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需求到战略抉择: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需求论文,战略论文,学校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应对社会的教育需求与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使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也积累了诸多有价值的教育变革经验;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与学校变革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许多体制性问题和人为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教育变革的成效。本文在反思我国基础教育20多年来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梳理教育变革的经验,厘清教育变革过程中的问题,并就未来的变革走向与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
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分化重组、递升跃迁的历史运动,是整个社会由僵滞走向变革、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过程。在这场空前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新旧体制胶着、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碰撞等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并导致人们的生存意识转化,从过去取向转向未来取向,从稳定取向转向发展取向,从趋同取向转向多元自主取向。
(一)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近年来,“全球化”一词成为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和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社会学家麦克格鲁(McGrew,A.)认为,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包含着社会概念)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是地球某一地方的事件、活动、决定给遥远的另一地方的个人、社群带来重大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论述全球化的文章中,经济全球化成为人们分析和阐述问题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市场和生活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推动了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教育资源方交流,迫使各国开放教育市场,从而形成各国都可利用的全球性教育市场。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后,享有WTO成员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把中国教育推向了全球竞争与发展的国际教育竞争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异国风俗与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
(二)政治文明化与教育民主化
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还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浪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民主化是二战之后民主运动高涨发展的结果,其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但是,在当代中国,教育民主化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民主化也不完全等同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民主为主题的政治教育,民主教育是一种直接的培养民主公民的活动;教育民主化的内涵要广泛得多,涉及到政治教育以外的其它所有教育内容,涉及到学校的日常生活和管理,甚至涉及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从性质上讲,教育民主化就是用民主精神改造教育、重建学校。建设民主的学校,必须将培养民主的公民或未来公民的民主精神和民主修养纳入到学校教育哲学之中,使之成为指导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基本观念。教育民主化就是根据民主化的要求,改造教育或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如教育对象、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学校管理、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等等,使这些方面都能体现民主精神,教育民主化需要民主的校长、民主的教师、民主的教学、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管理体制,要把民主教育的实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便“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
(三)经济市场化与学校经营多样化
近20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从整体走向个体、从身份走向契约、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深刻变化。现代公共经济学对教育服务产品的分析,明确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的具有公共品属性,有的兼具公共品和私人品属性,有的纯属私人品属性的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提供,由此表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即非政府办学方式提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在政府公共教育体系之外的非政府教育服务市场,以满足本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要求,也满足居民家庭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生产和提供教育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不平衡的条件下,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客观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不断膨胀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对高质量和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建立与完善教育市场的呼声日趋高涨。但是,市场的营利性与教育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正在教育的许多方面显现出来,例如教师区域与校际间流动问题,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的资金与资本市场问题,学校转制与改制带来的学校经营多样化问题,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产权制度问题,教育服务社会化改革问题,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与学校文化丰富化
随着对外开放和传统体制的革新,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既有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价值观念,又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既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又有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再加上市场经济本身造就了多元的市场主体,每一个市场主体往往都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选择一定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一切,造成了我国当前价值观领域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必然越来越突出。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必须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学校文化日趋丰富化。当代文化多元在有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深层次的负面效应。例如,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及主动精神欠缺,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抵御腐朽意识形态和社会恶习的能力。网络世界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价值多元的现实与发展趋势,尽可能承认多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宽容地对待各种价值观,协调各种价值观,缓和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同时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等等之间保持平衡,使之尽可能协调;此外,学校教育必须引领合理的、先进的主流价值,引导社会价值重建。构建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统一的价值观,既强调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又保护个体利益、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尊重人的尊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义利观,“义”“利”并举,以“义”统“利”,合法谋利;建立效率与公平统一、人伦与法制统一的价值观,等等。
(五)科技信息网络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培育和发展以智慧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让偏远地区的教师与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教育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互动交流、优势资源共享等特点在教育领域中迅速崛起。推进教育信息化,网络是基础,应用是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信息化正经历一个从应用到数据、从数据到标准、从标准到规范的过程。在推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许多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在网络基建、数字资源开发、应用项目开发等不同层次上全面展开;许多IT厂商都为客户提供产品以外的系列服务,如传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教师培训、后期维护,以及为学校制定整体规划等;在解决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问题上,走出了一条由IT厂商、银行或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学校、租赁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独具特色的资金筹措道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校园网工程、网上录取系统、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考试、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都成为颇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二、多维取向的学校教育变革
社会的教育需求,是学校变革的动力。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在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包括量与质两个层面。从量上看,需要解决每一个学龄儿童的学额问题,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从质上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量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不断向质的需求转化,从接受教育向接受好的、优质的教育转化,而优质教育资源又呈相对不足甚至短缺的态势,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自然形成。为了应对社会的教育需求,学校系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校变革策略发生了重大调整。
(一)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从国家利益走向人民利益
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从以国家利益为重,逐步转向以人民利益为重;学校教育变革的目的,在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走向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当今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为人民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向全体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举办教育等。根据公共管理的原则,政府要承担起举办教育的主要责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在教育改革的操作层面,教育为人民服务,体现为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并深化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立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级分担机制,加强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城市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的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给予资助;设立专项教育转移支付,设立校舍危房改造、信息化建设、贫困生资助等专项经费,引导义务教育的发展;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相关制度,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教育行政管理: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或site-based management)是一个外来的说法,它通常被理解为决策权由学区向个别学校的一种转变,或管理的权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区或校董会转移到学校自身。通常是指由教师、父母和地方官员组成的学校委员会来控制学校的运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在我国,校本管理在操作上是由学校实施的管理活动,强调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主张教育活动“校本化”,以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工作;强调学校作为国家、地方以及包括学校本身的指令,即由学校实施的来自各个级别的教育管理活动。校本管理的概念更为包容,更为全面,可以用校本管理的概念来涵盖校级管理,并使对学校管理的研究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内涵。实行校本管理以来,政府的教育管理权限不断下放,学校自身作为基本决策单位,根据学校自己的特点实施自立和有效的管理,因而,学校管理从事务性管理逐步走向战略管理。学校战略管理是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实行的整体性前瞻性管理,是学校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上的行动,战略管理更加注意管理的全局性,更加讲究谋略,更加重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更加重视用忧患意识激励学校成员。其次,部分学校尝试建立学校董事会、校务委员会,作为校长负责制的有效形式,调动教职工、学生、家庭和小区诸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决策、共同决策,体现集体领导,更好地运用办学自主权。
(三)学校内部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构建
当前学校管理的大趋势是从刚性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富有弹性、注重人文关怀的文化管理。学校文化(school culture)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积淀、传承与创造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在科学管理时代,学校被塑造成工厂,教学被定义为标准化生产;即使人们看到学校文化的重要性,也往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重制度文化建设轻行为文化建设、重表层文化建设轻深层文化建设,从而使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处于失衡、随意、松散、无序状态,学校文化缺少应有的精神支柱与凝聚力,出现了学校文化沙漠化、保守化、表面化、理想化等种种弊端,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长足发展。学校文化构建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为师生共同遵循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折射出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使学校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环境、校园心理与文化氛围,使学校成员在无形和潜在的价值信仰以及行为准则面前产生文化自觉的行为,调动学校成员参与学校生活内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增进学校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塑造学校特色与品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享受—再创造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情感体验,反复积淀、升华,显现出特有的学校文化生命力。
(四)学校组织建设:从科层组织走向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织管理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深刻涵义在于帮助组织成员学习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种发现自我、改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创造与改变的历程,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等五项修炼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经典策略。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我国当代学校变革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学校将其应用于自身变革的策略,逐步摆脱传统的科层化管理模式,改革管理架构,聚焦本土化的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完善。当然,在变革实践过程中,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与发展脉络,都有其历史、人事和领导背景等因素的独特性,因此,各个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也互有差异,有的学校聚焦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作为成功关键的标准;有的学校利用政策导向促进学校改进;有的创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有的外部的资源支持,促进学校与小区的广泛联系等等。但是,这些学校的共同之处是,建立包括全员终身学习、全员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在内的适当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氛围,以群体意义和团队形式促进教师学习,提升教师学习态度,营造组织学习氛围,使学校学习充满生机与动力,使学校成员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价值观,达成共同的愿景,构建分享反思的学习文化,逐步建立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和内在创造性的学习型学校。
三、学校变革的障碍与问题
(一)社会文化影响的复杂性与教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
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审视影响学校系统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性以及教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就教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而言,我们亦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协同性、非平衡性等特性。从教育本质来看,教育在其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培养人、促进人的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发展的活动,人的生命丰富性决定了教育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影响。从教育系统的发生发展来看,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回馈系统。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与交互作用,教育运行机制的多向交互影响与随机发生,教育运行过程的纷繁变化,教育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教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如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都明显地表现为不确定的非线性相互关系。教育系统的许多顽症是系统自身自组织的结果。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中的个体为适应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而经常性地发生组织和自组织,从而使得系统结构与层次越来越丰富。审视今天的教育系统,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学校体系,科目齐全、逻辑严密的课程及教材体系,动机各异却又配合默契的应试教育体系,都是以自组织趋向有序的方式,经长期实践演化的结果,如“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课程内容越来越庞杂”、“教育结构日趋复杂”等都是对教育系统自组织运行结果的描述。
(二)学校系统自身的保守性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具有内在的保守性,这使得教育变革容易受到组织惰性的抵制和阻挠,使教育改革比其它领域的改革更为艰难和漫长。对社会而言,学校在功能上是不可取代的,学校系统以外,鲜有竞争者和对手,学校几乎垄断了本领域的经验、知识和才能。教育系统由于其“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密封的体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这是教育系统自身无法克服的“重复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此外,这种保守性还体现在教师群体的保守性上。人们倾向于继续进行业已熟悉和有某种安全感的活动,趋于僵硬、保守、墨守成规、动作缓慢,而不愿进行不可预知结果的活动。新的教育改革是对既定模式与习惯的否定,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使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习惯与常规,放弃已有的权力和地位,并有一种挫折感和失落感,许多教师从内心里希望有一种稳定、安全、持续的环境,并因此而拒斥改革。但是,改革是系统改进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人类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教育系统克服自身“保守性”的需要,都要求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应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三)单向度的学校变革思维
如果说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与保守性是教育系统自身不可避免的性质决定的话,那么,单向度的教育变革思维则是人为的影响教育变革成败的要素。就实践中的教育改革与学校变革的思路与策略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不是从教育系统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出发,而是从教育工作的某一侧面出发,进行改革。当我们强调某一方面的改革的时候,往往会(无限)放大这一具体的改革措施的重要性,甚至会出现以偏概全、以局部改革代替整体改革的“运动式”改革,人们常说某一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或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即是例证。其结果是,某一方面的改革力度越大,涉及学校人员越多,影响时间越长,对整个教育系统与学校系统的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负面影响)越大。
(四)教育管理改革中的行政主义
当前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恰当的政绩观和利益观的支配下,运用行政权力,借助高考与升学率的指挥棒,高压误导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行政部门过度干涉学校内部管理,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解决并非用行政命令可解决的问题,运动式地推进教育改革,频繁评比、检查,花样翻新而内容陈旧、对象重复的规定性培训,把学校领导和教师推到疲于应付的境地,客观上干扰了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一些教育行政人员缺乏基础性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权力话语取代学术话语和教育生活话语,行政话语霸权使行政下属、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照办,造成教育领导的指挥不当与“瞎指挥”。
(五)参与学校变革人员的惯性与惰性
学校变革往往受到学校成员的反对,这与学校成员对变革的误解、学校成员的利益与习惯有关。(1)误解:一个人一旦确立起自己的态度体系之后,就必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在既定的态度体系框架内作出反应。人们对学校变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的认识与看法,差别甚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变革;如若有关学校变革的信息沟通不够,更会引起一些有关人员的不满和误解。(2)利益: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价值观,更涉及这些群体与个人的利益。学校变革意味着学校管理权力、利益和资源的调整或再分配,因此必然会触动学校成员的切身利益,形成不满和阻力,而来自于利益集团的阻力最顽强、最富有破坏力。(3)习惯:学校成员长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校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之间形成某种对这种环境和工作的认同和情感,形成关于环境和工作的一套较为固定的看法和作法,即习惯性。这种习惯性建立在时间延续和动作反复的基础之上,逐步沉淀在他们的意识深层,一旦形成,就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影响甚至支配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除非环境发生显著的变化,否则他们通常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而学校变革本身通常意味着某种习惯性的否定。有时,人们在理智上明明知道变革将带来比现在更多的收益,但在情感上宁愿维持现在的办法。当变革试图改变他们某种习惯性的时候,就会带来强烈的感情震荡,失去公正判断的客观尺度,或招致下意识的不良反应与抵制情绪。
四、未来学校变革之策略
在具体的学校变革实践中,我们认为,为了优化学校变革,促进学校组织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以下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变革的策略:
(一)确立教育改革的生态系统观,以全面的、系统的变革取代单一的、零碎的变革
美国学者克雷明(Cremin,L.A.)曾认为,在教育改革与学校变革实践过程中,“生态学的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强调联系”,教育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克雷明认为,以生态学的观点审视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须坚持全面地思考(thinking comprehensively)、有联系地思考(thinking relationally)等思维方式,综合考察影响教育改革与学校变革的各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性质是整体变革,所谓整体性改革是指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整合和有机性的形成,这表现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不应是点状改革,整合不是各项改革的简单相加。教育系统与学校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要通过学校教育观念到目标、价值观、制度、组织活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学校文化等密切相关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的一系列改革,才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有用综合、整体改革的方式才能实现。
(二)真正转变政府职能,下移变革中心,推进校本学校变革与发展
教育管理改革的重心需进一步推进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校组织效能与学校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校本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将权力逐渐下放给学校,确立学校作为教育变革中心的核心地位,使学校具有相当的办学自主权并承担相应的绩效责任,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制度环境。校本管理的核心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而建立现代学校法人制度、现代学校产权制度和学校自主发展制度是其中的三个重要构成要素。(1)现代学校法人制度:现代学校在处理与外部环境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时候,需要明确其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更好地履行学校的法律义务,更好调整与其它法律关系主体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理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等学校与外部诸要素的关系,完善学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促进学校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2)学校产权制度:学校产权是指学校组织按照法律对财产(有形的与无形的)的权利,包括对学校资产的所有权或归属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在内的一系列权利。学校是一个独立的以提供各种形态的教育产品为特征的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学校必须是独立的财产主体,即拥有独立的产权。为了理顺学校产权关系,需要进一步做到:产权数量清晰,产权构成比例清晰,产权的登记手续与归属清晰,产权流转程序清晰,产权的增值或减值程序清晰。(3)学校自主发展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自主:包括财政自主、人事自主和课程自主;参与管理与共同决策;权力制衡:教育管理权从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层面,需要对学校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以保证学校权力的有效使用;绩效责任:以学校为责任主体,建立起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内部责任关系,和学校对外部组织与个人的责任关系,在外部组织或个人为学校提供政治支持、资金支持、办学咨询和其它服务的同时,实现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社会文化研究与学校文化重建实践,使学校变革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基石上
未来的教育改革将从教育系统的数量型发展、规模型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型发展;在学校的变革与发展上,也将逐步从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走向文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研究,建设学校文化,将学校变革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基石之上,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与生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用先进教育理念的统整和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已为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学校文化要素,使之形成合力。其次,要检讨、厘清学校已有文化传统,注意甄别,正确取舍,并在现实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将优良的学校文化传承下去。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校寻找新的学校文化生长点,建立融合规范与灵活、科学与人文的制度文化,营造融合师德与师风、严谨与进取教师文化,打造融合自主与合作、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的学生文化,从而使传统学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文化建设与学生道德成长关系密切,需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生活之中,探索实现学科教学对于儿童道德发展之价值的新途径、新做法;立足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基层组织,强化学生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方式的整体转型,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日常活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主参与机制的建立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当代道德素养,培养当代中国社会的合格公民。
(四)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之成为成功的学校变革的强大力量
富兰(Fullan,M.)将变革的动力定义为对变革的本质和变革的过程具有自觉的认识,那些善于变革的人对变革的不可预测的部分和变化无常的特点颇具慧眼,而且他们明确地关注寻找想法和能力,以应对和影响走向某种理想目标模式过程中的更多方面。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学校领导与教师,都是学校变革的动力。根据富兰的观点,构成变革能力生成基础的四项核心能力是:个人愿景的形成、探索能力、控制能力和协作能力。因此,在学校变革过程中,需要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校长富于教育理想,提高道德领导期望,尊重学校文化价值,注重学校人文精神的养成,以民主合作而不是严格管理或彻底分权的方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目标,形成共同的学校价值追求与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形成学习、研究、创新与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氛围,改进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将自觉的变革行动付诸日常生活实践。
(五)加强学校与社会、社区沟通交流的研究与实践,为学校变革打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既包括学校内部的社会关系,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学校外部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学校与政府部门、学校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与其它社会组织和其它个体之间的关系。随着学校变革的不断完善和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与外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也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迫切需要得到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支持。相关教育行政、文化宣传、社区等,要强化对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迅速推进相关工作,优化社区环境,尤其要加强对网吧、书刊音像市场的规范,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环境。要尽快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引导家长建立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优化教育行为,形成教育合力。
(六)加强教育理论与学校变革理论研究,为学校变革提供理论支持
当前我国中小学变革与发展实践中,存在着轻视教育理论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改革的理性、力度、内在一致性与视野的开阔度。教育改革与学校变革,必须提升理性意识,提高教育理论在实践改革中的地位。当前迫切需要提升各层面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与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使校长、教师生成有改革意义的新行为方式。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教育研究机构(大学教育研究院、系、研究所)、基层教育科研指导部门和广大中小学,要通力合作,努力推进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充分发挥理论的独特价值,加强对宏观战略、实施策略、微观推进的多层面实践研究,丰富教育理论成果,提高教育变革实践成效,促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双向建构。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课题批准号:DFA030135)研究成果。
标签:教育论文; 学校文化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经济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