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研究论文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研究论文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研究

张俊利

(西京学院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陕西西安 710123)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学生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实践活动不足是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现状。本研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有效学习的内在要求,通过选取或制作心理活动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心理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的评价方法等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的途径。

关键词: 微视频;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实践性

心理健康教育混合教学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视频资源、文本知识等任务,线下教学结合线上视频内容,根据班级情况,逐步开展心理成长活动体验和心理团体活动等实践活动[1]。微视频的主要优势是短小精炼、主题突出、互动性强、制作便捷。这些优势在碎片化学习的网络时代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和共享知识的载体。因此,微视频是适应当今时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工具。为了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践性,教师应结合微视频资源进行探索教学。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线上教学多重知识,轻实践

目前,高校给本科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很多,但很少有结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学生除了具有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还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心理特点。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但又十分重视技能学习,重视实践课程。教师如果线上课程还是以理论讲述知识为主,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兴趣。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中,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重知识,轻实践。

(二)课堂教学未达到预期效果

以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的线下课堂教学,多采用大班授课,现在这一状况有所好转。但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100人左右的大课堂,即使是小班授课,线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明显偏少,教师习惯把理论讲清楚了,再安排实践活动。因此,学生体验心理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导致实践活动匆匆收场。另外,课堂教学与线上视频不能有效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不完整,不统一。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没有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突出混合教学实践性的依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公共必修课,是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活动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是集参与性、实践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课程[2]。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混合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十分有必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活动,有助于促进自身的感触和感悟,促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有价值。

新时代的混合教学要不断与时俱进。具体形式包括:信息技术下的人人互动成分和人机互动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通过信息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探索、讨论、质疑,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使学生能共同进行心理体验、解释心理困惑、解决现实中的心理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课程向实践课程逐渐转化、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师讲授课程向学生接受课程的方向转化。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混合教学实践性的途径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

如果没有交流与讨论,基于微视频的学习效果难以超越传统课堂的讲授。因此,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还需要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有两个教学任务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完成。一是检查学生对微视频资源的学习效果。二是对相应实践活动的认识程度。学习了“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章视频后,安排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答疑和团体心理活动。教师答疑用时20分钟,指导教师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团体心理活动用时30分钟,包含主题活动 (想三件快乐的事、侦查自己的自动化思维) 和活动小结。教师记录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计入过程性考核成绩。

(二)选取和制作微视频

水分活度降低剂通常是亲水性的物质,主要有盐类、糖类和多元醇类以及某些有机酸类。在多种食品保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种类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降低饲料中水分活度的效果。

选取和制作微视频是有效利用微视频资源的基础,本研究的课程体系在围绕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在当今碎片化的学习时代,课程组把课程体系调整为知识树的结构。知识树的特点是能打破传统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从每一个章节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技能出发,分散出各个需要介绍清楚的枝节,这些枝节可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化的知识。如,“依恋理论”可以介绍技巧性的方法;“倾听的技巧”可以介绍较为新颖的观点。其主要目的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转为实践性更强的功能性的课程体系。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程定位的科学性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预防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想办法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育为主要目的。第二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自助的技巧,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力是主流方向。同时,也要满足大学生对相关心理知识探索的需求。本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其定位从单一目标发展到多个目标,更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性。

由公式可知道轮廓系数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大越好,当为负值,表示对象被分配到错误的簇中,聚类结果错误。其接近于0时,表明聚类结果有重叠的情况。

(四)拓展资源使用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发现,很多丰富的内容很难在有限的微视频和课堂教学中展示。如,《心理健康蓝皮书》等心理健康资料;《爱的艺术》《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等心理书籍;《美丽心灵》《放牛班的春天》等心理电影的链接和解读等内容。课题小组教师可以结合手机对学生的作用,以二维码作为桥梁,把这些扩展资源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连接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扫二维码观看或者下载。可以引导他们扩充知识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理解的更全面。

(五)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的评价方法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宗旨,结合学习结果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考虑的方向。心理实践活动起桥梁的作用,这个桥梁连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应重视技能学习、实践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教师、小组和本组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活动目标、主题、心理知识的运用、团体活动的效果(考查情感、态度、沟通等)都可以是评价内容。按评价重要性赋予不同比重。评价应该有反馈,可以通过设置优点、不足、建议等选项进行。

参照组、综合组两组预防接种儿童均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核实接种儿童资料、辅助进行相关检查、健康宣教等。

参考文献:

[1]甘容辉.高校混合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174-176.

[2]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注: 西京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JGYB1944。

标签:;  ;  ;  ;  ;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