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体制论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改革试点论文,调研报告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若干重大课题改革试点和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产学研用合作共建,完善促进行业高校特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其中两项具体试点内容。2013年4月初以来,我们作为试点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对参与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的部分高校,通过座谈会、访谈和研究项目文献等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开展试点的高校在深度实施产学研用合作和推进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等方面成效明显,充分证明开展教育的改革专项试点方向正确;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阻力,表明改革试点确已进入深水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尚需努力。 一、高校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与促进行业高校特色发展改革试点进展的主要情况 “开展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和“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等试点项目的地方和高校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等7个省、区、市和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近30所中央部属高校,构建形成37个分试点项目。以上两个试点项目,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是高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二是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三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改革;四是高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1.高等学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探索高等学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高校办学模式的重要方面。高校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己任,培养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产学研用结合改革是整合高校优质资源,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承接高水平、高精尖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拓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业的新空间。在大型科研项目开发实践的产学研用结合过程中,团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锻炼了科研、科技创新的队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创造了赶超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的体制机制。 2.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已为我国大学广泛熟悉,其中许多高校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但是,由于思想观念、条件和政策环境的限制,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一直是个较难突破的难题。天津大学挑起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改革的重任,在探究改革目标方面新颖、探究途径科学可行,取得进一步完善深度合作机制的新进展。一是建立系统性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资源共享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对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二是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高地。依托滨海工业研究院,打造立足滨海新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实体性、开放式产学研示范基地。三是培养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藉助产学研深入合作,搭建培养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平台,形成系统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校参与教学工作。 3.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行业高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坚持把特色发展视为生命线。如果行业高校离开特色发展而去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发展模式,势必会在与其他高校同质化竞争中败北。不断完善行业高校特色发展体制机制,是行业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北京科技大学坚守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营造了有利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与政策环境,建立与完善了面向钢铁行业的产学研科技创新链,组建了不同合作模式下的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拓展了社会教育资源。以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建立前沿、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多学科多团队交叉等方式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整体能力。在学校内部以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为重点,通过有效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多边合作、校企互动、供需结合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学校前沿基础研究和校企合作研究前后对接,形成完整的面向钢铁行业科技创新链,进一步探索创新体制,完善投入机制,研发关键技术,培养领军人才,实现人才与成果双重转移的校企合作模式。在现有“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与完善产学研合作交流沟通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行业产学研科技交流服务平台,并发挥平台的行业科技发展评估功能,综合评价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而引导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有重点地开展研究。 4.推进高校与行业、地方共建模式。推进高校与行业、地方共建模式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探索。武汉理工大学推进与地方、行业共建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一是与地方共建研究院,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学校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三大高科技产业研究院,其中,武汉新港发展研究院已运转,武汉交通科技研究院将以企业化模式组建;与河北省共建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为推动河北省沙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江苏省共建的泰州高技术产业研究院已经运转。二是创新校地合作的“文体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地方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与武汉市洪山区在学校南湖校区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2013年10月武汉市第九届城运会在此举办。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发展,组建了“长江黄金水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四是实施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培养工程和青年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培养工程。 二、改革试点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1.完善高校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机制。北京理工大学①在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模式过程中,首先科学设计改革目标:一是探索高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模式。重点探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以产学研用为出发点的行业联合技术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自行转化模式;提升并扩展高校推进产学研用的实践方式;努力解决产学研用参与各方的角色定位及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二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重点探索如何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符合科研规律,在国家财经政策范围内增加科研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探索建立项目研究过程中智力成本的计价机制,确认智力投入在项目经费中的成本开支,强化学校教师自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三是产学研用结合的用人机制改革。重点探索解决高校从事产学研用结合技术创新人员的流动与使用问题,突破产学研用结合过程中人员流动壁垒和障碍。四是重点探索高校与地方共建研究院、与国际开辟产业战略联盟等平台为地方经济服务并融入国际产业链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共建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并探索产业战略联盟的国际合作方式。五是整合并开放平台资源加强社会服务。重点探索尝试采取实验室或大型实验设备托管方式,建立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使用效益。 北京理工大学经过3年多探索实践,建立了有效可行的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平台+项目+人才”相结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创新工作平台,形成多部门参与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确定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学院等为产学研用结合试点学院。二是探索科技收入再投入的新途径,鼓励教师使用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创办学科性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横向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股权激励机制,对学科性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改革,进一步鼓励成果转化。三是出台“北京理工大学接收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管理办法”,通过科研助理、流动聘用等非事业编制聘用方式解决引进创新人才的户口、档案与待遇等问题。四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与省市各级政府产学研用的校地合作,与北京市合作建立的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广东省合作建立的深圳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珠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与江西省合作建立的萍乡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与苏州市合作建立苏州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等。同时学校派驻研发人员在研发中心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配套。五是学校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了研发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多种平台,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2.创新完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天津大学②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机制。学校把试点项目推进与学校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把“抓好产学研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在国家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作为“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的“四个重点之一”。天津大学在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就深度合作机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校地合作(面)、行业合作(线)、技术合作(点)和服务天津(平台)的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机制和发展模式。其主要做法有:一是校地合作(面),“深度”的标志是以贡献求发展,争取政府部门的主导,形成长效支持机制。学校积极探索,推动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形成校地科技长效共建格局;探索在各地建立研究院等平台机构,延伸地方产学研合作触角。二是与行业合作(线),“深度”的标志是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形成产业战略联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三是在技术合作(点)中,“深度”的标志是面向企业技术需求,建立联合中心,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四是在服务天津(平台)中,“深度”的标志是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建成滨海工业研究院,形成滨海新区科技高地。产学研深度合作体制改革不仅深化了天津大学与企业、高校的合作,而且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队伍,同时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参与项目运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双导师制;建立有工程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千百十”学生实训基地。拓展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途径:一是组建“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天津大学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唯一股东,注册资金780万元。滨海工业研究院于2012年5月投入使用,吸引科技型企业,引进包括院士、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多位领军人才,现已有2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始运行。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制订了发展规划,建立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合同管理、保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廉政制度等规章制度。二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开展跨学科共性技术研究,综合天津大学诸多优势学科,以产学研合作为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成果转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鼓励以专利等无形资产投资办企业,从而实现教学科研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校内分析测试中心与滨海工业研究院建设的分析测试中心,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滨海工业研究院已组建知识产权流转储备中心,努力促进知识产权向产业转移。滨海工业研究院的研发工作实行项目核算制,推广“全成本孵化”形式。对于经营性目的资产,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再投入扩大科技研发规模。三是促进人才流动。滨海工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吸引了一批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参加研发工作,特别是一些具备生产管理经验的教师,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政策,鼓励具有工程能力和市场意识的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投身学校举办(参股)的科技企业。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教师在产业化工作中的成绩和贡献。四是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滨海工业研究院运行经费按照二级核算管理,力争在2015年实现收支平衡。在滨海工业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模式,即无论经费来源,都按照投资方(或拨款方)批准的经费预算执行。筹划建立“天津大学技术转移公司”,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技术项目进行包装开发,向企业及政府推荐申报,吸引风险创业投资和政府科技计划投资。与企业共建科技研发机构将是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建设模式。五是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受企业委托培养“订制”人才,增加人才的工程实践机会,为企业人才梯队储备力量。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参与滨海工业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的项目,为他们提供直接与产业界交流合作的机会。 3.深化高校与行业、地方合作机制。北京科技大学③坚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实现特色发展永不停步。一是注重项目顶层设计。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学校领导积极筹划、组织探索深化合作创新机制,提高整体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了如下目标:①形成具有完整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行业特色型科技创新链,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品开发、装备研制等领域产生一批重要成果。初步形成适应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包含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在内的、完整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支撑体系。②创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建立多边合作、校企互动、供需结合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在“钢合组织”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其合作交流功能,与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相互促进,实现了与行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无缝对接;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创新的企校联合研发平台。③加大改革力度,重点形成一支以多学科交叉、集成,团队科研为特征的,具有工程研发能力与持续创新能力的专业化队伍;建立适应于产学研合作的科研组织与运行机制。二是成立改革试点项目领导机构。2010年12月,学校正式成立改革试点项目领导小组。校长担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项目办公室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组,重点完成了三大任务:①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由冶金工程研究院、冶金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工作组,负责梳理、研究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链的工作,以及产学研合作科技支撑体系建设。②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由学校相关研究院、学院和实验室以及重要钢铁企业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参与组成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工作组;以钢合组织为基础,拓展、完善其行业科技发展评估体系与交流沟通体系功能的建设工作。③整合建立钢铁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学校科研人员和钢铁企业科技人员联合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对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突破制约行业技术发展瓶颈的途径。三是行业高校科研能力建设体系初步形成。①科研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基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实施国家各层次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促进学校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有效形式,是持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力量。两年多来,学校在行业特色型科技创新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获批和通过验收。②对内整合效果明显。学校注重内部机制体制改革,通过学科交叉与资源整合,搭建面向产业技术的创新平台——冶金工程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冶金工程研究院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具备承接重大工程项目的能力。四是行业沟通平台日渐完善。钢合组织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组建的首个行业产学研科技联盟,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成功范例,为使学校成为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钢合组织成功举办7届“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开展与钢铁企业科研合作项目近500项。五是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省部产学研合作。广东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和窗口作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层次不断提升,形成积极引导学校科技人员持续有效地服务企业发展的新机制。六是建立与完善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学校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启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对接,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新模式。①共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以共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在学生深入实践、企业资助学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同时,请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习大纲制订、案例课设计和实习实践等环节。目前,学校已经与首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太钢以及中冶京诚工程设计公司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②充分利用企业贴近生产实际的优势。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师资、案例、实践岗位等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优势资源。建立企业专家授课、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企业实习导师指导学生工程设计、校企双导师制等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专业研究,以及与校内指导教师配合引导学生专业深造方向。③营造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环境氛围。高校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国际合作领域、工程认证等提供有力补充。逐步实现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企业文化和校园工程师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4.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武汉理工大学④推进学校与行业、地方共建的做法主要是:一是以满足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重点,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建成了“卓越教育”体系,确立了卓越教育理念,形成了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和区域发展、推进卓越人才培养的政策与制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开展推动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以学分制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重点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二是以特色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中建材、中国中材等大型企业共建“绿色建筑材料与新材料‘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为建材行业科技进步提供学科和技术支撑。集中交通运输行业内外的教育、科技和市场资源,组建“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依托该联盟共建“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支撑平台。与湖北省内15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组建了“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并获批立项建设。三是以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培育标志性成果。实施“15551人才工程”,形成以战略科学家、学科首席教授为引领,产学研合作特聘教授、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等为骨干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依托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共建交通安全应急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需求开展研究,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共11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孵化和培育了10余家高新技术产业。 三、存在的问题 1.高校产学研用结合改革统筹机制缺位。一是产学研用结合试点改革工作横向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试点改革涉及人事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等多项工作,欠缺畅通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高校科研工作以学术系统为中心,以院系为依托组织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内部条块分割的局面。不同领域研究团队的沟通合作机制较为缺失,缺乏大规模的高校科研人员集体协作联合科研攻关,限制了高校学科交叉优势和创新资源的系统整合,也相应增大了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试点改革的难度。二是产学研用结合试点改革工作纵向指挥链不够明确。政府协调的力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集中表现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希望推进大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但又都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基层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经贸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不尽相同,部门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合作形式来共同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发展。三是产学研用参与各方的角色定位与关系尚需理顺。随着参与高校产学研用结合的单位越来越多,试点改革参与主体之间的责权利有待明晰。目前,大学科技园内产学研用主体间的信任和关联机制仍较为薄弱,遏制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四是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配套设施等资源仍需进一步整合和开放。目前区域或试验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资源整合效能仍然不够理想。五是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发展投融资体系建设进度仍显滞后。融资支撑是产学研用合作的短板因素。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缺乏是目前园区内企业孵化与发展的最大困难。高校科研资金不足,企业研发资金的缺口也相对较大,用于产学研用合作的资金相对来说就更少。尽管我国民间资金数量巨大,但引进的渠道却较为狭窄,风险也相对较高。 2.校企产学研合作冷淡,缺乏积极主动性。一是企业的主体意识尚未完全确立。很多企业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足,追求短期利益,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依靠高校成熟技术进行再生产,不愿积极主动地追求技术研发,也不愿承担过多风险,导致“深度”合作动力不足。二是缺少资金支持。很多地方的政府和企业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科技研发风险较高,社会融资也很困难,导致产学研合作停留在规模偏小、水平较低、层次尚浅的层面,不能发展到“深度”合作。三是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不足。目前我国没有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也没有指导高校产学研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财税、投资、贷款等政策面也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3.行业高校与企业合作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一是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与企业合作的短期行为受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短期行为影响,将导致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松散、随机,行为短期化、形式化。如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国家在相关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以建设。二是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也是校企合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合作中在权利的归属、利益的分配上容易出现纠纷。学校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教育,通过合作协议,明确研究成果的界定和归属,对涉及的企业技术秘密要负有保密责任,以保证持续、稳固的合作。 4.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政府主动统筹不够。一是国家出台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没有形成体系,政策环境尚待完善,产学研合作中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利益分配等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由于政府更多关注的是产业发展,高校院所注重的是学术进步和创新水平,而企业追求的是产品市场效益,从而导致政府、高校院所与企业三者之间在政产学研合作目标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政产学研合作和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三是政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机制亟待建立。当前国家和地方对政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业的风险投资引导力度和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投资机制。现有的风险投资资金的运作主要集中在成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末端,而从源头开始扶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业投资和天使型基金较少,风险投资市场的流动性还有待增强,进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完善。 四、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建立改革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改革试点管理制度。一是建立高校改革试点工作协调保障机制。建议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高校的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协调机制,通过文件将有关高校的改革试点任务情况通报相关部委,争取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二是完善改革试点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科学投融资体系和机制。建议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发展投融资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改革试点产学研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和机制。在资助机制上向鼓励产学研用结合的方向倾斜,引导和支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产流动,开展技术转让,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产学研用结合风险资助基金,对产学研用结合创新开发和中试提供补贴,分担产学研用结合创新风险。三是建立改革试点项目文件流转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沟通渠道。建议为改革试点项目建立文件流转机制,由改革试点单位提供的政策建议、经验材料等,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通报有关部委。建立覆盖项目的交流共享平台,定期组织交流联动会议。四是进一步明确产学研用参与各方角色定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在高校和企业合作中,应各司其职,企业是核心,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是主力,发挥创新源泉作用;政府进行指导和引导,发挥协调、支持和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来规范合作中的企业、高校、中介机构和金融(风险)投资机构等各方利益关系,制定专门法律,使之能涵盖合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全面的、便于操作的政策体系,确保合作成效。五是发挥典型模式示范效应,建立国家级产学研用结合示范基地。高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改革试点项目,要充分利用高校“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中心”的平台优势,为教育部定期提供战略研究咨询专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战略咨询效应,推动产学研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与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等产学研有关单位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建成国家级产学研用结合示范基地。 2.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运行的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校内有关单位在项目改革中的任务、责任和要求,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抓好试点推动。通过试点的方式先行先试,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选择试点二级单位和领域试点推动改革。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知识产权建设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等文件,规范和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四是按计划推进工业研究院建设,引入更多的项目和企业,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五是推动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人员激励和考核机制。六是在与政府、行业、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将已有的深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加以推广,并不断探索新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 3.完善政产学研创新激励、评估和协调机制。一是完善政产学研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学校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人员职务晋升制度和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开展技术转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激励机制。建议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并完善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对政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典型进行示范推广和表彰。二是加强政产学研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政产学研合作各方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政产学研合作的统筹协调。建立新型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评价标准。一切以地方和企业的满意为目标,将政产学研合作成效作为个人和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政产学研合作各方牢固有效的信任机制和利益机制,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工作健康发展。 4.加强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统筹。一是建议政府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体吸引和凝聚人才的有效制度,鼓励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各实体单位的人才进入产学研合作机构,其人员能享受编制、任职资格、职称评定、股份占有等方面的实际待遇,并有政府层面的倾斜鼓励政策。二是在政府主导下,系统设置一批承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并明确在科技经费投入、重点项目支持、持续科研开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三是对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机构,政府应保证其与公办教育机构同等的生均投入和专项招生指标,企业实际投入的各种资源应该得到确认并获得合理回报。四是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诚信系统建设,给予产学研合作成果以特殊形式的奖励,用专项经费支持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扩散,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基金,用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开发。五是培育和扶持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中介机构,搭建由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的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 (说明:本调研报告参考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内部材料,根据调研座谈、访谈和内部资料分析整合撰写而成。参考内部资料如下:1.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通报.教改办函[2013]5号;2.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分领域阶段总结报告汇编,2013:154~160;3.国务院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4.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汇编(卷4~卷5);5.袁贵仁总编,刘自成主编.中国教育咨询报告(一)[M].北京: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66~378;6.赵庆典,等.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3~278.) 注释: ①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汇编(卷5),2011:297-303。 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汇编(卷4),2011:217-221。 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汇编(卷4),2011:60-65. ④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汇编(卷5),2011:1-9。标签:科技论文; 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 合作模式论文; 大学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平台经济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