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中学 63560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其原因是语文课内的阅读量小,无法全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语文检测越来越注重对阅读的考察,阅读是语文基础与写作的纽带,目前阅读的重要性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如何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很多教师做了不同的探索,有的教师大量课外阅读,阅读带有盲目性,有的教师阅读主要锁定阅读的内容,有的要求学生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阅读缺少计划,阅读面狭小,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高。我执教高中语文以来,潜心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以新课标阅读理念为导向,以教材为抓手,指导阅读方法,制定严密的阅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本文谈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磋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得法在课内,得益在课外
高中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由于课内的教学时间有限,课堂就是阅读语文教材。教材中选文经典,凝聚着作者伟大的写作智慧,精准的遣词造句,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力,完美的谋篇布局,文章立意新颖,大师的向导开启了学生语言智慧的天窗。例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的诗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多么经典,鲁迅在白色恐怖的革命背景下耳闻反革命暴徒屠杀学生的情境,写出了对反革命暴徒义愤填膺的愤怒和对学生之死无比痛心的感情。鲁迅善于用动词和量词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其中“忍”把作者义愤至极的情绪犹如火山喷发,“刀丛”一词把国民党杀人成性刻画了出来,鲁迅不愧为刀笔先生。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学习积累字词句语修逻等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熟悉各种文章语言和常用的表达手法,掌握文章基本阅读方法,如何分段,如何布局,如何确立文章主题,如何表达文章的主题……因为课本涉及文章体裁十分全面,比如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议论文、说明文,学生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阅读方法,所以得法于课内。
课内可得法,在课内获得阅读方法,仅凭课本文章的阅读不足以夯实阅读基本功,只有把阅读视野从课堂引入课外, 扩大学生阅读面,才能深化、活化、强化、固化从课堂获得的阅读方法。以前阅读常常考课内文章,现在从课内转移到课外,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国伟大文学家巴金这样说过:“回忆过去,我读私塾,出来把老师布置的文章倒背如流,还把《古文观止》上面的两百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后来的写作得益于《古文观止》。”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课内获得的方法要转化为能力,必须大量课外阅读才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外阅读的原则
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拓展课堂,深化课堂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课外阅读不同于休闲型的阅读,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厚实阅读基本功。通过长期的课外阅读探索,我认为在课外阅读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阅读以课内为圆心,以古今中外经典为半径画圆辐射课外阅读,阅读文章有选择性,进行经典阅读,为什么?因为“取道其上,得道其中;取道其中,得道其下”。经典文章经过历史筛选,被人们公认,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作者伟大的写作智慧和深邃的思想闪烁着睿智的金光,学生从中获得很多智慧,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起到良好的示范向导作用。
2.精读与泛读结合的原则。学海无涯而生有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饱览天下经典。解决这一课外阅读的矛盾就是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精读就是选择经典文章全面分析写作背景,分析用词艺术和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把经典文章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通过再次阅读与写作输送出来;泛读就是浏览其它同类文章,对文章全貌有个全面的了解,形成一个轮廓即可。
三、优化阅读方法,突出阅读实效
1.质疑阅读。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一般不要求马上阅读,而是先分析一下文章的体裁,文章大概写什么内容,怎样写,怎样立意,怎样表达文章主题,要求学生在大脑中有个猜想,然后再阅读课文。因为学生事先思考过,所以在阅读中不断把自己的思维与课文中的内容对比,产生质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课文内容就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 找出自己与作者的差距,不断弥补,就会不断进步,完善阅读思维。
2.比较阅读。可将众多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感悟它们的细微区别,将不同文章的不同风格、不同的表达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优化组合, 将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从不同角度刺激感官,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所感所知在大脑中修复剪裁,组合成新的图片。特别是风格相近的文章对比阅读,学生获益更多, 例如毛主席与李白的诗,两个都是豪情万丈、气势磅礴。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悬挂在天地之间,而毛泽东的“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显示出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再细看,尽管都是豪放派,还是有区别的,表现手法稍有不同,李白是夸张的手法,毛泽东除了用夸张手法外,还用了拟物的手法,增强了诗词的动感。同是婉约派的李清照和柳永风格也有着细微区别。细微之处见功夫,学生认真体会能激发创作激情,使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走向成熟。
总之,课外阅读涉及因素很多,矛盾也比较突出,只要我们以高中语文新课标为导向,以课本为核心,开发课外阅读资源,有机整合,课外阅读就会突破阅读瓶颈。
论文作者:陈占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文章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内论文; 方法论文; 课外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