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徐金和

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徐金和

(山东省诸城市河道管理局,山东省 诸城市 2622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人民是我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安全及施工成本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现状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以混凝土大坝为主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其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十年国力的增强,混凝土筑坝等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受我国国情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粗放型因素,这也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力度不足,致使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通病时有发生。混凝土工程是水利水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挡水建筑物的堤坝,泄水建筑物的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的水闸、隧洞以及水电站的厂房等等,都离不开混凝土工程。因此,在水利水电建筑中,搞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先做好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各工序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要详细说明,尤其是结构复杂、易发生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闸室、渐变段等部位,必须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所有人员签字确认。

(2) 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把验收关。对基础面、钢筋、模板、预埋件(设备)等工序认真检查,各工序符合施工规范或者设计标准之后,签发工序质量评定表;浇筑前各工序全部合格,并且施工设备、机具和施工人员全部到位,重要部位的施工措施得到批准,才能签发混凝土开仓证,方可开始浇筑。

(3)在施工阶段,应该对该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掌握,根据工程的需要,把浇筑工程中所必备的防雨防暑物资事先准备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2 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1)材料准备

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应该避免采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较高的水、生活污水来进行拌合。

水泥:应该根据工程的强度要求以及不同型号的水泥性能来选择,保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规范,对于有特殊承重要求的部位应该在选用之前进行测试,结合报告进行选择。

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的优劣对混凝土最终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其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进行重点的检查。而选择细骨料时,应该重点检查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尤其是要对有害物质含量和含泥量进行检查。

外加剂:应该保证外加剂的生产厂家的资格,且要出具对于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报告。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试验以保证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施工中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并且延长拌合的时间,以保证拌合的均匀。

(2)混凝土拌合

在确定材料之后,应该对其进行取样,然后交由相应的实验室来进行配比的设计,避免采用经验配比的方法,避免少配、错配、漏配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事件发生。然后应该对适配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性能的检测,然后才能进行大量的混凝土的拌合。在施工中应该经常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和调整。在向搅拌机具中投料时应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下,拌合中应该随时对拌料坍落度和离析现象进行监测。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应该按照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如水平运输一般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或者自卸车,垂直运输一般采用泵车、塔吊、门机、溜槽等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以免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或者发生产生离析、砂浆流失、沁水等现象,为了保证最短的运输时间,使其在初凝之前就浇筑完毕,应该尽量减少其运输的周转次数。

(4)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之前,应该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还应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应保证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则要尽量的缩短间隔的时间,以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出现过振和漏振。一是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避免出现过振和漏振,还应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平仓和振捣,从而防止钢筋及预埋件出现移动。二是应注意基梁的交叉部位的振动,该部位钢筋相对集中,这给振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进行振捣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执行。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影响质量的因素

(1)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第一要素,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强度。任何混凝土配合比都是针对特定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的,并非通用,当施工现场的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发生了变化之时,应该重新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混凝土的和易性

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在搅拌时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就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者振捣不实。只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才便于振实,不会发生离析的现象。

(3)振捣过程

混凝土在浇筑时有没有经过充分的振捣,是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浇筑时振捣不良引起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等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该由专业的人员,采取专业的操作来进行。

3.2 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

(1)供应商

在选择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的时候,应该选择信誉好、资质高的商家。应该安排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联系,对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做好计算,选择合理的车辆和路线,使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的质量有所保证。

(2)施工操作

应该在周密的科学组织之上合理安排施工的速度,保证施工操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杜绝盲目的赶工。在浇筑工程中不踩踏钢筋,不移动预埋的线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能踩踏和堆放重物。

(3)现场管理

应该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其质量的优劣影响重大,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要点,着力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助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水利.水利工程建设中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09).

[2]陈彦平.浅谈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3).

[3]肖义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05).

论文作者:徐金和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徐金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