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交通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构建政工新环境论文_王昭昱

创建交通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构建政工新环境论文_王昭昱

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36

摘要:对于国有交通企业来说,日常的管理要有效实行,必须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对职工进行约束和规范。然而,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切实保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员工思想觉悟的真正提高,对于集体有明确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推行。因此本文主要就国有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政工思想对于人力资源建设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

前言

交通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注重思想境界提升的企业、加强职工职业伦理道德修养的企业,才能打造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企业不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颇多挫折,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企业想谋求长久发展,就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这也是企业想要长久发展的必行之路。

一、国有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所遇到的难点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存在着严重脱节的问题

在交通企业的具体运转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被归属于政工部门的工作权限之内,与此相对活动则从属于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这两个部门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另外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跟人打交道的人力资源工作,说到底其服务群体都是全体职工,而管理人员并没有深入基层、一线去深入了解、掌握一般职工的日常生活、思想意识、职业规划等实际、具体的情况,有没有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及政工工作的有效实施。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职工在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思想觉悟、生活环境、岗位阶层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管理者如果没有对症下药、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问题。没有根据实际去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指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目标,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将无法有效展开。

1.2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落后于工作活动的管理

聘用制推行、工资改革,人事调整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总是出现在决定实施之后,而并没有以人力资源管理相协调的面目出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相关领导机构对此视而不见又客观助长了这股不良风气,导致在对职工的管理上,人力资源部门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将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逐步淡化,员工主人翁意识大大减弱。

1.3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达标

目前,我国国有交通企业单位对应思想政治工作存有一定的偏见,误认为政工工作只是传统、死板、枯燥的工作,政工工作的成效对于单位的经济效益、长远发展并无作用。以至于使得政工工作接近荒废,企业文化构建困难,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工作情绪低落,这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到了企业各项发展指标中,可见努力提升政工人员以及员工的政治修养和思想水平正在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惰性导致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不仅如此,不注意学习,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也成为思想工作中所遇到的巨大问题。 另外,国有交通企业员工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论资排辈,靠领导相马制。这种被动状态遏止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资源不合理配置。

二、人力资源部门政工人员提高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努力提高政治修养

作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现代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强化学习国家政策、法规、规划等知识信息,结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企业长远规划等需要,明确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并在工作中,保持观点鲜明、正确,学会从企业和职工角度看问题、想办法,以及谦虚谨慎、身先士卒的作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确立以人的能力为本的制度体系,确保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应围绕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进行。除了要确立以“各尽所能”为目的的按能绩进行分配的分配制度外,主要应实行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即确立一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

2.2强化自身业务修养的提升

不管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也好,从事政工也好,其实都是面对的一个对象--人,而人既有社会性一面,也有自然性的一面,是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与人打交道可以说需要智慧。而面对如何管理、教育员工,对于政工师或者管理人员来说,在组织能力、管理方法、专业技巧等多项业务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效率,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政治修养提高,还要深入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业务技巧等。在实际工作中,政工师应充分调动本部门资源、理论,充分调动、激发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政工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提高其文

2.3 拓宽知识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作为从事与政工工作密不可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拓宽、丰富其科学文化的知识面,通过提高自身能力,给企业全体职工一种权威、智慧的感召力。此外,还应与时俱进,学习掌握必要的现代科技知识及电算化操作技巧,依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质量,充分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人力资源流失比较严重的国有交通企业,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把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进行人力资源培养之前,应分析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未来发展需要,科学地设计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培训与用人相结合的机制。

2.4 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

建立适合国有交通企业的激励机制。可使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所在,了解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2.4.1企业薪酬激励

企业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不过,这种激励假如过量的话,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励必须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2.4.2企业文化激励

通过企业文化激励能使员工体验因能力差异而引起的收入和地位差异,激励员工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以人力资源价值的良性循环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激励,反过来又促进企业形象的自我完善。

2.4.3企业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包括对企业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假如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管理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为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根据时代需求,不断革新激励机制,以推动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升职员的政治思想,促进国有交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

[2]李小兰,谈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843-844 .

[3]徐小勇编著.员工管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12.

论文作者:王昭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创建交通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构建政工新环境论文_王昭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