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辩证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乌杰教授倡导的系统辩证论的歧义性理解,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新的理论形态做了评价,首先指出,应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一学说,因为这一理论形态是与本世纪中晚期自然科学从“物理学革命”进到系统复杂性研究的转型紧密相关的,而且,当代系统科学的主导方向也是分析性的,更不用说连这样的统一的系统科学也并未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理论形态不仅明确了系统性的方向,且将系统性从分析进到了辩证法,因此具有“补白”的作用。其次,指出要以全面性的观点看待这一学说,即将这一学说理解为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以邓小平系统思想为背景、以系统辩证论为一般方法,以整体管理的政府经济学为内容的整体。再次,阐明了这一学说的实践性,它不是一般的范畴和概念体系,因而不是可以封闭性操作的,它的产生一开始就是面向实践并为了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乌杰同志的系统辩证论创立以来,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笔者于1994年8月参加了在包头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后,对系统辩证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全新全面的视角看,乌杰同志的系统辩证论思想可以归并如下:即以系统辩证论为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以邓小平系统思想为背景、以整体管理的政府经济学为内容的一个系统和整体。下面就将这一系统思想分层做一个整体阐述。
一 以系统辩证论为方法
中国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领导层的理论水平与理论素养不尽如意。现有理论体系同时代发展相比已经不太适应;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过多地沉湎于概念范畴的推演中,严重脱离实践。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乌杰同志完成了其重大的理论飞跃,只是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广泛地注意到而已。
乌杰同志的理论突破口选择在“矛盾辩证法”上。矛盾辩证法和斗争哲学的关系密切,“一分为二”将辩证法简单化、“二军对战”将哲学庸俗化等问题。但是,我们习惯于认为,这是理解上的“偏差”而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理论的问题应该回到理论中寻找,也只有这样,才为新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能。当然,正如牛顿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不是谬误与真理的关系一样,矛盾辩证论与系统辩证论也是关涉简单与复杂、普适与兼容、低态与高态、竞争与协同的关系。也就是说,矛盾辩证法在解决较为简单的、关涉要素和关系较少的、还原化归的问题时仍然适用,只是相对于复杂系统不再有效。下面我们简要论述一下系统辩证论的革命性质。
(一)综合--分析--系统
乌杰同志的概括是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系统辩证论》第二版13页)。这个概括涵盖了人类认识的三个非常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最为漫长的,主要相关于人们的质的模糊、混沌的综合认识阶段,第二个时期是人类经历的迄今为止最为伟大的时期,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使“人类历史”走向了“世界历史”,并诞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奇迹(如马恩所言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比此前一切文明的总和大得多,更不用说今日的德日发展速度),更主要的是,分析方法和决定论模式成了人类认识的伟大认识工具和手段。毫不夸张地说,人类能有今天,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革命的方法。但是,正是由于这一方法的伟大,使得现代、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关于复杂系统的研究步子迈得不是太大,这一方面是出于科学家们的分析迷信,另一方面是出于还原论的考虑,即从根本上认为分析方法从还原论的角度看是可行的。牛顿--拉普拉斯模式及科学哲学的方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不可取的。
尽管从总体上说,伟大的分析时代仍没有完结,但是,局部的、分支的、具体的实证科学的系统化已经开始。在科学方面,爱德华、洛伦兹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体气象的研究中发现了系统运作的“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兰德曼等人已经用现代文化人类学尝试改造传统文化人类学;在哲学方面则表现为从拒斥形而上学向形而上学的复归,具体而言较为倾向于这样一种走势,即下一世纪的哲学应是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创立系统辩证哲学(有别于拉兹洛等人的系统哲学)是势在必行,乌杰同志由于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工作条件而成为这一新型理论的带头人。
系统辩证论一问世就直接面向现实,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倡导“多元”化、整体化,它不反对决定论的分析模式而只是将其视为特例。用系统去解释复杂性问题,可以对“多元素”、“多变量”、“多个下层系统”、“多层次”、“多样态”、“多稳”、“多参量”、“多目标”、“多轨线”、“多选择”等问题予以阐明。
(二)“一分为二”与“一分为多”
长期以来,我们虽然也讲统一性与多样性,但这种多样性只是一元本体下二元对立的样态。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下的多样性只是思维与存在的两极结构,文化的结构也二分为东西两方,人性则划分为善恶,人的评价只是好坏,认识只是对错,真理只是真假等二值区分。在这种情况下,辩证法只有两个发展方向,或者滑向诡辩,或者退到形而上学。具体而言,形式逻辑的矛盾分析法是分析方法判定真理的唯一方法,根据这一法则,一个事实和命题不能兼容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但是,辩证矛盾恰好反之,它要求的恰恰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这种正反都有理的东西和诡辩有何区别?当我们认为这种辩证矛盾是比形式逻辑矛盾更高的型态时,当我们认为辩证逻辑是比形式逻辑更高的型态并兼容形式逻辑时,面临的理论和实践诘难是不言而喻的。
问题并没有错,辩证逻辑高于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只是辩证逻辑的特例。形式逻辑的矛盾律的检验性对于辩证逻辑也成立。只是形式逻辑对应于二元对立关系,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都是相关于“非此及彼”而言的。从这个意义说,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矛盾只是一种虚假的形式矛盾,即是一种分形、分层、过程中的矛盾,诸如“人是人又不是人”这个命题就历史集合{类人猿→类猿人→人}等看一目了然。分形是指同一矛盾的不同形式,分层是指同一矛盾处于不同层次,过程是指同一矛盾的不同时空状态。当然,从系统的观点看,由于“一分为多”的关系,因而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等等。于是,两元的两极对立只是多极化的特例,矛盾只是多种联系关系的特例,还有差异、协同等关系存在。乌杰同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否定了以往理论和实践中偏执矛盾分析、特别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作法。
在这个基础上,乌杰同志表述了其一系列的系统辩证思想,即①对部分的把握(不管其是否是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首先要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因为只有在整体中部分才能体现其意义,“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黑格尔)。②整体性并不就是“多”的平均而是一个优化过程。因之,不排除在局部要素上或某个短期时间的劣化。③优化体现了真理的多元辩证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或系统的某个方面最大限度(或最小限度地)接近或适合某种一定的客观标准。如“消灭敌人”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是实现了真理,但是,以往的一元真理观只是将之二分为“战胜”和“战败”,实际上,就是消灭敌人本身也有多种真理态势: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战而屈人之兵等。④优化和劣化共存。如果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是优化,那么“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劣化。整体性为何还会产生劣化是系统辩证论要解决的另一难题,可以说和弄通优化的意义一样重要。乌杰同志从动态平衡、系统的序量;相互作用系数的关系上给予了详细说明。这些构成了其“整体优化律”的主要内容。⑤结构质变规律则不仅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质量互变规律,而且突出了系统内在结构的主导意义。一句话,结构质变律不仅要关涉质量度的变化,更要关涉其内在结构的排序情况(只有结构的改变才是真正的质变,水的三态,不在其列)。以往的质量互变过于强调量化与质变的关系,不能解释同分异构和同素异构的情况。特别是现代生物学证明,染色体数相同的动物中由于其排序不同竟产生了极大的差异,人猿的差异也基本如此。乌杰同志则详细论述了数量与质变的关系及二者同结构的关系,从而为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内在的根据。⑥层次转化律表明:结构的质变使整体系统达到根本的飞跃,它表明层次除具有守恒性外还具有差异、等级并通过中介而转化。⑦差异协同或差异自组律。这是乌杰系统辩证论的最为独特也是最为重要的贡献。它包涵几个方面:a.“一分为二”应让位于“一分为多”;b.“一分为多”导致的差异、差距、不同等不一定会轻易转化为对立和斗争,还有协同、融合、共振的可能;如“比、学、赶、帮、超”、“取长补短”、“对话”等。c.并不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是承认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共同作用的重要性。d.运动的动力并不就是矛盾斗争而是系统进化,如内在涨落与随机环境涨落、系统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促成的质变(因果进化)、自组织的目的进化等;
乌杰同志的系统辩证论思想也从根本上反对了以往唯物史观研究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线性模式、单一矛盾辩证法、过于倚重于内因而忽略了对过程和系统的外部环境的考察的倾向等。从而又可能上升为指导我国改革的具体可行的方法论原则。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需要系统辩证理论。
二 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
虽然各系统科学的单独创立和发展只是不久前的事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完成人类第三次文化综合时所做的系统方法的探索。这一点从“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到系统哲学的发起人拉兹洛都是认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乌杰的系统辩证论思想只是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竟的事业。多少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长点一直没有找到。如果说不久前的文化哲学热潮已经同自然科学的系统科学相应而切近主题的话,乌杰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所阐发的系统辩证思想恰恰一举中的。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界为一个发展“萌芽”还是“胚胎”的问题争论不休,为一个“成熟”还是“世界观形成”的问题互相攻讦。这样,就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另外一种方式肢解开来(分阶段的)。乌杰承认,虽然他的系统辩证思想也得益于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乌杰认为他的思想也得益于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的影响。可以说他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并且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这当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只言片语中断章取义而来,而是一种整体的把握。
(一) 反对“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只局限在“一分为二”(甚至很少讲“合二而一”),就是“一分为二”,也更多地停留在“相互作用”上。好象是一剂灵丹妙药,只要是不清楚的地方都用“相互作用”加以搪塞。一时间,辩证法对关系的把握似乎只剩下了“相互作用”,辩证法滑向了诡辩。严格地说,这也是“一分为二”的逻辑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看来:①“相互作用”这种两极推诱的哲学早在黑格尔时就已经被批判过了。在黑格尔看来,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上的二律背反,正是“相互作用”这种思维的结果。当讲到人时就大谈人是改变环境的产物,忘记了人也是环境的产物,当讲到环境时则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而忘记了人对环境的改造,或者就处于“对象性”“相互作用”的局限之中。为之,恩格斯明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总的画面”。列宁则更为明确解释为“一切Vermittelt=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由于中介的原因“一分为多”并且相互转化。②除开“相互作用”外,如列宁所言,“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象黑格尔所说的)、变化中来考察事物。除了从外部环境外,还要从内部结构去加以研究,要从全面性加以研究。”
(二) 系统原则是辩证法的直接前提
恩格斯反复强调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别就在于片面、狭隘、抽象与全面、整体、具体的关系。实际上,形而上学是相对于分析方法的主要工具,辩证法才是系统科学的第一个工具。因此,①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即如列宁所言,全面性有可能使我们避免片面性。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只有采取系统原则才能发现个体目标与社会规律的关系,即如恩格斯所言: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③因此,事物发展的预测、决策、反馈、延迟、控制等更多地依赖于时间、机遇、过程。这和思维对运动描述的不完备性、认识的无限性螺旋相对应,也和真理是过程相对应,也和现实关系中的条件性相对应。
从乌杰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看,这些思想无疑对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事实上,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首先提出了上述两个事关系统辩证论的重要原则:一个是反对两极相互作用,如马克思所谈到的,形而上学家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这是一种空洞抽象,这种形而上学的两极对立在现实世界中只是在危机时期才有”。这也同样表明,激化的矛盾斗争性并不是唯一的辩证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永存的关系,它只是危机时期的产物,是诸多辩证关系中具有相对性的一种。至于过程对于系统的作用,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明确表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从而为系统发展中的分叉、随机涨落、放大的研究提供了并协性。这些思想在乌杰同志的著作中分别被加以放大和优化。
三 以邓小平的系统思想为背景
乌杰同志系统辩证思想的提出,很大程度得益于小平同志的改革理论。正如乌杰指出的那样,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本质上就是系统辩证的。
(一) “一分为多”和“合多为一”
在乌杰同志看来,小平同志的这一理论体系包括:①解决现实国际政治中和平、改革、竞争和发展等基本问题的和平共处与竞争合作论。②整体现代化论。③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模式论。④系统改革论。⑤多种经济成份和分配方法共存论。⑥基本路线和具体政策系统论。这些思想体现了从矛盾辩证法向系统辩证法的飞跃,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邓小平同志反对抽象地坚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观点,也反对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上做空耗精力的论争。他认为二者可以共存,并由各自的国情决定其取舍进退。具体而言,他认为①现代化超越社会制度的一切选择。②三个面向是系统开放的最优目标。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整体推进”是改革的必然趋势。④中国社会发展的“三部曲”和“三个有利”是其思想的具体操作模式。
(二) “一国两制”与合作共进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一直喻为“红色恐怖”和“暴力主义”。尽管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暴力以外的和平手段的可能,不过,现实还是使他们强化了这一暴力手段,而且以此作为“革命”和“改良”的分界线。但是,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已不再是二元对立的态势,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由于第三世界的掘起,世界已一分为三。小平同志更是发现,一方面,世界正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经过两极阵营向多极化发展,国际政治民主化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在三个世界中,又存在着东西南北四种基本力量和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此外,在某些国际争端上,有时必须“搁置争端、共同开发”。这些都体现了其系统辩证思想。可见,“一国两制”、“一球多制”不仅仅是解决具体争端的思路,也是解决世界发展,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科学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小平同志强调并实践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党际、国际、人际关系,放弃或弱化了社会主义的世界战略的目标,正确地估计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问题,强调了机遇的发展意义。这些都为乌杰系统辩证论思想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三)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乌杰系统辩证论最具意义的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这包括:①改革不仅仅是经济事业,而且要“二手抓”和“多手抓”。②改革要实现体制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达到有序化。③改革要分层次实施、阶段性突破、达到整体推进和系统实现。④改革要有远程视野、开放国策与全球意识的战略。这对乌杰构造其政府经济学有直接的影响。
四 以整体管理的政府经济学为内容
(一) 马克思关于经济是一个整体的理论是整体管理的理论基础
以系统辩证论为方法论,乌杰同志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有一个深层的理解。他认为:①社会经济系统诸要素不可分割。②社会经济系统包含生产要素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是十分复杂的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需要整体把握。③整体管理是社会经济系统最有决定意义的一环。④社会经济系统的最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整体性优化,体现有序的个体力量整体大于个体总和的一面;二是经济效用原理,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即所谓的“最大最小原则”。⑤整体管理与乘数加速原理。在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自乘”的思想后几乎一百年,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加速原理和凯恩斯的乘数原理被结合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这一模型的意义如次:a.揭示了整体效益规律,关涉消费、投资、收入之间相互辩证关系;b.为预测经济发展波动周期提供了方法论,从而为政府通过消费--物价--控制利率--调控投资数额与方向--刺激生产力等手段干预和调控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特别是,可以使政府在经济不景气、充分运用乘数原理、经济过热时充分运用加速原理提供了理论依据。c.除对国民收入--投资--储蓄--就业有实践意义外,在金融工作、政府支出、均衡收入、投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上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是,乌杰认为乘数--加速原理并没有进一步揭示这一原理得以存在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在机制,它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运动的一条重要原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数量化。
(二) 整体管理的系统结构
从系统辩证的观点看,乌杰认为,①社会经济本身是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客观上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只有这样达到整体效益趋向最大。②系统结构管理要求紧紧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经济--技术--社会、主体--客体--环境、物质--能量--信息、经营--管理--效益等相关要素的质量序的关联。③要紧紧把握经济管理所处的大环境、大系统。④还要特别注意中间层次的管理作用,形成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国民经济--部门或区域经济--企业集团--企业--家庭--个体的排序。
据此,乌杰同志提出了其整体经济管理的思想,即统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整体的思想。其中:①宏观经济调控以国民经济结构平衡协调发展为主,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发展。②中观经济调控以市场结构调控为主,从以短缺经济规律作用下的产品经济结构向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交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结构发展。③微观经济调控层是以生产力要素的结构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为主,从非自主经营到经营责任制再到自主经营。其中,宏观间接调控机制要求所有制要具有多种形式,并实行层次分权管理,其中股份制是一个特征。此外,凡此种种整体管理都要同社会及周围区系统、超系统的政治,文化等相关联。
特别是,其中关于财政管理的生产--财政--价值--价格--税收的有机整体模式,为合理解决财政信贷之间的平衡关系、银行信贷收支同现金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收支与外汇收支的相关平衡问题有重要意义。实际上,这一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综合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三) 整体管理的基本规律
从系统辩证思维看,乌杰认为,整体管理的基本规律是:通过改革开放,在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使资源合理配置,即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使社会分配达到有效率的公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逐步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环境和信息的需要。其中协调放大发展规律和整体效益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四) 整体管理的动力系统与整体决策
从系统辩证思维看,人的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的众多意志力汇成人们行动的发展的“合力”系统,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即社会的客观性是由个体主观性的量的普遍化来实现。因此,顺应人心向背和大势之趋是动力激励和整体决策的必然。决策是对预测目标的一种主观性把握,是社会系统特别是经济系统的主要活动。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预测困难,在过程中分叉和涨落的随机性以及难以控制性,因此,只有运用整体决策的方法,才能充分把握整体优化--信息控制--随机非线性--差异协同性,才能在生产者的主体性、等价交换性、供需平衡性、政策行为的规范性、经济增长的适度性及市场的完善性、信息的准确性、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等方面统筹兼顾,才能在市场不完善、信息被扭曲、供需不平衡、非零通货膨胀率、非零失业率的动态非平衡状况下,实现整体优化。
总而言之,尽管乌杰系统辩证论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是,必须从三个方面系统地把握,这就是①全新:必须用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审视,而不能用旧有理论框套,必须要将之视为中国理论界的一大新贡献,而不能同现有理论的所谓“思想注解”同日而语。②全面:不能将其思想仅仅视为是哲学思想。实际上,这一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中已有的明晰的框架是,以系统辩证论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指导,以邓小平系统思想为背景,以整体管理的政府经济学为内容的一个系统。③实践操作性:不能将其仅仅视为一种纯理论,就象我们大多数的理论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一样。系统辩证论本身就是实践的,它既可以作为一般方法论发生作用,又可以作为具体实证科学发挥作用。事实上,正如乌杰同志自己所言,系统辩证论正是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功能。纵观或横观哲学史,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哲学或东方哲学的最大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象其它哲学那样特有的范畴、概念推演、承袭体系,而是根据现实问题创立自己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其它哲学只是做为一种“六经注我”的辅佐加以汲取和改造的,或者为了人们理解的惯性而运用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相对固定化稳定化的已经赋予了新意的旧概念旧范畴。也就是说,一个新理论其主要范畴和概念也是新的。乌杰的系统辩证论虽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但由于其是以当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为给养因而充满了全新的范畴与概念。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常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从来也没有说清理论是否一定可以联系实践。事实上,许多抽象理论,钻牛角的理论、文字游戏的理论根本上就是脱离实践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许多注解理论、许多纯概念推演的理论均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马克思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时间是少而又少的,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历史学特别是经济学上,这样,他的理论既可以具有哲学理论的品质,也可以有社会实践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那种以“坚持”为基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动辄就强调钻研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能越雷池一步,实际上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把大量时间用在哲学史的范畴上是不能真正发展哲学并使之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乌杰同志的哲学正是立足于实践同时又兼具理论品格的,因此,这一哲学才真正体现了时代方向。④以往哲学或其它哲学只是就哲学论哲学,因此,除了哲学问题别的问题一概不知,真应了“百无一用”是哲学的古谚。乌杰同志的哲学对此点深恶痛绝,并取得了可喜的实际成果,不仅其理论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誉,其社会实践理论特别是经济理论也被中央电视台作为宏观调控的模式广泛推广,其为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战略决策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视其普适性情况而予以不同程度的普及、推广。
系统辩证论之所以充满活力,原因正在这里。
本文1994年9月18日收到。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ystemic Dialectics
Zhao Kairong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systemic dialectics Proposed by Professor Wu Jie,this article gives evaluation to the new formation of theory from the following respects.First,this theory formation not only definites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cness,but converts the systematicness from analytic to dialectic,so it has a compensation function.Second,the theory should be viewed comprehensively,that is to say,it has the guide of systems thought of Marxism,the background of Deng Xiaoping’s systems thought,the general method of systemic dialectics,and the entirety of contents of administrative economics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At last,the practicality of the theory is expounded.
标签: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系统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