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论文_陈荣荣

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眼科 浙江省 325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900例高危足月新生儿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3000例无高危足月新生儿为B组,对两组新生儿的眼底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组新生儿中有174例出现眼底出血情况,眼底出血发生率为19.33%,B组新生儿中有98例发生眼底出血,发生率为3.27%,两组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窒息、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等。结论 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因素较多,与产妇、新生儿本身均有关系,为了更好的眼底出血进行预防,医院应加强筛查力度,减少发生率。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高危因素

前言:

眼底出血非独立性眼病,临床上常见糖尿病、肾病或视网膜病变,该疾病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诱发多种并发症[1]。新生儿眼底出血时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眼病,眼底出血的位置、程度及吸收时间的长短均会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本文选取我院的高危足月新生儿及健康足月新生儿,对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900例高危足月新生儿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3000例无高危足月新生儿为B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其中,男婴2124例,女婴1776例,胎龄38~42周,平均(40.05±0.73)周;体重2.6kg~3.9kg,平均(3.34±0.27)kg;分娩方式:阴道分娩3256例、剖宫产644例。所有患儿均为单胎足月新生儿。

高危因素:前置胎盘、难产、新生儿窒息、妊娠期糖尿病及母亲妊娠高血压等。

1.2方法

检查前予禁食30分钟,再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市兴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5546)进行点眼散瞳,5~10min/次,共点滴5次。待新生儿瞳孔充分散大(>5mm)后,予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Alcon,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082)滴入结膜囊内行表面麻醉后,使婴儿呈仰卧位,用婴幼儿专用开睑器对其进行开睑,通过RetCam3(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对新生儿眼底进行彻底的检查。所有新生儿均在娩出后的第1周内进行眼底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眼底出血发生情况,对导致新生儿眼底出血的因素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眼底出血发生率比较

根据检查结果得出,A组新生儿中有174例出现眼底出血的症状,眼底出血发生率为19.33%,B组新生儿中有98例发生眼底出血症状,发生率为3.27%,两组新生儿眼底出血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足月高危新生儿眼底出血的影响因素

分析得出,引起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主要因素为新生儿窒息、难产、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等,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的机体结构发育并不完全,所以很容易受到母体分娩过程、产妇自身身体疾病以及产后健康恢复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出生后可能会发生眼底病变,其中眼底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病变情况,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后极部眼底出现点状或片状的出血分布,有些新生儿也会出现血管迂曲、视网膜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3]-[4]。

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接生的高危足月新生儿及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观察新生儿眼底出血发生情况,从而对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高危足月新生儿组中有174例出现眼底出血症状,眼底出血发生率为19.33%,无高危足月新生儿组新生儿中有98例发生眼底出血,发生率为3.27%,两组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导致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产妇的小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症状,其血容量会降低,从而使得机体器官的供血量减少,致使胎儿发生缺氧情况,产生眼底静脉淤血[5];第二,难产。产妇难产,会导致新生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受到压力,需使用产钳或进行胎头吸引,胎儿颅内的静脉压因此上升,静脉回流不畅,易造成毛细血管破裂产生出血;第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窒息。产妇围产期新生儿发生缺氧或窒息会导致婴儿脑组织血管扩张、颅内血压升高,从而引起视网膜水肿症状发生。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难产、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等因素均可造成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医院加强筛查力度可更好的对新生儿眼底出血进行预防,减少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耿韶辉,王雅从,张静,等. 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04):255-257.

[2]张艳莉,赵岐,林郁,等. 健康足月新生儿与出生相关黄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新医学,2016,47(07):447-451.

[3]王雅丛,耿韶辉,李艳涛,等. Retcam-3检查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分级的初步探讨[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06):78-81.

[4]耿韶辉,王雅从,张静,等. 脐带绕颈与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06):399-401.

[5]钟文华,濮清岚,李萍,等. 自然分娩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4):255-258.

论文作者:陈荣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论文_陈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