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炎“石通”评析_史通论文

郭孔炎“石通”评析_史通论文

郭孔延《史通评释》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郭孔延论文,史通评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9-0101-05

郭孔延,字延年,江西泰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卒年不详。郭孔延所撰《史通评释》(以下简称《评释》),是第一部对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名著《史通》进行注解的专著,包括校勘、注释、评论三项内容。《评释》不惟内容详赡,而且体例严谨,在《史通》研究史上具有典范作用。这样一部重要著述理应得到学界的重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既有的研究成果不仅较少,而且多停留在介绍的层面①。有鉴于此,笔者拟从《评释》的版本及内容入手,探析郭孔延的史学思想及其《史通》研究的成就与贡献。

一、《史通评释》的编纂

《史通》问世以后,在宋、元两代没有引起重视,流布不广,且篇目次序淆乱,讹舛百出。嘉靖年间,陆深重刻《史通》,并采其精要,撰成《史通会要》。此后,是书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张之象、张鼎思分别于万历五年、万历三十年对《史通》加以重新刊刻,并纠正错字、厘定篇章,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其文本原貌;与此同时,胡应麟等学者则对《史通》所涉及之史学理论问题作了评论[1]。版本刊刻的繁盛和史学评论的兴起,与明代中后期的《史通》研究热相得益彰。但刘知几所撰《史通》,包含史实众多,并且使用骈文、多用典故,学者籀读不易。因此,仅对《史通》加以校勘并不足以满足学者之需求。在此情况下,首部《史通》注释本——《评释》应运而生。

郭孔延撰著《评释》与其父郭子章有密切关系。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官至兵部尚书。郭子章虽然仕宦显赫,却不废读书,著述丰硕。郭孔延为郭子章次子,其撰著《评释》直接缘于郭子章的督导。郭孔延于《评释·序》中自述道:“张睿父先生再刻陆太史校定刘子玄《史通》于豫章竣,寄家君黔中。……家君读而喜,以新刻寄延曰:‘……予家有《史通》蜀本、吴本,再校之。’……延自长安归,循环校阅,再加芟正。”[2](P1)张睿父即张鼎思,蜀本、吴本分别为陆深、张鼎思刻本。据上引文字可知,张鼎思于万历三十年刊刻《史通》后,曾寄送郭子章一本,郭子章遂令其子孔延再加勘对。郭孔延“初据豫章刻《评释》……书既就,请正新市李本宁太史。公发云间本来,始得《补注》、《因习》二篇全文,而又为延正二百三十余字,于是《史通》始成全书”[2](P7)。云间本即张之象刻本,而李本宁即李维桢。可见,郭孔延藉由郭子章与张鼎思、李维桢之间的学术交谊,汇总陆深、张之象、张鼎思刻本,在充分吸取前人校勘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注释、评论,最终促成了《评释》的问世。

《评释》现存两种刻本:一为郭孔延单刻本,由郭孔陵于万历三十二年刊刻;一为李维桢、郭孔延之合刻本,刊刻时间不详。《评释》两种刻本存有较大差异:第一,单刻本前列有郭孔延自定《评释凡例》,合刻本无;第二,郭孔延撰《评释》时曾自定凡例,其中有言:“评有总评、有细评,总评列于前,细评列于事之后。”[2](P8)而合刻本则将细评全部提前;第三,郭孔延将注释中“事少字少者”及“音义注”列于册巅,而合刻本将册巅所注全部删去;第四,郭孔延之注释及评论文字,合刻本多有脱漏;第五,郭孔延初据张鼎思本撰写《评释》,但其中《补注》、《因习》两篇脱误严重,后得张之象本两篇全文,在刊刻时两存之,合刻本则将张鼎思本《补注》、《因习》两篇删掉。此外,单刻本前录有《晁氏史通评》、《王伯厚玉海序史通》、《杨用修史通评》、《于尚书史通举正论》、《张碧山先生史通序》,合刻本仅存于慎行之《史通举正论》;单刻本郭孔延《史通评释·序》明确交待撰写时间为“大明万历甲辰岁夏五日”[2](P2),合刻本郭氏自序题为“史通序”,并将时间删去。

郭孔延撰著《评释》,自定凡例甚为严谨,而合刻本却有多处自违体例,注释内容也多有脱漏,册巅所注更是全部删去,令人殊为不解。洪业更是直接断定《评释》中的李维桢评语是出于后人伪造②。尽管《评释》合刻本问题颇多,难免令人生疑,但《评释》现存刻本甚少,加之单刻本又多有缺页,合刻本恰可补其不足,因此两种刻本不可偏废。

二、郭孔延的“义理史学”思想

“义理史学”,又称“理学化史学”,是以理学为指导思想的一种史学流派。“义理史学”肇端于北宋初期,历南宋、元,迄于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明中叶以后,博古考信、史学经世等思潮逐渐兴起,但是“义理史学”仍居主流。郭孔延生于万历二年,受此学风熏染,也有着浓厚的“义理史学”思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褒贬,推崇《纲目》

朱熹是“义理史学”之集大成者,其所撰《通鉴纲目》刻意模仿《春秋》书法,注重褒贬,成为“义理史学”的典范之作。因此,注重褒贬,推崇《纲目》,就成为“义理史学”的一项重要表征。郭孔延十分注重史学的褒贬功能,认为:“史臣论赞,正以寓褒贬,定功罪。”[2](P43)但在传统社会,史权作为一项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终极价值评判,褒贬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功能效用,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史臣之心术,所以郭孔延又提出:“夫褒贬其易言哉!无瑕之口可以戮人,佞人不可执笔。”[2](P13)即认为并非所有史臣都可以行使此项权力。郭孔延将史臣分为君子、小人两类,指出:“君子而史也,是谓无瑕之口,监空衡平,毕照忠佞;小人而史也,是谓佞人之笔,口鸣铎喧,何益理乱,故所系人国非浅细也。”[2](P219)可以看出,郭孔延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正确发挥史学的褒贬功能。并且,郭孔延还曾明确宣示:“左、马而下,若温公之《通鉴》、朱子之《纲目》,其庶几君子矣。”[2](P43)尤其是朱熹所著《通鉴纲目》,郭氏更是极尽颂扬之能事,认为:“《春秋》惟褒贬严也,故乱贼惧。马迁《史记》,帝纪法《春秋》而亡褒贬;朱子《纲目》,法《春秋》而有褒贬,而惜子玄未之见也。”[2](P13)将《纲目》与《春秋》比肩,视为《春秋》之下的又一圣史。郭孔延对于《纲目》可谓推崇备至,而究其原因,正在于蕴含其中的褒贬精神。

2.重视探讨正统论

正统论所探讨的是王朝政治权力递传秩序的合法性问题,后被引入史学,成为史书编纂的一个重要指导理念。正统论在宋代以前虽然也有学者作过探讨,但尚处于萌发阶段;“义理史学”兴起之后,正统论才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可以说,重视探讨正统论,也是“义理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郭孔延对正统论也极为重视,在《评释》中多有涉及,兹略举两例。

刘知几在《史通·编次》篇中指斥班固不应于平帝以后全用王莽年号纪事,批评范晔《后汉书》未将刘玄列入本纪。这一观点其实首发于东汉张衡[3](《张衡列传》),刘知几系在其基础上加以申论,此后历代史家便论争不休。郭孔延也曾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其言曰:“莽弑平帝,在孺子婴改元居摄业已二年,又改初始元而莽始篡。以婴未成君,政由莽出而不纪之,亦当附平末,奈何入莽传中?此班抑子婴之过也。更始诛莽,建元二载,厥功甚巨,而降于赤眉,身死贼手,辱亦不细,《史通》乃谓兄亡弟及,当为作纪,此又子玄扬更始之过也。”[2](P51)正统论折射到纪传体史书中,主要反映在体例处理上,尤其是本纪归属。本纪作为纪传体之纲,藉以为纪年之用,与爵位无关,而后世史家却误将本纪视为帝王专属。因此,本纪的设立便与正统论相结合,本纪之归属即为正统之所在。郭孔延汲汲于辨析孺子婴与刘玄是否该立本纪,正是缘于正统论思想的支配。

本纪归属之外,分裂割据时代主权之系属也为正统论所瞩目的重要内容,其中由《三国志》所引发的魏蜀正统论争尤为引人关注。刘知几主张仿《通史》之例将蜀汉设为“世家”,而郭孔延则认为:“惟益本汉主,而訾为伪蜀,本承统而抑为家,《通史》、《史通》、《通鉴》俱属未通。《纲目》帝蜀,其名始正。”[2](P26)魏蜀正统之争在中国史学史上聚讼不已,帝魏帝蜀,与时势密切相关。郭孔延推尊朱熹,将正统归于蜀,其是非得失暂且不论,但由此即足可看出郭孔延对正统论的重视,并可判定他所持有的“义理史学”思想。

3.重视史论,以严格的伦理标准衡量历史人物

所谓史论,是就历史上的人物以及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加以评论③。重视史论,是“义理史学”的又一表征,而明代尤甚。诚如四库馆臣所言:“明代史论至多,大抵皆八比余功,偶检《纲鉴》数纸,即妄以臆说翻案,徒侈游谈。”[4](P755)“这些史论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故作翻案文章,惊世骇俗,哗众取宠;二是借论史大掉八股文书袋,意在文章抑扬顿挫而不在史事是非曲直;三是以更严格的封建伦理标准来衡量历史人物、事件,这一类史论占的比重极大。”[5]郭孔延的史论即属于第三类,注重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例如他在评论李延寿所撰《南史》、《北史》时指出:“若李延寿《南》、《北》史,简整明饬,承祚之亚,而文采或过之,温公服膺似矣。第大义未明,诸目未备,不立逆臣传而尔朱荣、尔朱兆、张衡弑主之贼竟尔漏网;不立忠臣传而尉迟迥、王谦、元瑾、荀济勤王之义遂同埋玉。”[2](P19)郭孔延对李延寿大加批判,原因即在于其所设立之类传名目不完备,无法统属历史人物。纪传体中类传的设立,原是为反映不同时代所特有之历史现象,如《党锢列传》、《阉党传》、《流贼传》等。而郭孔延所预设的类传名目,如《逆臣传》、《忠臣传》,却具有浓厚的道德评判色彩,其目的在于依据儒家伦理裁量历史人物。这种滥立传目的观点遭到后世史家的强烈批驳,如钱大昕曾言:“史家之病,在乎多立名目。名目既多,则去取出入必有不得其平者。”[6](P202)邵晋涵也认为:“史以纪实,综其人之颠末,是非得失,灼然自见,多立名目奚为乎!”[7](P574)钱、邵二人反对多设类传,乃是汉学家“实事求是”治学理念的反映,而郭孔延以道德评判为出发点而主张多设类传,正是其“义理史学”思想的折射。

综上所述,郭孔延十分强调史学的褒贬功能,在对《史通》进行评论时,其对象主要指向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藉以抒发自己的正统论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郭孔延此种倾向,无疑偏离了刘知几“实录史学”的主旨。但对经典文本进行诠释,必然会受到时代学术思潮之影响。郭孔延身处“义理史学”风行之明代中后期,在对《史通》进行评论时透露出浓厚的义理化倾向,正是时代思潮的折射,故不应对其加以苛责。

三、郭孔延对史学编纂议题的阐发

葛兆光观察到,嘉靖、隆庚、万历年间出现了一股维护史学客观性、严肃性的思潮,“而其形式则表现为对史书的批评与考证”[5]。钱茂伟也曾指出,在明代中叶史学转型过程中,史学理论的重建工作受到了重视[8]。诚如两位先生所言,明代中后期,史学理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如胡应麟《史书占毕》、李梦阳《论史答王监察书》、瞿景淳《古今史学得失论》、梁梦龙《史要编》、卜大有《史学要义》等。《史通》研究热潮的兴起即是史学理论受到重视的表征,而研究者在对《史通》文本进行评释时,又必然会对蕴含其中的史学理论问题加以阐发,二者互为表里。郭孔延在《评释》中也有多处论述史学编纂的理论议题。

1.编年、纪传优劣论

作为我国历史编纂学上最重要的两种史书体裁,编年、纪传二体优劣之争其来有自。刘知几曾分别总结二体的优劣短长,于《史通·二体》篇中指出:“考兹胜负,互有得失。”可谓持平之论。而郭孔延则认为:“史之题目,当以编年为正。一年之内,主臣华夷,诸事毕载,何其简其晰也。《春秋》孔经,《左传》为上;其次朱子《纲目》,纲法经,目法传;又其次司马文正《资治通鉴》,皆题目之正者。编年之体,坏于子长,自兹以后,滥觞逾甚,昔人谓之整齐故事,良有以也。即欲如《史记》体,当以《新唐书》为正。”[2](P46)郭孔延认为编年体史书具有“简、晰”的优点,而纪传体仅能“整齐故事”,所以编纂史书必须首选编年体,若不得已使用纪传体,也必须模仿《新唐书》,采用“春秋笔法”。郭孔延“编年优于纪传”之观点有失公允自不待言,但这恰恰折射出了其所持有之“义理史学”思想。《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又是最早的史书,其编年形制便因而被“义理史学”奉为圭臬。刘咸炘先生曾言:“优编年者大抵亢经媚古之儒,以繁为纪传罪,其言多偏曲。”[9](P428)可以说,推崇编年、贬低纪传是“义理史学”的普遍倾向。

2.班、马优劣论

自《汉书》问世以后,班、马优劣问题随即被提出,众多学者都曾参与其中,如王充、傅玄、张辅、刘知几、郑樵、倪思、王若虚、胡应麟、凌稚隆、许相卿、徐乾学、浦起龙等。作为传统史学的一项重要议题,班、马优劣比较在不同的时期评判标准、主流倾向各有不同。就明代而言,学者多从文学角度加以评点,而郭孔延之评价班、马优劣则主要从史学角度着眼,其言曰:“子玄于《史记》有贬词,于《汉书》加伟称,优固于迁,似矣。……以愚论之,迁辟创业,固辟守成,创业纷乱,势难精密,守成太平,更易寻讨,此可以知迁固之优劣矣。”[2](P20)司马迁撰著《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但由于体例不够严密,也招致不少非议,如班彪就曾批评《史记》“细意委曲,条例不经”[3](《班彪列传》),刘知几也于《史通·世家》篇中认为司马迁“名实无准”。郭孔延则一反前人论点,设身处地地为司马迁加以辩护。他从创业、守成难易之不同,认为司马迁优于班固。这一观点也得到后世学者的认同,如赵翼认为:“司马迁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不知无所因而特创者难为功,有所本而求精者易为力,此固未可同日而语耳。”[10](P3)郭孔延从纪传体开创角度评价司马迁优于班固,洵为不刊之论,但认为刘知几“优固于迁”,却不符合刘知几本意,因为“刘知几对《史》、《汉》两家的评论是互有褒贬的,并无扬此抑彼之意,无法得出尊班抑马的结论”[11]。

3.反对另立“制册章表书”体例

刘知几鉴于纪传体史书中广载诏令、文辞,极为繁冗,因此于《史通·载言》篇中建议设立“书”部,主张“若人主之制册、诰令,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纪传,悉入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以类区别”。对此,郭孔延评论道:“另立制册章表书,为目甚新,为体亦异,第云以类区别,又似一部类书文选,不似史体,故数千年来无遵此目。不若仍旧王言入纪,臣言入传,三章之约载于《高纪》,反骚之文编于《雄传》,更为妥焉。”[12](P23)郭孔延从史体角度着眼,认为纪传体中设立“制册章表书”,会使史书变为文集,因此持反对态度。这也得到浦起龙的认可:“且使此策果立,几与挚虞流别同科。即刘于《载文篇》亦言非复史书,更成文集,不且自矛乎?况乎后世,著述如林,弥滋轇轕矣。此论不可行。”[12](P32)

刘知几主张于纪传体史书中另立一“书部”,体现了一种不墨守陈规、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并确实有其合理性,而郭孔延、浦起龙俱以“总集”为忧,持反对态度,则有失偏颇。史书中收录诏令文辞,选取标准自然与文学不同,关键在于史家具体如何采择。并且刘知几这一主张,纪传体史书虽未遵从,但并非没有受其影响。张舜徽先生就曾指出:“后世若《唐文粹》、《宋文鉴》以及明清《经世文编》之类,皆足为史传羽翼。溯厥体例,盖皆本知几斯议而稍变通以为之者也。”(P362)

明代中后期,在史学理论受到重视的背景下,郭孔延藉由对《史通》的评论,阐述了自己对多个史学理论议题的看法。除上述所论几点之外,郭孔延对史学批评问题也曾作过阐发,指出:“史之优劣,一曰好恶有公私,私者劣;一曰书事有真伪,伪者劣;三曰义例有精疏,疏者劣;四曰笔力有整庞,庞者劣。字之烦简,未足以定优劣也。”[2](P201)郭孔延提出评判史书优劣,应从史家立场、史事考核、体例精疏、文字烦简四个方面加以审核,这是继吴缜所提“事实、褒贬、文采”三项范畴之后[14](P621),对史书批评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四、《史通评释》的评价与影响

郭孔延《史通评释》问世之后,学者褒贬不一,如黄叔琳贬之曰“援引踳驳,枝蔓无益,又疏于考订,每多纰缪”[15](P435);四库馆臣认为“孔延所释,较有引据,而所征故事,率不著其出典,亦颇有舛漏”[4](P757),半毁半誉;李慈铭则认为郭氏是书“所附诸评,亦多佳者”[16](P555)。以笔者之见,《评释》之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了《史通》的传布

上文已经指出,《史通》所引典故甚多,学者籀读非易,而陆深、张之象、张鼎思所刊刻者仅为校本,没有注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通》的传布。《评释》的问世,则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状况。清初学者黄叔琳曾观察到:“《史通》旧鲜训释,惟延年所注盛行书塾。”[15](P435)从黄叔琳所述可以看出,《评释》作为《史通》注释本已逐渐取代校本,且突破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范围而盛行于书塾等底层文化圈。可见,《评释》极大地促进了《史通》的传布。

2.在体例编纂与内容编排上,成为《史通》注本典范

郭孔延撰著《评释》,曾自订8条凡例,十分严谨;内容上则包括校勘、注释、评论,极其详赡。其后注释《史通》者,如王惟俭、黄叔琳、浦起龙等,体例与内容均未超出郭孔延之范围。平情论之,《评释》也确有不足之处,后人所批评者如注释冗杂枝蔓、引书不注出处、考证亦有舛误等,皆非虚妄。但《评释》作为第一本《史通》注本,舛误在所难免,且引书不注出处,乃明代学者普遍风气,不能对其加以苛责。诚如台湾学者李纪祥所言:“大致上看来郭本作为一个评释本已经成型,日后浦本的型式大体已奠基于郭本。”[17]总之,《评释》凭借其体例之严谨、内容之详赡,成为《史通》注本的典范。

3.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就《史通》本书之不同篇章,相互参照,指示其抵牾。如关于纪传体中“表”的功用,刘知几在《表历》、《杂说》两篇中的观点存在明显的矛盾和歧异,郭孔延对此评论道:“一褒一贬,令人何所适从?”[2](P31)其次,参考唐前典籍,探究刘氏观点之渊源。如刘知几在探讨纪传体中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时,曾对司马迁大加指摘,而郭孔延指出:“第史迁之失,叔皮、章怀曾难之矣。子玄本纪、世家、列传三篇,尤羽黜胜,皆本彪、贤,然不序及二子,猥以己意排击,贪天之功,掠人之美。”[2](P27)揭示出刘知几观点源于班彪、李贤之情实。最后,征求唐后书籍,分析刘氏观点之影响。如刘知几曾在《史通·书志》篇中建议设立“氏族志”、“都邑志”,其后,郑樵所著《通志·二十略》中即有《氏族略》、《都邑略》。对此,郭孔延指出:“至宋郑夹漈《通志略》独详氏族、都邑,岂读《史通》而兴起邪?”[2](P39)揭示出刘知几观点对郑樵的影响。诸如此类,后世学者在研治《史通》时,亦多所采信。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宋、元时期的长期沉寂之后,《史通》在明代中后期被重新发现,出现了多种刻本。然《评释》作为第一部《史通》注释本,其精审虽然不及《史通通释》,但开创之功意义尤巨,理应得到学界重视。

注释:

①目前学界尚无专文对郭孔延及其《史通评释》进行研究,张新民《〈史通〉评释诸本述略》(《文献》1988年第2期)、杨艳秋《刘知几〈史通〉与明代史学》(《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杨绪敏《论明清时期〈史通〉的流传、整理与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诸文曾稍有涉及,但多停留在介绍层面。台湾范维范硕士论文:《明代〈史通〉学研究——以陆深、李维桢、郭孔延父子为中心》,对郭孔延《史通评释》论述颇详,但主要着眼于版本考辩、郭氏父子与江右王门之关系。

②洪业曾言:“又徐承礼藏之明刊本《史通》二十卷,是否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且附有伪李本宁评语者?”见王钟翰:《王钟翰清史论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70页。

③“史论”不同于“史评”,“史评”是指评论史书、史学问题或史学现象的言论与著作。关于“史论”与“史评”的区别,可参见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东岳论丛》2008年第4期。

标签:;  ;  ;  ;  ;  ;  ;  

郭孔炎“石通”评析_史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