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2005到2006——由考生典型失误看备考复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生论文,典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高考复习,诸多同行从考纲、考题方面作了有深度、有广度的分析,给一线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笔者试图从学生答题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调研,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备考指导更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此,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为基础,并参考卷Ⅱ、卷Ⅲ两套历史试题的答题情况,对难度大、学生失分严重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并且与平时的教和学结合起来,相应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求取得更好地教与学的有效性。
典型失误一 知识漏洞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
13.下图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附图
(滇王之印)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本题是全国卷Ⅰ历史选择试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表面上看,属于阅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考查阅读和分析判断能力。但回答本题,不仅要知道西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而且必须能够区分其中的夜郎和滇池地区。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是用楷体字补充说明的,或许这是造成失分的最主要原因。
例2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第13题
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回答本题虽然可以通过春秋时期吴国统治区域的大致范围进行分析和推测,但要想区分其中的C项“邗沟”和D项“江南河”难度较大。《中国古代史》教材在隋朝部分有一段楷体字叙述了这一内容,属于对课本主体知识的解释和补充。
例3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第20题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教材提到《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但对其内容未详细叙述。如果根据《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应该是选D项。这一内容在教材中也是楷体字叙述的,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正确答案是B项。
对教学的启示:其实,高考命题哪一年也未回避过教材中楷体字部分叙述的内容。特别是对教材的主干知识、重大知识作进一步解释和阐述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和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正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如《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的楷体字部分有“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灵渠”“秦朝的户籍制度”等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当中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比较典型的如下册“工农武装割据”一节,其思想理论内容全部是以楷体小字叙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比其他正文还重要的文字。而且2005年的考试大纲是将之列在考试范围之内的。另外,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等,这些事件的挑起、发生都是用小字楷体讲述的。如果不阅读和思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是“蓄谋已久”的侵略,而不是简单的偶发事件。
《世界近代现代史》内容中最典型的就是“意大利的统一”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二者均是用楷体小字讲述的。然而也被正式列入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
以上我们只是举例说明,不可能一一列举教材中楷体阅读内容,但这部分内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应该在教学与复习中通过讨论思考,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处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部分内容和教材主体内容联系密切,尤其是能够形象展示和说明历史问题和事件的图片,在目前强调试卷结构和形式多样美观统一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典型失误二 理解偏差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15、16、23题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以上题目分别考查了“改土归流”“建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三个知识点。这些知识都是重点内容,也是复习、学习的重点。但为什么重点复习了还回答的不理想呢?问题主要出在理解方面。这类题目往往是猛一看很熟悉,但仔细阅读要求和选项会发现很难选择。一般是以最佳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项的干扰性强。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和历史问题理解情况及掌握的准确度。
例2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第16、18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立国之本。
16.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该宪法
A.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
C.确立了无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
D.是各革命派别一直严格遵循的纲领
虽然有些考生是靠记忆来解答此题的,但主要的还是应该采取理解的方式来作答。1791年正处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阶段,即大资产阶级当权时期。这一时期法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因此选A,而C项则可通过记忆排除。
18.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制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该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特别考查了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准确记忆和理解,应该明确它体现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民民主原则,是与《共同纲领》的共同点;二是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新特点。
例3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第15题
1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从题目表述看,好像是考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实际上是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即君主立宪,因而不要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上过多纠缠。
需要提醒的是,此类题目比重不大,但区分度大,也就是通常讲的20~30%的拔高题。这部分题的得分往往差距较大,直接关系到高分率,或者关系到能否到重点线的问题。一般在试卷中有3道左右的此类题目,不容忽视。
对教学的启示:强化练习,提高学生对教材中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准确掌握的能力。为了增强答题能力,不仅要达到“知道是什么”的水平,而且还应进行“什么是不对的”的思维训练。如对我国“闭关政策”这一历史概念,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知道其含义是什么,而且还应思考有哪些错误的解释,以增强学生答题的应变性和适应性。再如北宋时期的“积贫积弱”问题,关于“积弱”,说军队的战斗力不强是正确的,但如果说军队数量少就不对了;关于“积贫”,正确说法是指政府的财政困难,但如果说是由于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倒退就不对了。
典型失误三 记忆模糊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第22题
2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很明显,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忆情况。但本题在A、C两个选项上的失分非常严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即使是背会了这一内容,但问题却回答错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记忆的时候未能很好地区别它们的不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教材中一共讲了三个历史人物:胡适、陈独秀和鲁迅。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记忆这些人物及其成就,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将他们进行比较分析,抓住个人的特征: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发起者,倡导形式上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将文学革命由形式推进到内容;鲁迅则是以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的第一人,其《狂人日记》是我国近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例2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21题
2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该题重在考查对《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内容的识记。但是如果仅仅是简单背会了内容,答案未必做得出。实际上,题目还要求有一个比较,考查美国《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这就提示我们在学习这些条约过程中应关注一个个条约的特点及其代表性地反映这些特点的条款。
类似的题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几乎在每套试卷中这类题目所占比重都是最大的,在文综试卷的12个选择题中一般会占到七八个左右,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和卷Ⅲ此类试题的比重更大。虽然这一现象也屡遭抨击,但变化不大,还应该是我们备考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要关注的重点。
对教学的启示:这一内容虽然简单,但占了第Ⅰ卷的绝大部分,是高三一轮复习的主体部分,也是高考备考基础知识落实与否的关键。此类题目虽然都是考查知识的记忆,但如果单纯死记硬背,不仅容易遗忘,而且也不会答题。所以考查基础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是死记硬背,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需要有效的策略。
前述三个典型失误都反映的是在教材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属记忆和理解上的缺陷。根据笔者在这方面的积累,结合各地教师的成功经验,建议使用内容题目化的策略:
策略一:学习内容题目化
简单说,就是尽可能采用练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而且是直接采取做题的方式,对类似于“改土归流”“民主改革”“扶蒋反共”“闭关政策”“《共同纲领》和《宪法》”等等的历史概念和历史问题,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形式进行强化练习。一般来讲, 填空题便于直接强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准确理解。如:
1.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的“相地而衰征”对土地制度的影响是促进了土地制度由国有到私有制的转变。
2.北宋中期,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理财。
3.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会议是遵义会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这些题目一般是以一课内容为依据,如1、2;但有时为了区别类似的问题或者掌握类似的内容而与其他章节建立联系,如3。
运用选择题则更有利于在区别、辨析的基础上多角度准确把握历史问题。如:
1.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主要反映了当时
A.齐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B.齐国私营手工业的繁荣景象
C.秦国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秦国私营手工业的繁荣景象
2.有关管仲改革中的“相地而衰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制度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
B.彻底废除了齐国的奴隶制度
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在第1题中,A、B两项和C、D两项的不同,有助于学生区分地域范围是秦国还是齐国;A、B两项和B、D两项的不同,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是“官营”还是“私营”的属性。第2题则是从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全方位落实学生对“相地而衰征”的把握。
题目可以源于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选自各类复习材料。而所命所选题目的质和量是教师备考水平的重要体现,此类训练应该贯彻于复习备考的每一课中。题目就是问题,便于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到思维活动的状态上;题目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任务,而且更带有测试的特点,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激发其竞争力,从而保证知识学习,提高运用能力。
典型失误四 审题不清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9题
39.(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
(4)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5)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
答案 (3)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4)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修弛道。(5)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答题反映出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不细。该题第(3)问是要求“从经济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定要注意,一个是“经济”,另一个是“秦国”。有的考生虽然答出了秦国强盛的原因,但不是从经济角度分析;还有些考生将秦朝统一以后的措施也回答上,而忽略了“秦国”这一限定条件。第(4)(5)两问都强调了“经济”方面,可很多考生仍然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搬上去,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卷面。
其实,存在这一问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指导高三教学中,我们几乎每一次在考试后的阅卷中都会发现很多学生因审题不准确而失分的现象。但又往往就事论事,认为单纯是学生在考试答题问题上的失误,没有从教学方面反思。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平时的不重视。事实上,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两方面同样重要,因而教学的策略和训练的策略均需要反思和改善。
策略二:学习内容格式化
不是要“清除”学习内容,而是想借用数据处理的这一术语来说明在学习中要强化知识的归类整理。从计算机原理上说,如果数据不能按照属性写入(存储)相应的扇区,就无法正常的读出(运用)。人脑也是这个原理,如果存入的信息是杂乱无章的,哪怕是再多,也是无效的。
考试答题时审题不清或者不能有效地运用相应的知识,首先是由于学习时缺乏对知识属性的认定和归类造成的。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对变法内容的记忆还是可以的,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题目进行检测。题目是这样的:
“商鞅变法在加强地方行政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有何意义?”
问题应该说不难,但学生作答时暴露的问题很严重,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过关。或是将变法的内容不加选择地回答了很多,或是仅仅回答了“废分封,行县制”一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学习中只是注重了变法的内容有几条,而没有分析商鞅变法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或者这些改革措施都改了什么。如果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引导与训练,答题时就不会有好的审题思维方式。在平常的学习中,特别是对于内容、措施类的知识,不仅要注重记忆和理解,还应强化归类整理。如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举措、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内容;世界史中的明治维新的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等,都涉及多项内容,因而需要对其内容格式化。如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必须真正弄明白这样一些问题:“在金融方面的措施有哪些?”“在工业方面的举措是什么?”“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如何鼓励出口、如何解决工人失业”等等。
策略三:答题训练规范化
训练未必非要采用考试方式,打出分数,如此,老师的负担很重,学生负担也很重,而且容易将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成绩上,而不利于解决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定时定量作业的形式更有效些,如一次15分钟完成一道题目。可以采用教师评分和讲评、学生评分(自评和互评结合)等方式。另外,从尝试和研究的心态和角度来做题,让学生从阅读、审题、答案组织、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分析,只有让学生“从庐山(做题)中走出来”,才能清楚认识答题的过程,尝试研究如何答题,达到提高水平的效果。
训练有度,这个道理都明白,但是很难做到。在这方面,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走过弯路。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做题还是太多,特别是考试太多。题目做的太多太烂,多而不精,不典型,不规范,无法保证训练的效度;多而不透,做题越多,学生越迷糊。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9 题的答题情况所反映的问题很能说明这一点。
39题是一道时政性很强的文综题目,有三问属历史学科问题。本题是高三师生普遍认可的高考重点,肯定都练过、讲过,但得分并不理想。从学生的回答看,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5)(6)小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教材内容掌握不透、不准;第(4)小问失分严重,主要是属于题目做的不透而造成的。目前,高考强调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强调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有很多角度是可以判断得出的,也会有很多的针对性的题目。因而要练内容,要练角度,要练审题,要练答案组织和表达能力,要练就练得到位。
典型失误五 表述不准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
3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本题可以说是今年文综试题中最经典的试题。立意于民族主义的热点,合乎高考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和“认识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以史为鉴”的基本思路和要求。从命题思路和技术上都堪称经典,从“获取和解读信息”到“调动和运用知识”,再到“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完整而恰当地体现了高考文综测试的能力要求。
从考生答卷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本题存在的问题也很典型,值得关注和探讨。
第(1)问: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看非常充分,“瓦尔密战役”“民族万岁”等;从历史情境看,教材中有很好的知识基础:法国大革命、普鲁士干涉革命、干涉法国等史实。据此可知法国军民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可表述为“保卫革命”“保卫祖国”“正义的战争”。但考生却回答成“革命战争”或者“反侵略战争”,未能完整地将其内涵表达出来。
第(2)问:要求概括“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材料将这种民族主义的特征表述得很充分:只顾自己的感情,不顾别的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背景提示很明确:20世纪初的欧洲、“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考生的回答多是“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未能准确回答出“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或者“只顾自己本民族利益,无视和损害其他民族利益”。这也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只是注重记忆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述,而缺乏自己的认识和清楚的表达。
第(3)问:关于“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考生大多数的回答是照抄了材料三的后四句:“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答案是正确的,但缺乏概括和提炼,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第(4)问:在评价民族主义历史作用时,一般能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说明考生在辩证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也不乏生搬硬套的现象)。但问题在于如何表述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其实,题目有明确提示:“依据上述三条材料。”材料一、材料三反映的是其积极作用,即有利于反对外来侵略和推动民族的自强和振兴。材料二反映的是其消极作用,即走向极端狭隘民族主义,损害别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从考生对本题的回答情况看,材料解读是到位的,意思是明白的,知识是够用的,也能明白题目的含义,但就是说不出来,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的则不完整、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应当以教材内容练阅读,以阅读中的问题练表达,将表达能力的培养融于学习的过程之中。
策略四:教材内容材料化
即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从背课本、教师的讲述中走出来,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归纳、去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含义及理解。
如在指导《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的学习时,有关于美国的内容,包括正文、楷体阅读部分、材料、图片等共有10段。首先给这些内容编号,材料1~10。然后教师自己先提问题,如可以根据材料3到材料6(这几段是讲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状况)设问:“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变化,分析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经济,乃至西欧经济的内容,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阅读指定的教材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采取教材内容材料化、问题化,使学习活动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也不是背课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课本。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越学越聪明,才会从高一到高二、高三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而不至于出现高一学了高二忘,到高三复习时如同学新课一般。
教材内容材料化能使学生对问题把握的角度拓宽。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考查了“一五计划”和“东北发展”的内容,这是一个热点题目。考完后谁能说估着题了,这题做过了,没问题能拿上高分。但从得分看,“一五计划的任务”这6分回答情况还可以,但接下来的“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措施”这8分就很差,因为课本上没有讲。由此看来,课堂教学亟待改进。
教材内容材料化可以锻炼学生解题、答题能力,特别是组织和表达问题答案的能力。只有平时自己去组织、去表达,考试时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才能表达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