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赵清敏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赵清敏

江苏省扬州市武警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的急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比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护理服务的同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及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护理服务的同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后,其在住院用时和抢救用时方面情况分别为(9.9 ± 3.5)d和(2.1± 0.3)h,在后遗症发生方面,有6例(17.14%)病人出现后遗症,在梗死方面,有2例(5.71%)病人发生梗死复发情况;对比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护理后,其在住院用时和抢救用时方面情况分别为(58.5 ± 7.6)d和(5.2± 0.9)h,在后遗症发生方面,有17例(48.57%)病人出现后遗症,在梗死方面,有13例(37.14%)病人发生梗死复发情况。在以上方面研究组病人都要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的急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的提升急救效果,极大的缩短住院及急救用时,同时其还能极大的降低后遗症及疾病复发情况。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8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10-01

下文将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的急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从52~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3.5±3.6)岁;对比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从53~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3.8±3.9)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病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比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护理服务,主要有相关体征监控护理,及抽血化验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一是评估与分诊急诊病人。护理人员应在5分钟内,对接诊病人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并将其合理分配到各急诊抢救室中,同时开启溶栓治疗程序,联系各急救相关科室前来抢救,以保障病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急救;二是构建救治单元。构建脑卒中急救单元,提前准备好溶栓所需药物及急救设备,并制定详细的护理程序,以及药物剂量表等,同时护理人员要随时做好急救的其他准备工作,如铺好床位等;三是转运途中护理。病人在进入急诊室后,要给予其构建静脉通道,同时给予吸氧等相关诊治,并对病人的心电图及血压等,进行实时监控。此外,针对病人的焦虑及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引导情绪向积极方向改善,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模式,强化对其的心理辅导,使用鼓励支持的言语及肢体动作,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四是卧床休息护理。护理人员要叮嘱病人多进行卧床休息,尤其是对于该病早期病人,更是要指导其睡姿,督促其保持良好休息,从而降低其心脏负荷,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对于发病2天内的病人,更是要保持病房的安静,给予病人良好休息环境[1]。

2.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护理服务的同时,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后,其在住院用时和抢救用时方面情况分别为(9.9 ± 3.5)d和(2.1± 0.3)h,在后遗症发生方面,有6例(17.14%)病人出现后遗症,在梗死方面,有2例(5.71%)病人发生梗死复发情况;对比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护理后,其在住院用时和抢救用时方面情况分别为(58.5 ± 7.6)d和(5.2± 0.9)h,在后遗症发生方面,有17例(48.57%)病人出现后遗症,在梗死方面,有13例(37.14%)病人发生梗死复发情况。在以上方面研究组病人都要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其主要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其病理变化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和血管因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所引起的脑软化。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加之不良饮食结构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其病情已恶化到一定程度,其治疗难度也急剧提升,因而其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及阻碍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该病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2]。经多次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在该病的急救过程中,辅助有效的急诊护理流程服务,具有良好的护理及急救效果,其能极大的缩短病人住院及急救用时,降低后遗症及疾病复发的概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缩减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因而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急救及护理中,有着良好应用前景[3]。本研究从评估与分诊急诊病人、构建救治单元、转运途中护理及指导卧床休息护理等方面着手,对病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取得了良好急救及护理效果,极大的缩短病人住院及急救用时的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后遗症及疾病复发情况[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急诊护理流程后,研究组病人在住院及急救用时,以及后遗症、复发率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对比组病人。因而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推广价值[5]。

参考文献:

[1]梁俊华,李娟.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08):75-77.

[2]彭为,张罡,周云霞,韩从华.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09):1790-1792.

[3]杜惠梅,牛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18):217.

[4]陈竹芳,黄鹤.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19):87-89.

[5]申海霞.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30):96-97.

论文作者:赵清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赵清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