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皮肤病防治所 山东 265400
【摘 要】遗传性皮肤病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重型遗传性皮肤病有板层状鱼鳞病、着色性干皮病和重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这些皮肤病给患者的皮肤功能和外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这些皮肤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产前诊断的方式阻断疾病的遗传。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的产前诊断方式,并对诊断技术将来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遗传性皮肤病;产前诊断;展望
1980年,世界上首次应用胎儿皮肤活检结合组织学检测对遗传性皮肤病进行了产前诊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开始应用DNA检测技术进行产前诊断。200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首次开展了这项工作。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将来产前诊断正在朝着着床前遗传检测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方向发展。
1、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方法
1.1胎儿皮肤活检结合组织学检测
重症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开始于 1980 年,两组学者先后应用胎儿皮肤活检结合组织病理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交界型 EB和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家系中成功实施了产前诊断[1]。胎儿皮肤活检可在胎儿镜或结合超声引导下进行。一些色素异常性疾病(如白化病)以及角化性皮肤病(如丑胎鱼鳞病等)可在胎儿镜下发现异常,获得的标本可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检查。随着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技术的进展,还可在蛋白水平检测胎儿皮肤标本,增加了诊断的可靠性。胎儿皮肤活检可在怀孕 15 — 22 周进行,其最大的局限是只有疾病存在形态学变化时才可以实施,且创伤较大。国际上开展此类技术较多的是英国 St John 皮肤病研究所,共进行了191例[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从1994年起,基于 DNA 检测的产前诊断基本取代了以上方法。
1.2基于DNA检测的产前诊断
1.2.1 绒毛膜取样
绒毛膜取样是指从孕妇子宫中获取少量胎盘的绒毛组织,该组织的 DNA 与胎儿相同,可用于基因检测。现在最常采用的是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穿刺取绒毛活检。本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孕早期获得标本,一般可在妊娠 10 — 12 周施行,因此可以早期开展 DNA 检测。但其缺点是技术要求稍高,母体组织污染的可能性稍大,其流产发生率及对胎儿发育的影响风险可能高于羊膜腔穿刺术,但以上方面也取决于产科医师的技术及熟练程度。英国 St John 皮肤病研究所近年来基本都采用此方法,至今已完成了近 10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羊膜腔穿刺
羊膜腔穿刺是最常用的侵袭性产前诊断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胎儿染色体疾病及先天性代谢病的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多在孕中期进行(孕12 — 20 周),技术相对成熟,风险较小,一次可抽取羊水 10 — 20ml,获得的细胞足够进行 DNA 检测。羊水中主要有胎儿肾细胞与胎儿上皮细胞,可用于羊水细胞培养。除非有前置胎盘等情况,一般羊水被母体细胞污染的可能性不大。国内基本都采用此方法,因可与羊水细胞培养排查染色体疾病同时进行,相对比较方便。
1.2.3着床前遗传检测
着床前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是指结合试管婴儿技术,在体外受精后,当胚胎发育到 8 — 12 个细胞的阶段,应用显微操作从中取 1 个或 2 个细胞进行 DNA 检测,明确胚胎无疾病后再移植入子宫。其中的技术难点是单细胞 PCR,因其误诊率相对较高,往往还需要之后的绒毛膜取样或者羊膜腔穿刺取样来进一步证实。本方法的技术要求很高,花费也要大很多。现在国外运用此方法较多的疾病是囊性纤维化;在皮肤科领域,英国已在皮肤脆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家系中实施过此项技术。
1.2.4无创性产前检测
1950 年已发现母体血液中含有游离的胎儿细胞,使无创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其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是在孕 8 — 12 周时可以检测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本方法的关键是如何富集和纯化胎儿细胞,排除母血污染。近年来此技术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富集胎儿细胞的最佳时间、影响因素、建立特异而敏感的分析方法、克服假阴性、假阳性问题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成为理想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如今此方法在遗传性皮肤病中尚无开展,但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产前诊断的适应症
不是所有的遗传性皮肤病都有必要作产前诊断,其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伦理学问题。近年来开展的产前诊断多是对于重症的遗传性皮肤病,如重型 EB(主要是营养不良型和交界型)、着色性干皮病(主要是 A 型和 C 型)、板层状鱼鳞病及重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等。此类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对其生活质量和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并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对于一些轻症的遗传病,如寻常型鱼鳞病、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及羊毛状发等,对患者健康并无严重影响,有些仅仅代表一些少见性状,反映了生物的多样性,对此通常不主张实施产前诊断。近年来国内外产前诊断的最佳选择包括:重型EB、重型鱼鳞病、着色性干皮病、重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等;其次的选择包括:白化病、Hailey-Hailey 病等。而一些轻型遗传性皮肤病因为其涉及到堕胎的可能性,所以并不是产前诊断的最佳选择。事实上国内外实施的产前诊断也主要集中于重型 EB、重型鱼鳞病等少数疾病。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对以上几种疾病现已可以常规地开展产前诊断。
3、问题与展望
近三十年来,遗传性皮肤病的产前诊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当前我国各皮肤病医院已经广泛的应用羊膜腔穿刺和DNA 检测技术对多种重症遗传性皮肤病进行诊断,这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大大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和患者家庭的负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NA 检测产前诊断技术也朝着更先进、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今后要开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勇. 遗传性皮肤病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3:57-59.
[2]肖生祥. 遗传性皮肤病诊断思路[J]. 皮肤病与性病,2010,04:10-11.
[3]遗传性皮肤病[J].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3,01:26-27.
论文作者:吕少波,杨松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产前诊断论文; 遗传性论文; 皮肤病论文; 胎儿论文; 技术论文; 羊膜论文; 皮肤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