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兵[1]2004年在《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获得颈椎钩突、椎体以及椎间孔大小的数据资料,分析总结颈椎钩突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解剖结构的相关性,为今后颈椎病的研究打下基础。 材料与方法:选择120名无颈椎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6组,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后以1毫米层厚重建,然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获得相应截面图后,测量钩突大小及相关解剖因素,测量指标有钩突宽度、高度和钩突间距,椎体高度和宽度以及椎间孔前后径。 结果:C3-C7椎体钩突大小的左右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C3-C7钩突宽度分别为6.92±1.07mm、6.70±0.97mm、6.79±0.92mm、7.01±1.00mm和6.47±1.40mm。钩突高度1(冠状面)分别为3.60±1.12mm、4.28±1.12mm、4.76±1.10mm、5.04±1.42mm和4.25±1.33mm。钩突高度2(斜矢状面)分别为:2.68±0.95mm、2.95±0.95mm、2.99±0.95mm、3.30±1.08mm和3.23±1.19mm。除钩突大小外,还提供了椎体高度、宽度、钩突间距和椎间孔前后径的详细测量数据,为进一步加深理解颈椎这一特殊解剖部位提供帮助。C3-C7椎体钩突宽度、高度1和高度2之间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椎体的增生,尤其是宽度,都影响着钩突的大小,椎体的高度还对C5-C7钩突的产生影响。C3椎体高度最小,C7椎体高度最大,C5、C6椎体高度居中;C3到C7椎体宽度逐渐增大。椎体的高度与宽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C3-C7钩突大小对椎间孔有影响,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男性椎体、钩突大小及椎间孔前后径均大于女性,但在部分年龄组有不一致的地方。年龄和椎体及钩突大小没有明显线性相关趋势。 结论: 1.螺旋CT可以精确测量钩突的大小,对其及相关解剖的测量为颈椎病的进一步
王江渝[2]2008年在《多排螺旋CT对成人下颈椎增龄变化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揭示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椎体间隙、椎弓根、钩突、椎间孔及横突孔各解剖结构随年龄增长的形态学变化规律及椎间孔与椎体间隙、钩突、椎弓根之间,横突孔与钩突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为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材料与方法:选取200名不同年龄段无外伤、无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受检者,进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在计算机工作站上对获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获得相应截面图后,测量各相关指标,包括第3至第7颈椎(C_3-C_7)椎体横径、矢状径及高,椎体间隙,椎弓根的高与宽,冠状位钩突高度、钩突基底宽度、基底长、两侧钩突尖间距及基底长径角度,椎间孔高和宽,横突孔长和宽。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椎体大小:C_5、C_6椎体矢径在男性66-年龄组,女性56-65岁及66-年龄组,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大(P<0.05);各椎体横径、高度的增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椎体间隙:随年龄增长,男、女性椎体间隙前、中高先增大后减小,而后高逐渐减小。C_(5-6)、C_(4-5)间隙后高,在女性46-55和男性56-65年龄段较25-35年龄组显着降低(P<0.05)。(3)椎弓根:宽度小于高度,随年龄增长,宽度呈递进型增宽,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无明显变化。(4)钩突:钩突基底宽,在男性随年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C_4、C_5、C_6在56-65年龄组增宽明显(P<0.05)。冠状位钩突高,男、女性各椎体冠状位钩突高随年龄变化逐渐增高,56-65年龄组达峰值,而后略有下降。钩突基底前后径角度,同一椎体随年龄增长角度逐渐变小,C_4、C_5在66-年龄段较25-35、36-45年龄段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钩突基底长,男、女性C_4至C_7基底长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钩突尖间距,男性表现为C_6、C_7在66-年龄组较25-35年龄组显着增加(P<0.05),女性C_6、C_7在56-65、66-年龄组均较25-35年龄组增大(P<0.05)。(5)横突孔:同一椎体左右大小不对称,随年龄增长孔径呈变大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6)椎间孔:随年龄增长椎间孔的高与宽均有下降趋势,依C_(5-6)、C_(4-5)、C_(6-7)的顺序宽度变化更为明显。(7)椎间孔高与椎体间隙后高、钩突基底宽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与钩突基底长显着负相关;椎间孔宽与椎体间隙后高正相关,与冠状位钩突高及钩突基底长呈负相关:横突孔的长和宽与冠状位钩突高、钩突基底高、钩突基底长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1)多排螺旋CT应用广泛,可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应用提供详实数据;(2)颈椎的形态学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椎体间隙、钩突、椎间孔影响较大,椎体、横突孔受影响较小;(3)椎体间隙与钩突是影响椎间孔、横突孔的重要因素。
许菁[3]2013年在《肌骨超声探测Luschka关节增生与椎动脉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肌骨超声(MSUS)实时动态地探测颈椎Luschka关节增生及其对邻近椎动脉走形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初步分析增生关节对椎动脉的机械压迫与颈性眩晕之间的关系。为肌骨超声这一辅助检查应用于颈椎病的诊断与病因探讨打下基础。方法:一共纳入叁组研究对象共160例,包括组Ⅰ:颈椎病组,60人;组Ⅱ:颈椎病伴颈性眩晕组,60人;组Ⅲ:对照组,40人。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肌骨超声检查,探查Luschka关节横向增生与否并测量其增生程度。随后Luschka关节横向增生阳性者多普勒彩超继续观察增生关节对邻近节段椎动脉走形的影响,并定量测量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部分椎动脉受Luschka关节增生压迫至走形迂曲时,需先后测量椎动脉迂曲前、迂曲处局部及迂曲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参数间的差异。最后以Luschka关节是否机械压迫椎动脉至变形(变量1,危险因素)分组,四格表记录两组中颈性眩晕者与非颈性眩晕者(变量2,疾病)的人数构成,采用四格表卡方资助渠道: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1859/H1701);2)重庆市卫生局资助项目(编号2011-2-172);3)重庆市医学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检验评价两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并计算比值比(OR)等指标。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Luschka关节增生者76人,共增生关节99个,C2/3-C5/6各椎体节段分别为:2、19、46、32个,增生程度最大值为T=5mm。增生的Luschka关节对椎动脉的影响分为叁度:1度(椎动脉平直)69个,占69%;2度(椎动脉迂曲,但管腔无狭窄)29个占30%;3度(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1个,占1%。29个椎动脉节段走形迂曲,迂曲处与迂曲前相比,PSV、EDV、RI均增大,差异有显着性(P<0.001,α=0.05),而迂曲前后相比,PSV、ED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0.05)。Luschka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变形与颈性眩晕的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在未扣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下,Luschka关节横向增生压迫椎动脉变形组发生颈性眩晕的危险是椎动脉不受机械压迫组的2.94倍(OR=2.94, Χ2=6.562,95%CI=1.29~6.72,P=0.01,α=0.05)。结论:1.MSUS能清晰地显示Luschka关节是否存在横向增生,以及增生骨赘对邻近椎动脉的影响。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2.Luschka关节增生若压迫至椎动脉变形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3.Luschka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变形与颈性眩晕的发生之间有统计学关联。
谭雄进[4]2007年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孔形态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颈椎退变性疾病、创伤、肿瘤等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应力重新分布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速是一直困扰人们的难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近年发展迅速,其目的是代替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病变阶段的运动功能,并减少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人工颈椎间盘能较好地恢复椎间盘的功能,但双节段ACDR开展还比较少,置换后对置换节段以及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ACDR后对置换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叁个方面对颈椎间孔进行研究:(1)观测实体标本下颈椎椎间孔及其X线孔径,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_(4/5)、C_(5/6)AC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在不同状态和载荷下,C_(5/6)和邻近下位(C_(6/7))椎间孔孔径的变化;(3)回顾性调查分析C_(4/5)、C_(5/6)双节段ACDR和C_(4/5)、C_(5/6)双节段融合的临床疗效。第一章下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学及X线测量比较目的测量下颈椎椎间孔孔径的大小并寻求简单、有效的测量方法,为颈椎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陈旧防腐标本15具,男9具,女6具。采用实体、单纯X线照片、放置标尺X线照片对C3~C7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然后,对比分析,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下颈椎椎间孔平均高度8.02mm±0.85,宽度5.65mm±0.61,高度与宽度之比约为1.41。标尺X线平均值,高度7.69mm±0.85,宽度5.22mm±0.59。2、标本实体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大于标尺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3、标尺X线测量值的宽度误差平均为7.61%,明显大于高度的4.11%。各椎间孔的误差亦不相同,以C3/4最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除C3/4外,下颈椎椎间孔高度、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2、与X线测量值比,颈椎间孔孔径实体测量值更接近标尺X线测量值;3、大样本测量,计算出误差系数,有可能为颈椎间孔孔径的测量提供较为接近实体测量值的X线方法。第二章C4/5、C5/6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C5/6及C6/7椎间孔形态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C_(4/5)、C_(5/6)AC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C_(5/6)及邻近下位C_(6/7)椎间孔形态变化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应用AC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_(4/5)、C_(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C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用位移传感器测量不同加载状态C_(5/6)及邻近下位C_(6/7)椎间孔高度、宽度的变化范围,并进行组内及组间的比较。对测量结果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_(4/5)、C_(5/6)完整、椎间盘摘除、ACDR、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C_(5/6)椎间孔变化为:ACDR组与完整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盘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邻近下位(C_(6/7))椎间孔变化为:(1)AC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与完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孔径大小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双节段ACDR置换下节段及邻近下位节段椎间孔孔径变化接近正常,提示双节段置换对置换节段相互间及邻近下位节段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2、融合虽使融合节段获得了及时稳定性,但明显影响邻近下位节段的稳定性;3、椎间盘切除使切除节段失稳,但对邻近下位的稳定性影响不大;4、初步证明AC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双节段ACDR不影响颈椎稳定性,为临床开展双节段ACDR提供理论依据。第叁章C4/5、C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对C5/6及邻近下位椎间孔影响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_(4/5)、C_(5/6)双节段AC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对置换节段及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_(4/5)、C_(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双节段ACDR组5例,随访时间12-22月,平均14.66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一组)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二组)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C_(5/6)及邻近下位C_(6/7)活动度、影像学资料C_(4/5)、C_(5/6)ACDR椎间孔孔径。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各组各时段C_(5/6)、C_(6/7)椎间孔高度、宽度与C7椎体高度的比值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叁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12月ACDR组与融合一组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一组与融合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二组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ACDR组与融合一组术后各随访段C_(5/6)、C_(6/7)椎间孔高度、宽度同C7椎体高度的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二组术后12月、2年椎间孔高度、宽度同C7椎体高度的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C7椎体高度的比值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融合一组术后12月C_(6/7)活动度增加,与术前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置换节段C_(5/6)及邻近下位C_(6/7)活动度较术前变化不大,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双节段ACDR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置换节段和邻近下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2.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融合节段稳定,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疗效下降,邻近下位椎间孔孔径变小可能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尚如国[5]2012年在《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影响人群范围较广,临床以神经根型及其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最多见,约占50%-60%。临床上常将颈椎斜位X线片作为常规检查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常规摄取颈椎斜位X线片,教科书和文献多采用左右斜位片45度,所得X线影像并不能完全显示颈椎斜位解剖学全貌,同时发现椎间孔上下大小不对称,周围有重迭现象,对颈椎间孔显示尤其困难。临床上,颈椎斜位X线片对椎间孔显示价值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角度的颈椎斜位X片中颈椎间孔情况,来探讨颈椎斜位X片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二、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颈椎病认知程度的提高,颈椎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颈椎间孔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解剖学研究,二是影像学研究,由于椎间孔的结构复查,准确测量椎间孔的数据难度较大,通过叁维CT及叁维重建软件技术观测椎间孔的形态及结构,并能对椎间孔进行精确测量,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叁、解剖、观察并记录颈椎间孔及其内的颈神经根的形态,测量记录颈椎间孔和颈神经根的相关数据,为颈椎间孔部位的组织做出形态学描述,探讨颈椎间孔狭窄的可能因素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根据解剖学观测来进一步探讨X线、CT对椎间孔显示的价值。方法:一、成人新鲜完整颈椎标本10具,出生地域、性别及年龄不详。肉眼及X射线摄片观察标本无结构破坏。双层塑料袋密封置于-70℃冰箱冷冻保存。实验前将标本取出置4℃冰箱中解冻24h,解冻后剔除椎旁肌肉及筋膜组织,保留前纵韧带、关节突和关节囊的完整。节段包括C1-T1椎体及其椎间盘。颈椎前凸角度的度数为30°。按常规颈椎后路俯卧位体位妥善固定,去除颈后部软组织,暴露全部颈椎及C2-C8颈神经根丝,沿神经根丝探查至椎间孔,用钢锯由第7颈椎沿椎体中线锯开,清除脊髓和硬脊膜。标记颈椎间孔内口:在颈脊神经入椎间孔处,上、下界分别是上、下椎弓根的内侧缘,前界是椎体后面、椎间盘和颈部钩椎关节的椎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后壁是黄韧带、关节突关节的椎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标记颈椎间孔外口:在颈脊神经出椎间孔处,上、下界分别是上、下椎弓根的外侧缘,前界是椎体后面、椎间盘和颈部钩椎关节的横突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后壁是黄韧带、关节突关节的横突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固定标本于支架,用GE-Definium6000型号X线机器拍摄正位片,片盒与标本冠状面平行,球管中心与冠状面垂直,采用立位的前后位投照方式。曝光强度71KV,500AM,投照距离150cm。然后沿逆时针旋转标本,分别拍摄30。、40。、45。、50。、60。、70。斜位片,条件与正位片相同。二、健康志愿者10名(5男、5女,平均年龄27.6岁)。入选条件:①≤35岁,体型发育正常;②既往无颈椎外伤史;③既往无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无上肢根性痛、乏力,无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等颈椎病常见症状;④体检颈部活动度正常、无压痛、压颈试验(一),臂丛牵拉试验(一),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浅感觉无减退,病理征(一);⑤颈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⑥愿意承受实验过程中X线对身体的损害。嘱实验对象仰卧于CT检查床上,置颈部于中立位(水平定位线与颈椎纵轴线垂直,纵向定位线与颈椎纵轴线水平),电压120kV,电流240mA,层厚0.625mm,层距0.625mm,螺距0.531,旋转时间1s。将CT扫描的图像以Dicom3.0格式,导入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的医学影像叁维重建软件Mimicsl0.01中,生成颈椎的叁维模型。应用Mimicsl0.01,对图像共测量,不同人测量叁次,取平均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叁、新鲜颈部完整标本5具,共10侧,防腐标本5具,共10侧,不计入性别、年龄、出生地域的差异。剔除颈脊柱后方及两旁的皮肤、筋膜、肌肉等组织,暴露椎间孔和邻近的神经血管。清除椎间孔脂肪,必要时咬除椎板,对椎间孔及其孔内神经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量下列数据:(1)颈椎间孔长度测量:每个椎间孔下位椎弓根上缘内侧中点至外侧中点的距离;(2)颈椎间孔前后径测量:上椎体钩状突后下缘与下椎体钩状突后上缘交界处至上下关节突交界处的中点;(3)颈椎间孔上下径测量:上椎弓根下缘中点与下椎弓根上缘中点的距离;(4)椎间孔处神经根前后径及上下径测量:在椎间孔前后径及上下径测量经线上测量神经根前后径及上下径。对颈神经根穿出脊髓被膜、颈椎间孔处进行形态学观测。拍照存留。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一、X线不同角度对椎间孔的显示不同,45。斜位摄影时,C3-C4、C4-C5椎间孔外口处的铅丝围成面积最大;60。时,C6-C7、C7-T1显示良好,而上部颈椎C3-C4、C4-C5椎间孔外口则显示不理想。在40。、45。角度中,C3-C5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呈最大显示,C5-T1则显示效果稍差;在60。角度中,C5-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最大,而C3-C5椎间孔外口处显示效果稍差,C3-T1椎间孔内口处不能显示。同一颈椎间孔内、外口铅丝不重合,且颈椎间孔内口处铅丝的位置比外口处高,C5-C6、C6-C7、C7-T1尤其明显。颈椎间孔外口的铅丝围成的面积比颈椎间孔内口的大;30。时,C3-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比内口处铅丝所围成的面积大的多,60。时,C3-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能良好显示,而内口处在X线下基本不能显示。二、颈椎间孔水平位:颈椎间孔呈漏斗形,分别对颈椎间孔的内口处及外口处前后径进行测量,颈椎间孔的外口处矢状位:通过CT叁维重建观察研究,颈椎间孔形态各样,椎间孔形态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椎间孔的形态以近似椭圆型最多,约占71%,其次是近似圆形21%,最少为细长形8%。相同两个椎体间椎间孔形态左、右两侧未见明显异常。颈椎间孔的内口处矢状位:通过CT叁维重建的观察研究,颈椎间孔内口处颈椎间孔内口处形态与外口处类似,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同时对颈椎间孔内口处进行数据测量,叁、颈椎间孔内口处形态学颈椎间孔为一骨性管道,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内、外口分别为相邻椎弓根的内外侧缘。颈神经根外膜有硬脊膜移行而成,椎间孔内口处周围充满大量软组织,同时。从矢状面可见椎间孔内口处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颈段脊髓及其被膜脊髓位于椎管内,向上与延髓相续,呈圆柱状,前后较扁。脊髓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神经根丝穿出脊髓处为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处可见排成列状的神经根丝,数个根丝组成一个颈神经根。颈脊髓后侧观:血管与神经根丝伴行进入椎间孔内;颈脊髓前面观:脊髓前动脉部分分支与颈神经根丝伴行进入椎间孔内。齿状韧带走形于颈神经前后根之间,穿过软脊膜固定于硬脊膜。颈神经根走形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连于脊髓,出脊髓被膜后在椎间孔处合成为一条脊神经,在椎管内的颈神经根内侧段位于下位椎弓根的上面、钩突关节的后外侧和上关节突的前内侧,C2~C7颈神经根在矢状面上与脊髓呈约45-57。夹角穿出脊髓被膜,神经根丝从脊髓到椎间孔的距离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倾斜角度逐渐增大。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走形为:20侧神经根中C2有15条、C3有13条、C4有16条、C5有11支条、C6有17条、C714条神经根行走于颈椎间孔的底部;C2有5条、C3有7条、C4有4条、C5有9支条、C6有3条、C7有6条神经根行走于椎间孔的顶部。颈神经在穿出椎间孔后出现膨大部分,发出分支与相邻颈神经根相沟通,主要分支仍然位于颈神经根槽内,行走于椎动脉的后方和上关节突外侧部的前方,并被横突嵴限制于颈椎间孔处。椎间孔内软组织颈神经根穿出脊髓被膜后立即进入椎间孔,脊髓被膜延伸入椎间孔内包绕颈神经根。椎间孔内可见黄色脂肪组织,小血管紧贴神经根行走于其下方,10具标本20侧中共发现14条小血管,均位于椎间孔底部,出椎间孔后任行于神经根下方。结论:一、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以颈椎斜位X线片作为常规检查,和诊断依据。临床多以45。作为投照的角度,本研究发现此方法并不能良好地反映全部颈椎。因此颈椎斜位X片对颈椎间孔的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二、颈椎间孔应用CT观测,水平位观测:各椎间孔的内口较外口狭窄,但整个椎间孔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光整,不是规则的漏斗形状,矢状位观测:椎间孔形态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椎间孔的形态以近似椭圆型最多,约占71%,其次是近似圆形21%,最少为细长形8%。相同两个椎体间椎间孔形态左、右两侧未见明显异常。叁、颈椎间孔内口较外口狭窄的主要因素为颈椎间孔内口的前后径较颈椎间孔外口的前后径小,建议临床上对椎间孔狭窄操作以改善前后径为主。四、CT叁维重建技术能显示多个椎间孔的情况,图像直观、真实,犹如实体标本,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及切割,能立体显示各部位骨赘、骨质增生等导致椎间孔狭窄的情况,观察椎间孔狭窄的程度及范围,能提供比普通CT更多的诊断信息,是评估椎间孔狭窄的良好方法,可以进行手法方案设计,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CT对颈椎间孔内软组织的显示有限,不能很好的观察椎间孔内软组织的情况。五、颈椎间孔内除了神经根外,还有血管伴行、脂肪组织和骨膜等软组织。椎间孔内容物可因慢性损伤导致炎性水肿,进而导致颈椎间孔内容纳神经根的空间变小,压迫神经根,致使神经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局部病理变化,产生明显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六、颈神经根一般有血管伴行进入椎间孔,针对颈神经的阻滞容易引起药物进入血液,从而产生不良反应,需格外谨慎。
袁峰[6]2006年在《经枢椎后路钉杆内固定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上颈椎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重要方法,而短节段枕颈融合、寰枢椎后路融合的坚强内固定常集中于C2的椎弓根/峡部位的螺钉固定。作为过渡椎,枢椎结构较为特殊,其横突孔随着椎动脉的走行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如何既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能使固定节段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另外国产化用于上颈椎的万向钉杆系统尚未见开发。为此,本研究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第一部分解剖和影像学研究一、枢椎椎弓根及狭部的临床解剖学观察目的:进一步明确枢椎椎弓根及狭部的解剖部位,指导枢椎后路螺钉的临床应用。方法:成人枢椎干燥骨标本30具,C3干燥骨标本10具,以横突孔周围结构为重点进行比较和观察;测量枢椎椎弓根轴线在下关节突背侧的坐标点。结果:枢椎的下方结构与C3下方的表面解剖结构接近,枢椎上方结构与C3相比较,上关节突移向齿突的外下方,并使狭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为11.1±2.38o;枢椎椎弓根轴线在在下关节突背侧中垂线上缘的-1.65~1.10mm范围内,其轴向角度为42.6±4.90o。结论: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应为狭部和椎弓根的复合体,复合体的上部较为扁平的部分为狭部,其中下部分位于横突孔内后侧的半管柱状结构为椎弓根部,连接着椎体和下关节突。二、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下的枢椎椎弓根狭部形态学研究目的: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确定椎弓根狭部复合体的最狭窄部位并观察其内部结构特点。方法:32例经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的成人图像,在ADW4.2软件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在椎弓根狭部复合体内倾中轴线做内倾纵向切面,于纵向切面上确定椎弓根上倾中轴线,沿该上倾中轴线做上倾斜向切面,在该上倾斜面上确定椎弓的最狭窄部,该处的垂直切面即椎弓根的最狭窄部位。结果:如果不考虑上关节突皮质骨,典型椎弓狭部的皮质骨轮廓形状近似钩状,钩身为椎弓狭部的内侧
周鹏[7]2013年在《颈性眩晕的解剖基础及其在眩晕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颈性眩晕相关的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影像资料,探讨与颈性眩晕相关的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复杂的解剖关系,为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基础。材料与方法选用国人成年尸体颈部11例(男7例,女4例),先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Brilliance64排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取横断层、矢状位和冠状位CT图像,再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1.5T全身MRI扫描仪和AW4.4型影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横断层、矢状位和冠状位MR图像。10例颈部标本(男7例,女3例)应用电动断层带锯按等距法制成8mm层厚的横断层标本4例、冠状断层标本3例、矢状断层标本3例。另外1例尸体颈部标本进行尸体外科应用解剖,用于分析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毗邻关系。选用20例健康志愿者(男12例,女8例),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1.5T全身MRI扫描仪和AW4.4型影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横断层、矢状位和冠状位MR图像。将尸体颈部解剖、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的CT、MRI图像对照研究,探讨椎动脉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复杂解剖关系,阐明颈性眩晕的解剖基础,为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基础。结果典型颈椎的横突孔位于颈椎横突的根部,椎体钩位于横突孔的内侧及内后方,钩椎关节恰位于横突孔的内侧;关节突位于横突孔的后外侧,上关节突的前内面隔颈神经根和横突孔的后外侧缘相毗邻;横突的末端分为前结节和后结节,前、后结节向上构成一凹槽,该凹槽参与颈椎椎间管外侧份的构成,该段椎间管恰位于横突孔外侧缘的前外侧。经颈椎间盘的横断层标本上,椎动脉位于颈椎横突孔内,椎动脉的后外侧可见颈神经和上下关节突关节,椎动脉内侧可见颈椎椎体、颈椎椎间盘以及下位颈椎的椎体钩。旁正中矢状断层上,可显示椎动脉第二段的全貌,能清晰显示椎动脉前内侧的椎体、椎间盘和钩椎关节,以及椎动脉后外侧的颈神经、上下关节突和关节突关节。经颈椎横突根部的冠状断层标本和CT图像上,可以显示椎动脉第二段的全貌,椎动脉的内侧为椎体的外侧缘、钩椎关节及关节内侧的颈椎间盘;椎动脉外侧为横突前结节和结节之间椎间管外侧份内走行的颈神经和椎间血管。临床资料统计结果表明,颈性眩晕中常见的病变部位钩椎关节病变、韧带钙化,关节突关节不稳,横突前结节骨赘形成。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中,颈椎的骨性病变尤其是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病变占有主导地位。结论(1)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复合体是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解剖学基础,椎体钩位于横突孔内侧,关节突位于横突孔的后外侧,横突孔位于颈椎横突的根部,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任一结构的病变均可导致椎动脉型眩晕。(2)经颈椎间盘的横断层、旁正中矢状断层和经颈椎横突根部的冠状断层均可识别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及其周围的毗邻结构,上述层面是诊断椎动脉型眩晕的理想层面。(3)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中,颈椎的骨性病变尤其是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复合体的骨性病变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李雄[8]2007年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对其研究意义重大。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理基础,对颈椎间盘的研究有望从根本上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颈椎病。对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已成为经典术式。然而,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由于该术式牺牲了病变节段的颈椎活动,导致邻近节段的负荷增加而退变加速,并且融合的节段越多,邻近节段的退变越明显,症状的迁延复发率也越高。如何恢复和重建退变后颈椎问盘的功能是目前骨科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之一。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骨科新技术,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企图恢复手术节段椎间盘功能,从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由于颈椎病的高发节段为C_(4/5)、C_(5/6)和C_(6/7),达总数的80.7%;并且往往以C_(5/6)一个椎间盘突出为主,伴随周围一到两个椎间盘突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特别是临床多见的C_(4/5)、C_(5/6)双节段颈椎间盘病变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能否恢复颈椎的正常力学性能要求?临床疗效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关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颈椎的生物力学报道不多,尚未见对比分析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和椎间盘置换对相邻下位节段(C_(6/7))椎间隙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课题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新鲜尸体颈椎标本的椎体、椎间隙高度进行实体、X线和SCT测量,探寻诊断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指标。(2)对比分析C_(4/5)、C_(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和椎间盘置换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模型在不同载荷下邻近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3)随访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病例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对邻近下位(C_(6/7))椎间隙的影响。旨在为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高度的实体、X线和SCT测量及意义目的:观测正常成人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的高度,了解国人的颈椎形态,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提供形态学基础,探寻能够诊断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方法:采用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9具,先后行颈椎X线摄片、SCT扫描和矢状面剖开,测量椎体、椎间隙的高度,计算椎间隙/椎体高度的比值。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X线测量的椎体高度值大于实体和SCT测量值,椎间隙高度、椎间隙/椎体高度比值低于实体和SCT测量值,差异有显着性(P<0.05);SCT与实体测量值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X线、SCT和实体测量均显示下颈椎椎体的高度中部最低,前部和后部高度接近;椎间隙的高度中部最高,前部次之,后部最低。3.SCT与实体测量的椎间隙/椎体高度比值在前部自C_3到C_7依次为:0.336±0.027(0.333±0.029)、0.448±0.053(0.447±0.054)、0.511±0.054(0.508±0.048)、0.456±0.043(0.453±0.042)、0.372±0.032(0.369±0.030);中部自C_3到C_7依次为:0.454±0.038(0.449±0.036)、0.611±0.091(0.614±0.086)、0.789±0.137(0.791±0.135)、0.680±0.086(0.685±0.077)、0.542±0.078(0.536±0.071);后部自C_3到C_7依次为:0.249±0.015(0.245±0.016)、0.261±0.021(0.261±0.023)、0.277±0.021(0.280±0.026)、0.263±0.023(0.259±0.027)、0.248±0.015(0.247±0.012)。SCT与实体测量的C_(5/6)椎间隙与C_5椎体高度比值0.789±0.137(0.791±0.135)较其它节段、其它部位均大,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SCT扫描较X线摄片更能真实地反映下颈椎椎体和椎间隙的实际高度。2.颈椎椎体的高度中部最低,前部和后部高度接近;椎间隙高度中部最高,前部次之,后部最低。3.SCT扫描测量的C_(5/6)椎间隙/C_5椎体中部高度比值最大,可能是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的敏感指标之一。第二章C_(4/5)、C_(5/6)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变化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目的:测量C_(4/5)、C_(5/6)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对邻近下位C_(6/7)椎间隙内压力的影响,为临床运用人工颈椎间盘进行C_(4/5)、C_(5/6)双节段置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先后建立C_(4/5)、C_(5/6)双节段椎间盘完整、摘除、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四组模型。将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置入C_(6/7)椎间隙内,分别进行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加载,测量邻近下位节段(C_(6/7))椎间隙内的压力。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加载时,四组标本模型C_(6/7)椎间隙内的压力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2.C_(4/5)、C_(5/6)椎间盘完整组和置换组在前屈工况时C_(6/)7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其余依次是侧弯、轴向和后伸工况,差异有显着性(P<0.05)。3.C_(4/5)、C_(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在侧弯工况时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其余依次是后伸、前屈和轴向工况,差异有显着性(P<0.05)4.融合组在轴向工况时C_(6/7)椎间隙内的压力最大,侧弯工况时最小,前屈和后伸工况时差别不大,差异均显着性(P<0.05)。5.C_(4/5)、C_(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在轴向、前屈工况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低于完整组和置换组,在侧弯和后伸工况时高于完整组和置换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6.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四种工况时下位椎间隙的压力较完整、摘除和置换组均增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7.C_(4/5)、C_(5/6)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椎间盘完整组相比,四种工况时下位节段椎间隙内的压力均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是测量离体颈椎标本椎间隙压力的良好实验工具。2.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和椎间融合内固定后下位椎间隙的压力分布较正常情况均发生了改变。3.双节段颈椎间盘摘除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在侧弯和后伸时高于正常,轴向和前曲低于正常,压力分布的紊乱可能会导致或加剧颈椎退变。4.双节段椎间融合内固定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均明显高于正常,这可能是导致或加剧下位椎间隙退变的原因之一。5.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下位椎间隙内的压力及分布均近似于正常,提示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以有效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性能。第叁章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对邻近下位节段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观察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下位节段退变的影响,为进行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_(4/5)、C_(5/6)双节段颈椎退变而接受手术的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长短分为叁组:(1)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5例,随访12个月~22个月,平均14.66个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12个月~30个月,平均15.75个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5年~8年,平均6.75年。记录术前和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2年和5年时的JOA分值、Odom评级,X线观察邻近下位节段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椎间活动度、曲度和椎间盘退变情况。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以上各组、各时段的各项指标。结果:1.叁组病例术后各随访时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椎间盘置换组较融合组一,术后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Odom评级、邻近下位节段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椎间活动度、曲度和椎间盘退变均相近,差异无显着性(P>0.05)。3.融合组二术后5年较术后6个月、12个月、2年,及较融合组一术后6个月、12个月,JOA评分、Odom评级改善率降低,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增加、曲度减少,椎体/椎间隙高度比值下降、椎间盘退变增多,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1.C_(4/5)、C_(5/6)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近期手术疗效均良好,能有效维持下位节段椎间隙的高度、活动度和曲度,未见椎间盘退变,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2.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中远期疗效下降,邻近下位节段椎间隙的高度下降,活动度增加、曲度减少,椎间盘出现退变。3.C_(4/5)、C_(5/6)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春红[9]2008年在《VBI与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的MSCT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MSCT在评价VBI与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关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间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共92例行颈部血管MSCT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34-76岁,平均50.6岁。经临床排除有VBI症状者32例纳入第一组;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为椎动脉本身疾病导致VBI者24例纳入第二组;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不是椎动脉本身疾病导致VBI者36例纳入第叁组,其中有交感神经症状和无交感神经症状者分别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按事先制订好的标准扫描计划进行平扫、增强和后处理,观察并记录横突孔的径线、面积、相应层面椎动脉面积、横突孔与椎动脉面积的比值和变异。结果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取双盲法观察。结果1、92例患者全部完成扫描,发现变异叁种共28例,占全部观察对象的30.43%。其中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24例,占全部观察对象的26.09%;椎动脉沟环形成2例,占全部观察对象的2.17%;椎动脉走行于环椎下方2例,占全部观察对象的2.17%。2、测量了所有患者横突孔的长径、短径、面积和椎动脉面积以及横突孔与椎动脉的面积比值。第一组右手习惯者30例和左手习惯者2例的上述测量值分别进行统计显示:①横突孔从上向下逐渐变小。②C3、C4、C5水平横突孔大小变化较小,其余变化较大。③右手习惯者左侧横突孔和椎动脉较大,而左手习惯者则相反。3、用横突孔与椎动脉的面积比值衡量了第叁组中有交感神经症状的10例共22个椎动脉狭窄水平的比值,显示均大于正常对照组比值的上限。4、用横突孔与椎动脉的面积比值衡量了第叁组中无交感神经症状的其余右手习惯者24例的椎动脉狭窄水平的比值显示均小于正常对照组比值的下限。5、椎动脉本身引起VBI的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夹层、动脉瘤、动脉炎、外伤等,最常见的是粥样硬化。24例中显示粥样硬化者20例,占83.33%:动脉炎2例,占8.33%;外伤2例,占8.33%。结论1、MSCT多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较好的显示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2、MSCT能准确的测量横突孔和椎动脉的径线、面积和横突孔与椎动脉的面积比值。3、MSCT能较好的显示椎动脉本身疾病。4、利用横突孔与椎动脉的面积比值能评价交感神经在VBI中的作用。5、MSCT能较好的显示左手习惯者与右手习惯者优势半球不同致两侧椎动脉粗细的差异,避免误判。
刘陈平[10]2013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的多层螺旋CT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对颈椎椎间孔狭窄病变的价值,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101例存在颈部神经根压迫症状、经MSCT薄层扫描和MPR重建证实的椎间孔狭窄患者,男性50例,女性51例,年龄31-68岁,平均47.5岁。MPR重建方式为矢状位、垂直于椎间孔走向的斜矢状位和平行于椎间盘水平的轴位重建,结合多方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颈椎间孔狭窄情况及导致狭窄的原因。[结果](1)各年龄组中C5-C6椎间孔狭窄最常见(105/263,39.9%)。椎间孔狭窄以单节段为主(53/101,52.5%),叁个节段和四个节段的椎间孔狭窄主要发生在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2)导致椎间孔狭窄的原因以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为主(114/263,43.3%),其次为两种狭窄因素共同引起(57/263,21.7%)。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中椎间孔狭窄主要由单一因素引起(90/105,85.7%),两种以上因素引起的椎间孔狭窄中有81.9%(68/83)发生在50-59和60-69岁年龄组。(3)椎间盘突出以中央型突出为主,占69.7%(161/231),后外侧型突出占30.3%(70/231)。导致椎间孔狭窄的椎间盘突出以后外侧型突出为主(63/75,84%)。[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的原因以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为主,其次为两种因素共同引起。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容易引起椎间孔狭窄。椎间孔狭窄节段数量及狭窄因素在不同年龄组间发生情况有差异。MSCT薄层扫描和MPR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颈椎间孔周围结构并能准确评价颈椎间孔病变情况。
参考文献:
[1]. 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D]. 朱建兵. 苏州大学. 2004
[2]. 多排螺旋CT对成人下颈椎增龄变化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王江渝.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3]. 肌骨超声探测Luschka关节增生与椎动脉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D]. 许菁. 重庆医科大学. 2013
[4].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孔形态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 谭雄进. 中南大学. 2007
[5]. 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尚如国. 南方医科大学. 2012
[6]. 经枢椎后路钉杆内固定的基础和应用研究[D]. 袁峰. 苏州大学. 2006
[7]. 颈性眩晕的解剖基础及其在眩晕病因诊断中的应用[D]. 周鹏. 泰山医学院. 2013
[8]. 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隙内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D]. 李雄. 中南大学. 2007
[9]. VBI与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的MSCT评价[D]. 王春红. 昆明医学院. 2008
[10].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的多层螺旋CT研究[D]. 刘陈平. 复旦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