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汪刘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10000

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36例进行口腔拔牙术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68例),一组为观察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PDCA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恢复速度,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继续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模式;口腔拔牙术;感染;满意度

口腔科中经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口腔拔牙术,该手术方式能够应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拔牙可能会导致口腔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如牙龈肿胀、出血以及牙龈疼痛等并发症,还可能会引起口腔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日常工作与生活。[1]研究显示,[2]口腔拔牙术后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探究了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36例进行口腔拔牙术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68例),一组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6.29±9.85)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5.24±10.04)岁;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两组间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拔牙手术禁忌症及相关并发症;患者入院治疗前未出现感染症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拔牙术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术后及时向患者讲解拔牙后的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进行解答等。[3]

1.2.2 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采取PDCA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与相关病史,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与患者本人的要求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②护理实施极端。在患者进行口腔拔牙术前,对患者进行拔牙术后健康宣教,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向患者讲解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感染发生后的应对方法,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另外,由于口腔拔牙术的本质是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因此患者在术前难免产生一定的精神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同时注意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患者有影响手术的负面情绪时,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应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等信息采用不同的心理指导方式,比如向患者介绍之前手术的成功案例,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操作方式,消除患者面对未知手术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帮助以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拔牙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对感染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患者理解感染产生的相关因素,避免生活不良习惯引起口腔的感染。③护理检查阶段。为了能够了解患者术后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任何感染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心率进行检测,查看口腔内拔牙处的情况,对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④术后随访措施。口腔拔牙术后患者一般很快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为了了解患者术后的身体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术后2周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术后日常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并向患者强调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询问与解答等。

1.3 评价指标

通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①感染发生率:口腔拔牙术后的常见感染包括皮肤红肿、白细胞计数异常、体温升高等。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我院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评价表进行患者及患者家属回访调查,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职业素养以及手术过程进行评价。评价表满分为100分,得分小于60分时认为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时认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口腔拔牙术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n(%)]

2.2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67.34±5.28)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89.42±5.87)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口腔拔牙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恢复速度,还可以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矛盾,值得继续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洋阳,李沙,陈苏明,等.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15-116.

[2]徐胜. 探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7,23(15):148-149.

[3]程锡芳,黄小玲,丁香莲.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0):33-34.

论文作者:汪刘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汪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