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牙科中手术类型有拔牙和修复术等,拔牙是精确和细致的工作,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受疼痛、恐惧、器械等影响,有一些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此外,拔牙过程也可能会加重患者系统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且围手术期用药亦可能对系统性疾病治疗所用药物造成影响。文章针对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此类患者安全、顺利地实施牙拔除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呼吸;免疫系统;疾病;拔牙;风险;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573-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8年3月50例口腔拔牙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年龄段10~35岁,平均(18.20±2.62)岁。男13例,女12例。多生牙10例,阻生齿10例,阻生齿+囊肿1例,根尖囊肿1例,含牙囊肿1例,埋伏牙2例。对照组年龄段10~34岁,平均(18.24±2.54)岁。男13例,女12例。多生牙11例,阻生齿9例,根尖囊肿1例,根尖周囊肿1例,埋伏牙2例,右上颌牙瘤1例。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医疗环境,面带微笑,播放温和的音乐,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因,根据其年龄和文化,介绍拔牙的目的和必要性,麻醉和牙科医生的技术水平。解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促使患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减轻焦虑。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和家属问题,以便患者了解拔牙流程和配合事项。从而产生安全感,促进手术顺利开展。②术中心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他们。向患者解释手术进展非常顺利,说明有轻微不适是很正常的,通过和患者谈论其他话题转移注意力。术中尽可能减少器械操作声响。③术后心理护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仔细回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对预后放心,并更好遵医嘱做好术后相关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口腔拔牙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口腔拔牙过程疼痛评分(0-10分,越低越好)、拔牙配合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配合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分;出血、肿胀等口腔拔牙术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对应t检验,计数资料对应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
2.1高血压
(1)在紧张、疼痛、焦虑等诱因作用下,诱发高血压急症,即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收缩压超过180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120mmHg],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其中,常见的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2)由于患者血压升高,会导致术中出血加重、延长术后出血时间。
2.2慢阻肺患者拔牙要能存在的风险
(1)拔牙术中常规的平卧体位可加重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道分泌物也不易排出。(2)拔牙患者如使用笑气,可降低患者的换气功能;深度镇静可导致呼吸道痉挛、气道阻塞等并发症。(3)如对慢阻肺患者双侧同时麻醉下牙槽神经或腭大神经,可导致患者出现舌及上腭的感觉丧失而发生呼吸困难。(4)拔牙术中患者如突然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可造成器械误伤邻近组织,并可干扰手术操作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感染的风险。(5)操作时因手机的气流、异物及器械刺激患者的咽和软腭,可引起患者突发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从而威胁患者生命。(6)因慢阻肺患者常需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如拔牙操作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出现类固醇药物血药浓度降低的相应症状。(7)慢阻肺患者常伴发肺部急、慢性感染,如拔牙手术时间过长、损伤过大可加重感染症状。(8)因慢阻肺患者完全依靠低氧浓度来刺激呼吸,突然快速大量吸氧会降低患者的呼吸刺激而抑制患者呼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风险防治措施
3.1慢阻肺患者拔牙风险的预防
3.1.1术前
(1)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近1周患者的肺部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计划。(2)保持就诊环境的通风、降低人员密度。(3)尽量避免使用笑气及深度镇静。(4)避免同时行双侧下牙槽或腭大神经阻滞麻醉。(5)嘱患者携带自身服用的类固醇药物,以备急需。(6)围手术期最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1.2术中
(1)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2)操作时尽量让患者采用坐位或半坐位。(3)需要分割牙齿或磨切去骨时,为避免刺激患者的咽及软腭,应选择气体向上或向后的外科专用切割手机,避免使用普通的牙科高速手机;操作时尽量避免触碰患者的咽及软腭;避免将拔出的患牙及牙根推至患者的咽及软腭部。(4)及时用吸引器吸出患者口内各类分泌物、异物及拔除的患牙和牙根。(5)应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若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呛咳,及时将手术器械移出。(6)除非患者的内科医师建议,否则尽量在手术过程中不给患者使用氧气。
3.2高血压患者拔牙风险的预防
术前(1)仔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药物治疗史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病史。(2)患者通常在晨起时服用降压药物,故上午血压较为平稳,因此手术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给予医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有利于医生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处理。(3)诊室内嘈杂的环境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因此应保持诊室环境舒适、安静,降低人员密度。(4)为密切了解患者血压情况,术前及术中应使用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术中(1)随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操作。(2)高血压患者术后出血的风险增高,但属于轻度出血倾向患者,可通过缝合创口和(或)拔牙窝内填塞止血材料预防术后出血,如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凝血酶、胶原塞等,其中胶原塞的止血效果最佳。
3.3哮喘患者拔牙风险的预防
3.3.1术前
(1)仔细询问患者哮喘发病诱因、发病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性药物的使用和药效等问题;嘱患者备好常规用药。(2)若患者有呼吸道感染或喘鸣,应预防性行抗感染治疗并预备好治疗哮喘的喷雾剂。(3)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该类药物。(4)应预防性使用支气管扩张喷雾剂。
3.3.2术中
(1)术中最好使用笑气麻醉等镇静技术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2)术中应备好缓解哮喘的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注射用肾上腺素和茶碱。(3)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4)及时吸出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5)尽量避免刺激患者软腭及咽腔。
3.3.3术后
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的患者,术后应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拔牙手术的风险预防,患者不仅成功接受了手术,还加深了对拔牙过程的认知和配合,减少了护患纠纷,体现了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关怀,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并将被动服务转变为积极服务,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宇,胡开进,姜涛,刘平,薛洋.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08):460-463.
[2]邓天阁,薛洋,姜涛,莫静珍,胡开进.血液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08):449-451.
[3]马洋,薛洋,胡开进,张述寅,侯锐.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拔牙的风险及防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08):456-459.
[4]周培菊.口腔拔牙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及意义探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0):26-27.
论文作者:丁千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软腭论文; 呼吸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