下我这生平事迹的时候,我正当三十或三十一岁,恰是身强力壮、年少气盛。在这样的年龄真不该指望文学上和道德上会结出如此成熟的果实,就如诸位在这本小册子中就能见到的。”
由上述文本的中西文对比可以验证上述的论点,西语是先列出中心词,再加其它修饰限定成分,而中文则是闭合式的,在词的组合中,核心词一般位于尾部,限定修饰成分在先,限定修饰成分不宜太多太长,不然就很难使首尾连贯,一气呵成。因此汉语多用短句,而与之相反,西语则多用长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和文化及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使用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一定要顾及到此处,否则,就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双方的交往陷入尴尬的令人不快的境地,收不到预期的交际效果。我们在语言的学习中,也务必要注意文化的学习,不仅学会准确的词汇语法,同时也要掌握地道的文化,将两者有机结合。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是总结性地列出了一些例子,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发现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萧国政.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黄冈师专学报. 1999,(2) : 43.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3]刑福义. 文化语言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4]朱晶.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山西青年. 2013. (04).
作者简介:秦宇倩,1993年5月12日出生,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语学院2015级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论文作者:秦宇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西语论文; 文化论文; 乐师论文; 语言论文; 词汇论文; 西班牙语论文; 猞猁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