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变单一乏味的作业,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在兴趣中创新,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布置 语文学习 自主 生活 兴趣
一、把“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除了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数量,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每天晚上和父母一起收听收看新闻,向父母说说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收获或喜怒哀乐,和同学表演课本剧,互相背诵,这样既锻炼了听说能力,也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把“生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
1.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语文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写“假期生活周记”。假期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鼓励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人过生日,说一段祝福的话,唱一首歌,写一幅对联,画一幅画;逢年过节,给远方的亲人打个电话或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真诚而美好的祝福;开十分钟队会、班会,让学生自己写节目的开头语、结束语……
3.语文作业还可以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语文的手段,巩固、深化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如学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金孔雀轻轻跳”,然后自编舞蹈跳一跳,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本也是一种渗入,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把“兴趣”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编一编。学完课文《儿歌两首》后,让学生模仿第一首《萤火虫》,以自己熟悉的动物为内容,编几句儿歌。长短、押韵则不作要求。
2.做一做。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如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回家动手做称象的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
3.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如学了课文《狮子和山羊》,让学生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
4.查一查。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或是查字典学习字词。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李欣《作业的设计》.小学语文网,2005,(3)。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於海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研究.2005,(10)。
[4]朱宝娜 谈谈作业形式的优化.江西教育,2004,(12)。
[5]陈剑华 中小学生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2005,(4)。
[6]李吉林 等《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家庭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