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增根[1]2008年在《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小麦专用化的快速发展,弱筋小麦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明确弱筋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途径,对深化小麦品质生理生态研究和指导弱筋专用小麦调优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宁麦9号为材料,综合阐明了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下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植株氮/碳营养、光合特性、碳氮物质运转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了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并确立了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调控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调控效应。小麦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增加施氮量及提高后期追氮比例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容重、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但降低了总淀粉含量和弱化度。面团形成时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追氮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均有提高作用,依次为醇溶蛋白>谷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而追氮比例处理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增加施氮量及提高后期追氮比例显著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但降低了支链淀粉含量。同比例追肥,两次追施比一次施用籽粒产量和蛋白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增加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弱筋小麦籽粒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与籽粒加工品质特性的相关性最大,对改善弱筋小麦加工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2.解析了植株氮/碳营养供应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的机理性关系。增加施氮量和提高追肥比例,提高了各营养器官和冠层各叶片的氮含量,降低了各营养器官和冠层各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营养器官和冠层各叶片碳氮比随施氮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S 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PS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后移及2次追肥作用更明显。分析显示,孕穗和开花期碳氮营养状况对调节籽粒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为显著。孕穗期和开花期植株氮含量与籽粒产量均呈负的二次极显著曲线关系、与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营养器官碳氮比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的二次曲线关系、与淀粉含量呈负的二次曲线关系。表明,协调植株氮碳营养,控制适宜的碳氮比值是弱筋小麦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和调控指标。扬麦9号优质高产营养器官氮含量和碳氮比适宜值为:孕穗期,植株2.06%和2.54,茎鞘1.25%和4.12,叶片3.74%和1.31;开花期,植株1.50%和7.53,茎鞘0.77%和20.17,叶片3.53%和1.05。宁麦9号优质高产营养器官氮含量和碳氮比适宜值为:孕穗期,植株1.98%和2.41,茎鞘1.12%和2.92,叶片3.58%和1.79;开花期,植株1.34%和7.05,茎鞘0.77%和15.86,叶片3.20%和1.01。3.探明了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花后碳氮物质的积累与运转特征及其与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增加施氮量及氮肥后移均显著提高了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降低了花前储存物质的运转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明显提高了花前氮素积累和花前储存氮素的再运转与分配。追肥分次施用,对花后碳氮物质的同化及其对籽粒的贡献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形成的底物主要来源于花后干物质同化量,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氮素更多依赖于花前储存氮素的再动员与分配。4.明确了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效应。提高施氮水平和追肥比例以及追肥分次施用,提高了花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籽粒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降低了灌浆前期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提高了蔗糖合成酶(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追肥分次施用,更有利于提高灌浆后期籽粒淀粉合成酶的活性。氮肥运筹影响源、库器官中蛋白质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5.综合分析氮肥运筹对群体指标的影响,确立了弱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调控指标体系。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成熟期生物产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增加后期追氮比例提高了成熟期生物产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孕穗期LAI、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弱筋小麦实现产量7000kg·hm-2高产优质的氮肥运筹技术为施氮量200kg·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2:1,其高产优质协调的关键群体调控指标为最大最适LAI6.9,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期生物产量分别为5300kg·hm-2、16500kg·hm-2,成穗数为466×104·hm-2,茎蘖成穗率为50%。
张影[2]2003年在《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品质的形成特性及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00-2002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主要研究密度、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营养品质(蛋白质、淀粉及其组分)和加工品质形成特性的调控效应,分析植株体内碳氮代谢特点及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初步提出弱筋小麦品质保优栽培的密度与氮肥运筹技术体系。主要结果如下: 1 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呈“高-低-高”变化趋势,籽粒形成初期蛋白质含量较高,高氮处理在花后21天下降到最低点,低氮处理在花后28天下降到最低点,尔后又逐渐回升,直至成熟。 2 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特点是:清、球蛋白含量籽粒形成初期较高,随籽粒发育成熟逐渐下降,但球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较小;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在籽粒形成初期含量较低,花后14天之后随籽粒发育成熟明显增加,谷蛋白形成较早,但上升速度比醇溶蛋白慢,尤其灌浆中、后期,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更快,至籽粒成熟期,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清、球蛋白含量。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占蛋白质总量比例的变化趋势与占籽粒干重比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清、球蛋白含量逐渐降低,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在花后21天后快速增加,说明: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初期以形成清、球蛋白为主,中后期以形成醇溶蛋白、谷蛋白为主。 3 籽粒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积累速率呈抛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物线型变化,峰值期在花后21一28天,但支链淀粉积累速率明显快于直链淀粉。籽粒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动态均可用Logisti。方程拟合,由方程可得出支链淀粉快速合成期早于直链淀粉。成熟期籽粒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正是提高弱筋小麦籽粒品质所要求的。 4、施氮量、氮肥运筹比例及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直/支比均有一定的调控效应。降低施氮量,减少后期施氮比例,增加密度,均可明显降低籽粒灌浆中后期蛋白质含量,但对籽粒成熟期清、球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主要降低了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值。施氮量下降,花后14一35天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及花后21天至成熟期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增加,但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降低后期氮肥施用比例,花后14一35天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下降,籽粒成熟期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上升;提高密度,花后14一35天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增加,从而提高籽粒成熟期直、支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由此说明适当减少弱筋小麦施氮量,降低生育后期施氮比例,合理增加密度,有利于产量与品质协调发展,实现优质高产。 5植株体内含氮率在越冬始期最高,随生育进程推移而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始期、孕穗一开花期含量较高,拔节期含量较低,C/N比值与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拔节、孕穗、开花期植株糖含量及糖氮比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降低施氮量,减少后期施氮比例,提高密度,显著增加了生育中后期可溶性糖含量及C/N比值,降低生育后期植株含氮率,减少氮素的吸收积累,降低花后14一35天旗叶NRA,从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弱筋小麦品质。 6密度、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和籽粒品质均有一定的调控效应。不同密度、施氮量、氮肥运筹比例间籽粒产量、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蛋白质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降低施氮量,减少后期追肥比例,提高密度,籽粒产量、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下降趋势,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宁麦9号采取密度240万/ha,总施氮量240 Kg/ha,基肥:平衡肥:倒2叶肥比例为7:1:2处理兼顾高产}张影: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品质的形成特性及调控研究和优质,能实现稳产60o0Kg爪a和籽粒品质符合国家标准(GB/TI 7892一1 999)的优质弱筋小麦,是生产优质弱筋专用小麦较为适宜的密度与氮肥运筹技术。
刘尊英[3]2000年在《冬小麦蛋白质组分积累变化动态及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7~1999年在高水肥大田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兰考906、豫麦35、豫麦49三种类型冬小麦品种的蛋白质组分积累变化动态和在施纯氮240kg.hm~(-2)条件下,不同基追比例与不同追施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三个供试冬小麦品种四种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和球蛋白积累特点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麦谷蛋白呈现由低到高、醇溶蛋白呈现先由低到高后又缓慢降低的变化动态。不同氮素处理对蛋白质组分的积累趋势影响较小,但对各时期蛋白质组分积累量影响较大。随追氮比例增大和追氮时期后移,清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增加,麦谷/醇溶比值提高。不同基追比例对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随追氮时期后移,球蛋白含量略有降低,醇溶蛋白含量则以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氮较高。 氮素供应对加工品质的影响表现为追氮比例增大和追氮时期后移,沉降值、湿面筋含量提高,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延长,评价值增大,软化度降低,弹性和延伸性增强,曲线面积变大。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粉质和拉伸参数影响相对较小。但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以基追比例5:5最大;不同追氮时期相比,加工品质性状以拔节期追氮最好,其次为孕穗和返青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醇溶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延伸性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麦谷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和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与上述各品质性状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氮素供应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后移可增加小麦植株体内中后期的氮素营养需求,有效调控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协调发展,提高产量,同时,由于氮素营养条件改善,利于蛋白质积累,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同步提高。 综合产量与品质性状指标,在施纯氮总量240kg.hm‘条件下,兰考906氮肥运筹按基追比例7:3,豫麦35按基追比例5:5或3:7,拔节期追氮 其产量均达7500kg.hm-‘以上;实现了品质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车升国[4]2015年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张明伟[5]2018年在《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前茬水稻中晚熟品种和水稻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致使小麦适期播种面积缩减,晚播与过晚播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地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已成为栽培学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在从晚播小麦的成因、种植业结构、生态和生产条件、品种选用和适应晚播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对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理论与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本研究以筛选适宜晚播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基础,分别在江苏沿江地区晚播(较适播期推迟10天左右)与里下河地区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天以上)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栽培措施组合试验,构建不同的产量群体,研究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6750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群体特征、氮素吸收与利用规律、光合衰老特性与生理机制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探索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适用品种选择江苏省淮南稻茬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沿江地区晚播和里下河地区过晚播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应性好的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品种。适合稻茬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3和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条件下能获得8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两品种一致表现为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结构协调,LAI适宜,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灌浆,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性能。适合稻茬过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2和扬麦23,过晚播条件下可获得6750kg·hm~(-2)以上目标产量。扬麦22具有较好的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两年平均产量达7200.38kg·hm~(-2),扬麦23两年平均产量为710~4.62 kg·hm~(-2)。以上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稳产性好,群体结构协调,叶面积指数适宜,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快速灌浆启动早,峰值速率大,快速完成灌浆,避高温逼熟等特点。2.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稻茬晚播条件下,扬麦23和扬辐麦4号8000kg·hm~(-2)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39.0~40.0粒、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蘗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1~1.3倍、2.3~2.5倍、1.1~1.2倍,茎蘖成穗率为40.0%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5000 kg·hm~(-2)左右,成熟期为21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6200kg·h1--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分别在7.0、5.6、3.2左右,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为0.31~0.33粒/叶·cm~2和11.5~11.8mg/叶.cm~2左右有利于获得高产。稻茬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扬麦23产量6 750 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10×10~4·hm~(-2)、36.0~37.0粒、40.0g左右,总结实粒数为18500×10~4粒以上;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4~1.5倍、2.6~2.7倍、1.3~1.4倍,茎蘖成穗率为38%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3 500~14000kg·hm~(-2)、成熟期为19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5300kg·hm~(-2);孕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LAI分别在7.5左右、5.0~5.5和2.8~3.3;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在0.25~0.26粒/叶· cm~2和9.2~10.Omg/叶· cm~2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的产量构成中的穗数虽然是主茎成穗为主,但分蘖穗仍然对产量有一定贡献,应合理加以应用。3.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氮素吸收与积累特点~(15)N示踪研究表明,稻茬晚播条件下,开花期与成熟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均以土壤氮素为主,开花期对氮素的吸收以基施氮为主,成熟期则吸收追施氮比例高于基施氮。花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其中茎鞘转移量最大,转移氮素以基施氮为主。增加密度显著的增加了成熟期植株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量以及占总氮比例。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中氮素的积累提高,主要是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向籽粒中转运效率增强。说明晚播条件下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减少土壤中肥料残留,提高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运转量,氮肥施用适当后移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稻茬晚播8000 kg·hm~(-2)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为120.0~130.0 kg·hm~(-2)、170.0~190.0kg·hm~(-2)和230.0~250.0kg·hm~(-2)。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分别为50.0~55.0kg·hm~(-2),开花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在50 kg·hm~(-2)以上。产量8000 kg·hm~(-2)高产群体除氮肥偏生产力以外,其他氮效率指标,如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等与7500 kg·hm~(-2)高产群体及中高产群体无显著差异。稻茬过晚播条件下,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95.0~100.0kg·hm~(-2)、170.0 kg·hm~(-2)左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花后氮素积累量应分别高于210.0 kg·hm~(-2)和45.0 kg·hm~(-2)。拔节至孕穗期、孕穗至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分别为35.0~45.0 kg·hm~(-2)和70.0~75.0 kg·hm~(-2)。产量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的氮素农学效率以及氮素生理效率均高于中、低产群体,植株体内的氮素转运效率也高。4.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尤其是乳熟期,剑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在43.0~47.0与16.0umol·m~(-2).s~(-1)左右。晚播高产群体花后不同天数的剑叶SPAD值及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MDA含量低于中高产群体,随开花天数增加,差异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与产量均显著正相关。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花后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乳熟期剑叶SPAD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控制在35.0~37.0、14.5umol·m~(-2)·r-1左右。花后不同天数的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低产群体,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相关分析表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DA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碳氮比变化特点剑叶碳氮比随开花天数呈增加趋势,8000 kg·hm~(-2)高产群体剑叶碳氮比与其他群体无显著差异,花后21天与28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剑叶碳氮比与剑叶SPA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剑叶的衰老显著相关。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全氮含量与NR、GS酶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说明高产群体剑叶应具有较高的氮素合成能力。8000 kg·hm~(-2)高产群体开花期剑叶蔗糖含量显著低于中高产群体;花后14天起,8000kg·hm~(-2)高产群体蔗糖合成能力增强,蔗糖含量显著高于中高产群体。SS与SP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规律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SS与SPS酶活性与剑叶蔗糖含量均显著正相关。6.稻茬晚播小麦的抗倒特性由于播种密度增加,降低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以及茎秆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的积累,从而影响小麦的抗倒性能。减少氮肥施用量、基肥施用量和控制拔节期施肥比例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茎粗壁厚与充实度,增强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提高基部第二节间木质素的含量,从而提升小麦抗倒能力。相关分析表明,抗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0.94**),与基部节间总长、穗下节间长度以及株高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2**、-0.70**、-0.64*),与基部一、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基部第二节间伸长40天后的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AL、TAL酶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晚播小麦采用270×10~4·hm~(-2)基本苗、225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1:3运筹比例有利于控制倒伏,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7.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合沿江地区晚播条件下,扬麦23与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高产栽培技术组合为基本苗27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4:2:1:3,磷钾肥用量90kg·hm~(-2),可获得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里下河地区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与扬麦23过晚播栽培技术组合则为基本苗宜在33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6:0:2:2,磷钾肥用量在90 kg·hm~(-2)可获得675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
范琦[6]2005年在《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02~2004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和徐州两地进行,以强筋小麦苏徐2号和烟2801为供试品种,研究肥水条件、播期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形成特性的调控效应,分析植株体内碳氮代谢特点及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协调的栽培调控体系。结果如下: 1.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亦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清蛋白、球蛋白灌浆初期较高,之后逐渐降低直至成熟,醇溶蛋白、谷蛋白总的趋势呈由低到高变动,这是由于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初期以形成清、球蛋白为主,后期主要是形成醇溶蛋白、谷蛋白。在相同施氮量下,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可以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而对籽粒成熟期清、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大。 2.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积累量动态呈不断上升趋势,淀粉积累速率呈抛物线型变化,适当加大小麦生育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降低了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提高了籽粒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提高了籽粒的充实度,从而增加了粒重。 3.强筋小麦苏徐2号植株体内含氮率在越冬始期最高,随生育进程推移而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始期、孕穗-开花期含量较高,拔节期含量较低,C/N比例与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孕穗、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的含氮量与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值与籽粒淀粉呈显著正相关;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
赵春[7]2006年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生理基础》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用山东省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13个不同环境条件的试验点进行两年试验,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小麦品质性状特点,研究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并设计不同的氮肥和水分试验,采用优质小麦品种济麦20,以大田与盆栽相结合,在不同氮肥条件下控水,探讨不同肥水状况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相关品质的形成;提出了小麦高产优质肥水措施。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变化 1.1 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蛋白质与淀粉品质的影响 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域的产量变化较大,小麦产量与其气候状况关系密切。胶东地区的气候适于小麦生长,小麦产量潜力能更好发挥,因此小麦产量高于其他种植区。以龙口和泰安两地而论,小麦各品质指标均表现为龙口试点显著优于泰安试点,并以优质强筋小麦济麦20表现最好,弱筋小麦表现较差,表明龙口试点生态环境适于强筋小麦的生产,提高小麦品质;而泰安试点强筋小麦优势较小。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成熟时,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中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麦,且强筋小麦在龙口试点表现优于泰安试点,而中筋、弱筋小麦则在泰安试点表现优于龙口试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不同,强筋小麦籽粒中球蛋白含量分别比中筋和弱筋小麦低18.86%~37.51%,但谷蛋白含量分别比中筋和弱筋小麦高5.49%~29.60%。不同类型小麦麦谷/醇溶蛋白的比值存在差异,强筋小麦济麦20麦谷/醇溶蛋白的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麦,两不同试验点间小麦籽粒谷/醇溶蛋白的比值表现为龙口试点优于泰安试点,说明龙口试点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强、中筋小麦品质的提高,而不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提高。 品种与环境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蛋白质和面筋百分含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差异,作用力分别为45.76%,22.60%,远远大于品种的作用3.39%
雷钧杰[8]2017年在《新疆滴灌小麦带型配置及水氮供给对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疆滴灌小麦发展很快,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滞后,缺乏配套栽培模式指导,各地滴灌带型不一、适宜的水肥运筹与效应不清,水肥供给仍沿用传统漫灌的时期和用量,滴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限制了产量和效率的提升。鉴于此,本研究重点针对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究竟采用何种带型配置以及适宜的滴灌量和施氮量,在大田条件下,开展了 3项试验:(1)滴灌带配置试验:包括4种带距处理,即3行1带(A处理,带间距45 cm,带间辖3行小麦)、4行1带(B处理,带间距60 cm,带间辖4行小麦)、5行1带(C处理,带间距75 cm,带间辖5行小麦)和6行1带(D处理,带间距90 cm,带间辖6行小麦);(2)滴灌量试验:包括5种不同的滴灌量处理,即 3 150m3/hm2(W1)、3 900m3/hm2(W2)、4 650m3/hm2(W3)、5 400 m3/hm2(W4)和0m3/hm2(CK);(3)施氮量试验:包括6个施氮处理,即0kgN/hm2(N0),94.5kgN/hm2(N1),180kgN/hm2(N2),240kgN/hm2(N3),300kgN/hm2(N4),360kgN/hm2(N5)。重点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氮吸收与利用效率及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新疆滴灌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滴灌带配置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效率的影响不同带距配置对滴灌麦田土壤含水量影响明显,从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不同处理0~120 cm 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带间距的增加依次降低,即: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12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处理间无差异。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大,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B处理>A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产量最高为9 381.01 kg/hm2,较A、C、D处理分别增产4.49%、9.75%和25.81%。2.滴灌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滴灌量处理间比较,冬小麦的LAI和干物质均呈W_3>W_4>W_2>W_1>CK的变化规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呈增加趋势,花前同化物转运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花前转运和花后积累量均以W_3最大。冬小麦最大灌浆速率(V_m)随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两年均以W_3处理最大,分别达2.16 g/d和2.59 g/d。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弱化度及面团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均以W_3处理最高;而面团吸水率和延伸度则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以W_3处理最低;沉降值逐渐增大,面团形成时间逐渐变短。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滴灌量处理间比较,W_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在2013年试验中,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18kg/m3;冬小麦的产量呈W_3>W_4>W_2>W_1>CK的变化规律,W_3处理的产量与品质协调性好。3.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冠层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滴灌小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各节间长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冠层中部和下部的透光率均呈"先降后略升"的变化趋势,以N_3处理透光率最小、光截获率最高;冠层从上到下至倒四叶叶位的叶片温度依次下降,其下降幅度以N_3最大。拔节期后,群体LAI和叶片SPAD值基本呈:N_3>N_4>N_5>N_2>N_1>N_0的规律。随施氮量的增加,旗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特征,且以N_3处理最大;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比较,N_3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Ci)值最小。4.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施氮量处理比较,冬小麦拔节后各生育时期N_3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_3处理最高;花后同化物对籽粒贡献量也以N_3处理最高,但对籽粒贡献率则呈N_0>N_1>N_2>N_5>N_4>N_3的变化规律。植株氮素(N)、磷素(P_2O_5)、钾素(K_2O)积累量均表现为:N_3>N_4>N_5>N_2>N_1>N_0。籽粒容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沉降值、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均表现为:N_3>N_4>N_5>N_2>N_1>N_0,而面团拉伸面积与面团延伸度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施氮量处理比较,N3处理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为8534.21 kg/h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表现为:N_1>N_3>N_2>N_4>N_5;N_3处理氮素收获指数最大。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冬小麦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相协调的最适带距配置为4行1带(带间距60cm,包括4行小麦),适宜滴灌量为4650m3/hm2,适宜施氮量为240kg/hm2,此可作为新疆滴灌冬小麦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参考指标。
郑险峰[9]2006年在《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作物养分流向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农业产品更高的需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日益减少却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两种压力下,人们把注意力投向了旱地农业。旱地以旱为特点,以簿为基础,长期以来产量一直低而不稳。解决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协调养分供应,通过营养调控改善作物生理功能,提高作物吸水、用水能力。因此,研究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作物养分调控,确定养分供应与水分利用、养分流向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传统的无覆盖栽培为对照,在冬小麦田间试验中设置5种栽培模式(对照、平地覆膜、麦草覆盖、补充灌溉以及垄沟栽培)、3个氮肥水平、2个密度组成包括30个处理的完全方案;夏玉米田间试验中设置3种栽培模式(对照、垄沟栽培、麦草覆盖)、3个氮肥水平组成9个处理的完全方案;以当地普遍栽培小麦品种小偃22、夏玉米陕单902为对象,在定位试验条件下,确定不同栽培模式的水分养分效率及其产量效应;确定不同栽培模式对作物体内养分分配、转运的影响;探讨氮肥分配方式和根外喷施营养元素对旱地作物养分流向的调控和对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旱作条件下,平地覆膜栽培小麦具有明显的生育和产量优势,各生育时期生物量较高;连续2年,产量较传统栽培增产16.1%和18.4%.麦草覆盖栽培,小麦越冬期间生长受到抑制,发育不良;后期生长加快。由于抑制和恢复情况不同,产量有年际变化:与传统栽培相比,第一年平均减产10.4%,第二年施氮量低者未增产,施氮量高者增产14.3%;补充灌溉的冬小麦与覆草栽培有类似趋势。垄沟栽培(垄上覆膜,沟内栽培)第一年因播量偏低而减产,第二年加大播量后在低密度高氮肥条件下产量较高。由于其合理密度范围狭窄,成穗数的高低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施氮平均增产19.2%~24.6%;施N量由120 kg/hm~2提高到240kg/hm~2后,产量不再上升,但籽粒蛋白质含量进一步提高。2.平地覆膜栽培创造了良好的水、热状况,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覆膜后,小麦分蘖增加,总茎数和成穗数最高;叶面积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累积;花前干物质累积量高,花后能保持较快灌浆速率。覆草和补灌小麦叶面积和对照差别不大;施用氮肥后,两者灌浆期旗叶持绿时间较长,但灌浆速度与传统栽培相当。垄沟栽培,冬小麦生育前期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自动调节能力差;密度合适,穗数适宜方能增产,是制约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但垄沟栽培特有的光、热、水、肥条件有利于小麦花后干物质持续大量累积,灌浆期旗叶持绿时间较长且灌浆速率快。3.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冬小麦氮肥利用率不同。平地覆膜,土壤氮素强烈矿化,
王锦锋[10]2007年在《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籽粒蛋白质组分是评价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这些组分的动态变化,不仅与籽粒产量的高低有关,而且影响小麦品质的好坏。因此,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组分与栽培措施的关系,揭示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动态沉积规律,对于制定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关中灌区冬小麦主栽品种小偃22为材料,运用凯氏定氮法分别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氮素和种植密度水平上的小麦籽粒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进行了综合分析测定,指出了小麦籽粒蛋白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干重和鲜重)的动态变化与栽培模式、施氮水平及发育时期有一定的关系;垄沟和高氮对冬小麦籽粒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常规种植和低氮对冬小麦籽粒数影响不显著;不同时期冬小麦千粒重变化不同,以灌浆后18-22d效果最好。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千粒干重的影响,以补灌+垄沟+覆膜的效果最好,而常规及秸杆覆盖最差。(2)在籽粒形成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籽粒形成初期较高,高施氮条件在花后第21d下降到最低点,低施氮条件在花后第28d下降到最低点,而后又逐渐回升,直至成熟。(3)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籽粒形成初期较高,随籽粒发育成熟逐渐下降,但球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较小;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在籽粒形成初期较低,花后14d之后随籽粒发育成熟明显增加。谷蛋白形成较早,但上升速度比醇溶蛋白慢,尤其在灌浆中、后期;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更快;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清、球蛋白含量逐渐降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在花后21d后快速增加。(4)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无影响。在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清蛋白由高到低变化;球蛋白和谷蛋白按快-慢-快的节奏变化;醇溶蛋白的形成过程则按时间推移呈现台阶式的上升趋势,而谷蛋白的形成过程按时间的推移则呈现直线式的上升趋势。秸秆覆盖和补灌栽培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常规栽培和补灌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清蛋白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p<0.01),即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冬小麦籽粒清蛋白的含量也增加;球蛋白无影响;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蛋白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蛋白含量不断增加;总蛋白按快-慢-快节奏变化。
参考文献:
[1]. 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控指标研究[D]. 陆增根.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 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品质的形成特性及调控研究[D]. 张影. 扬州大学. 2003
[3]. 冬小麦蛋白质组分积累变化动态及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D]. 刘尊英. 河南农业大学. 2000
[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 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 张明伟. 扬州大学. 2018
[6]. 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D]. 范琦. 扬州大学. 2005
[7].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生理基础[D]. 赵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06
[8]. 新疆滴灌小麦带型配置及水氮供给对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D]. 雷钧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9]. 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作物养分流向与调控研究[D]. 郑险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形成的影响[D]. 王锦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