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监测浅析论文_吕加昌,冯宇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监测浅析论文_吕加昌,冯宇

吕加昌 冯宇

中交隧道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深基坑工程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岩土工程问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原有土体应力平衡的改变,从而引起周边土体沉降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为避免其不利影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坑底土体变形、围护墙体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实施动态监测,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监测

1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监测原则

1.1系统性原则

1)与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有效四维空间,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2)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3)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4)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

1.2可靠性原则

1)采用的监测手段是成熟或基本成熟的方法;2)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测试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3)对布设的测点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4)有可靠的备用方案,对重要的控制点要有备用点,一经损坏能够及时恢复。

1.3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原则

1)对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2)对方案专家评审会上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监测工作,以作为反演分析的依据;3)依据设计计算情况,确定结构的报警值;4)依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调整监测布点。

1.4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

1)对结构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合理加密测点数,进行重点监测;2)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加密点位,加强频率;3)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

2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需要注意的因素

2.1施工地的地理地质环境

由于地铁的铺设主要是在地环境中完成,因此受到地理地质环境的影响最为主要。基坑的挖掘主要是针对施工地的土质展开的,因此土质的特点是影响施工效果和施工进程的主要因素。为了防止土质产生位移对地铁站基坑围护结构产生压迫,要提前对地下的土质和地理化境做出监测,土质较为疏松的地质条件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对这一部分施工环境进行土质强化,通过挤压等措施强化土质的坚韧程度,为正常施工创造安全和环境。

此外,土质中杂质较多或地下地理结构复杂的地铁施工位置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或强化,并根据相应问题的应对措施展开研究,做好防范措施。

2.2围护结构的支撑强度

围护结构的支撑强度是影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使用的重要因素,在地铁站的深入挖掘过程中,土层墙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支护桩的一面是施工程度加深,另一面是空层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先要构建挡土墙,为施工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挡土墙与土质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因此也要对围护结构的承载强度进行提前的测算。

此外,围护结构需要插入土层进行固定,因此,围护结构的稳定程度和强度也与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有直接关系。通常插入深度越深,围护结构会越稳定,但受到侧土压力之后,围护结构可能产生转动或变形,影响结构的稳固,因此,围护结构在设计环节需要测算插入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设地的土层强度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减少或消除维护结构的位移,以此对地铁产生更强的保护作用。而围护结构的位移与土层强度相关,主动土压力越小,被动土压力越大,则维护结构的位移越小。因此,需要减小主动土的压力,为地铁的正常运行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土质强度的差异影响土质的压力,进而减少使维护结构产生位移的动力。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围护前后进行加固,能够有效达到改变土质强度和土质压力的目的,主要的方法有深层搅拌和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通过采取一定措施能够有效增强围护墙的强度,实现围护结构的功能。

2.4施工地的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正常功能的因素不仅包括建筑结构本身的材质强度等,还包括许多自然环境因素。日常的空气温湿度等都可以影响地铁站基坑围护结构的架构和使用时限,水文环境也同样可以通过与基坑围护结构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得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老化和磨损,从而减少结构的正常使用时间。而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围护结构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地下水也是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地下水的存在会增强地质土面的压力,并将这种压力施加在承重墙上,可能使墙面产生位移,影响维护结构的正常使用。此外,土质中的物质含量等因素也能够影响维护结构的使用,因此,在进行施工计划时需要从多种因素角度进行规划和考量。

3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监测的具体措施

3.1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可以采取分层进行的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工程的专业化程度。分上下两层进行施工时,按照1:1.25的比例进行放坡开挖,而下层以构建支撑系统为主,采用深层搅拌和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加固围护结构,同时按照设计的轴力铺设钢层支撑结构,在构建的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达到合适的施工水平。在桩与桩之间采用混凝土黏合等方式实现围护结构的稳固,增强支撑的强度。按照标准要求距离铺设围护结构并进行强化。

3.2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监测工作的目的

对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进行监测,需要测定围护结构的稳定程度和强度,保证围护结构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撑保护作用。要对相关地质环境和土质强度参数进行测算,确定使用的参数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动态测算、动态调整,保障施工工作的高效开展,并实现信息化施工。同时,根据测算的结构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对围护结构进行强化和调整,对施工图纸和施工进度的控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动态变化。为确保地铁项目的安全,进行地铁车站基坑围护工作监测是必要的。

3.3地铁车站基坑围护施工监测工作的措施

开展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监测工作主要从围护结构的桩顶水平位移、桩体变形、桩体内力方面进行测算,并地下水位、地下沉将、支撑轴力等影响因素上进行分析规划,按照规定的标准与实测数据进行对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施工效果调整到标准水平。在监测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观测点,位置的选取通常选在基坑开挖深度距离两倍之外,并选取多个观测点,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此外,还要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以此得出最终的观测数据。而在力的测算分析中,需要进行实地绘图分析,对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受力的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论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是地铁车站建设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转。但在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存在一些环境影响因素,因此,在建設过程中需要在研究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按照施工安全原则开展具体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36(1):23-28.

[2]李征,杨罗沙,炊鹏飞.地铁车站超深基坑支护变形监测与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7,23(10):182-184,189.

[3]刘新,林源,张军,等.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期围护结构及邻近建筑变形监测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4,43(13):55-58.

论文作者:吕加昌,冯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监测浅析论文_吕加昌,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