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化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天城初级中学集团学校文安校区
摘要:实践表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初中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总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具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运用情感手段的力度,通过情感教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更容易融合到文章的意境中去。加强情感因素的运用,对学生的身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初中语文新课改已经将情感教育纳入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中,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积极实施情感教育。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所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为此,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真实情感的体验和感受。实践表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初中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每一篇课文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真实的思想历程和生动的写作背景,进而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同时抓住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具体内容中的情感和情理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不断丰富初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进而实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与知情共育的教学效果。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而要真正做到此点,教师应该先自己熟悉教学内容,被教学内容所打动;接着运用这种感情打动学生、教育学生与感染学生。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塑造学生的情感。
二、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情感
写作实践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加强写作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写作实践,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有效地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及提升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按照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内容实施延伸性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切实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教师在写作实践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及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此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教学艺术形象,实施情感教学是打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宝库的金钥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情境演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教师培养及完善初中生人格情感的重要渠道。为此,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引导与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让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段落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那么,如何让经典段落成为师生沟通及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展开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聆听学生的呼声与建议,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认识规律,不断挖掘与刺激学生的内在的情感源泉,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情感共鸣,进而顺利实现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之目标,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四、充分挖掘教材,有效开发情感资源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及情感资源。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有些是名篇,可以说是少有的佳作,这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情感资源。学生在学习这些富有情感的名篇佳作时,就会比较容易形成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比如:在教授《合欢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文章内容深入挖掘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资源,进而引导学生窥见母爱的神圣。
五、用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跟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初中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教授《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时,作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这几句话虽然说所使用的语言比较平常,但寥寥数语却可以表达出一位母亲对自己儿子无私的爱意。为此,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讲到这里时可以向学生这样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母亲是否也跟作者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呢?”这句提问可以让学生真切地回想起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对待自己、关心自己的真实场景,进而切实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无私关爱。这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课文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亲人的情感。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文学作品中去,要把作品与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多媒体等传递给学生。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所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情感。教师还要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应该搭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把热爱学生的感情渗透到初中中学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求索,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蕊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1(05)
[2]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2012(02)
论文作者:雷化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情感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