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影响的趋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数量论文,趋势论文,结构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5)03-0047-0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劳动力数量、结构及家庭养老等问题逐渐凸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13年12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这标志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实施。这一政策的推出势必影响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该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中长期的趋势预测。 一、人口预测参数和劳动参与率设定 为分析“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需要预测未来各年的人口数量及劳动参与率变化规律。本文使用队列要素法,对人口预测参数和劳动参与率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做出假设。 (一)队列要素法及人口预测参数设定 队列要素法是将人口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并分别预测生育、死亡和国际迁移,以此得到未来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1]利用队列要素法预测人口,需要确定预测起始年份各年龄、性别的人口数,并设定总和生育率、生育模式、出生性别比、年龄别存活概率、国际迁移人数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 1.确定预测起始年份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由于绝大多数省份从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因此将预测的起始年份选为2014年。利用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2013年年末全国女性人口总数和男性人口总数,以及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女性和男性人口年龄结构数据,计算2014年年初的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以此为基础,预测2019-2064各年的人口数。 2.设定总和生育率及生育模式的变化趋势。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5~1.6之间。[2]本文将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设定为1.5,并对未来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做出以下两种假设方案:方案1假定总和生育率从2014年的1.5上升到2019年的1.8,并且一直保持到2064年。这一方案用于模拟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效果。方案2假定总和生育率在2014-2064年始终保持在1.5的水平,其政策含义是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利用2008-2012年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以及五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率平均值,计算出各年龄组的生育模式,并假设两种方案下的生育模式相同。 3.设定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假定两种方案下的男女出生性别比在预测期间一直保持1.05∶1的水平不变。 4.设定存活概率的变化趋势。2010年,我国女性和男性的预期寿命分别为77.37岁和72.38岁。[3]利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06》提供的分性别预期寿命预测公式可以计算出2010年以后各年女性和男性的预期寿命。将预测出的2014-2063年女性和男性预期寿命分别按照时间顺序平均分成10组,然后计算出每组预期寿命的平均值,得到女性和男性在预测期内任意两个相邻预测时点之间的预期寿命平均值。然后利用联合国“一般类型”模型生命表,根据预测出的相邻预测时点之间的预期寿命平均值,通过在两张相邻生命表中进行线性内插的方法,求出任意两个相邻预测时点之间的年龄别存活概率。 5.设定国际迁移人数的变化趋势。假定中国人口为封闭人口,预测期内的国际迁移人数为0。 (二)设定未来劳动参与率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将进一步提高,未来15~19岁和20~24岁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将会下降。随着社会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也会下降。因此,首先假定2014年分年龄和性别的劳动参与率保持2010年的水平。预计未来15~19岁的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年下降0.5%,到2034年分别降至24.80%和22.04%,随后保持不变。未来20~24岁的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年下降0.25%,到2034年分别降至71.22%和64.34%,随后保持不变。未来65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每年下降0.2%,到2034年分别降至23.61%和11.11%,随后保持不变。假设其余各年龄组分性别的劳动参与率在预测期内一直保持2014年的水平。 二、未来50年我国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趋势 (一)劳动力数量变化趋势 根据预测,“单独二孩”政策不会影响未来15年内的劳动力供给数量。无论生育政策调整与否,劳动力供给数量都将于2019年达到顶峰,届时劳动力供给数量为80 679万人。随后两种方案下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开始以相同的速度下降,到2029年降至76 771万人。无论是实施“单独二孩”方案还是原有生育政策不变,2029年以后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均继续下降,但在“单独二孩”方案下,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将从2029年的76 771万人下降到2064年的59 388万人,年均减少496.66万人。如果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劳动力数量将从2029年的76 771万人下降到2064年的52 955万人,年均减少680.46万人。 图1 两种方案下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 注:方案1为实施“单独二孩”,方案2为保持原有生育政策。 (二)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一般讲,15~29岁的劳动力为青年劳动力,30~49岁的劳动力为中年劳动力,5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以下分析预测期内青年、中年和老年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 1.青年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单独二孩”政策有助于减缓未来青年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青年劳动力比重将从2014年的26.9%下降到2064年的20%,年均下降0.14%。如果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青年劳动力比重将从2014年的26.9%下降到2064年的17.77%,年均下降0.18%。 2.中年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无论是否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中年劳动力的比重均从2014年的51.28%下降到2029年的48.86%。2029年以后,两种方案下的中年劳动力比重均在震荡中下降。但“单独二孩”方案下中年劳动力比重的下降速度要比原有生育政策不变方案缓慢。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下,2029-2064年中年劳动力比重年均下降0.09%。如果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2029-2064年中年劳动力比重年均下降0.15%。 3.老年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无论生育政策是否调整,老年劳动力比重均从2014年的21.82%上升至2029年的33.48%。2029年以后,两种方案下的老年劳动力比重均在震荡中上升,但“单独二孩”方案下老年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要慢于原有生育政策不变方案。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下,2049年和2064年的老年劳动力比重分别比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低1.79%和4.18%。 (三)劳动力抚养比变化趋势 1.老年抚养比变化趋势。无论是否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老年抚养比均从2014年的12.69%上升到2029年的22.87%。2029年以后,两种方案下的老年抚养比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单独二孩”方案下的老年抚养比上升速度相对缓慢。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29-2064年的老年抚养比年均上升0.91%。如果维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2029-2064年的老年抚养比年均上升1.13%。 2.总抚养比变化趋势。无论生育政策是否调整,2014-2054年的总抚养比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单独二孩”方案下的总抚养比上升幅度高于原有生育政策不变方案。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14-2054年的总抚养比年均上升0.98%。如果保持原有生育政策不变,2014-2054年的总抚养比年均上升0.95%。2054年以后,两种方案下的总抚养比均将继续上升,但“单独二孩”方案下的总抚养比上升速度更慢。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情况下,2059年和2064年的总抚养比分别比原有生育政策不变方案低0.44%和2.54%。 三、应对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对策 (一)继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有助于减缓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能够延长人口红利的收获期。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主要分布在城镇,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城镇人口的增加,从而提高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但预测结果表明,“单独二孩”政策难以充分改善未来的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为此,应根据人口形势的变化,继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适时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进一步减缓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促进人口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 (二)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未来中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为保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东部省份出现“民工荒”现象。同时,一些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却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随着劳动力回流现象的持续升温,未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稀缺程度要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各省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东部地区要首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把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工资低廉的比较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承接过程中也要逐步制定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规划,以适应未来劳动力数量减少的趋势。 (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单独二孩”政策无法改变未来劳动力数量减少的趋势。但如果劳动力的素质得以提高,劳动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有助于减轻劳动力数量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一是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素质。重点抓好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及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计划。 (四)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是可行的办法。但提高退休年龄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延缓退休年龄。如,每年可以将退休年龄延长6个月,用10年的时间将退休年龄延长5年。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影响的趋势预测_二孩论文
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影响的趋势预测_二孩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