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刺引流术,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和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接受微创穿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00 %,观察组为96.00 %。和对照组相比,P<0.05。术前,两组受试者的脑血肿、颅内压以及GCS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颅内压明显较低,脑水肿体积明显较小,GCS分数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在传统手术方式为基础之上,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取得满意成效,可全面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快速解除血肿压迫,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脑疝;外科手术;微创引流
Clinical study of endoscopic surgery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rni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nd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rnia.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ombined cerebral her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raniotomy hematoma removal and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76.00% in control group and 96.00% in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surger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erebral hematoma,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GC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1d after surger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intracranial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brain edema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and GC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hematoma cleara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 < 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hernia,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comprehens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and quickly relieve hematoma compression,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use.
[keyword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High blood pressure. Cerebral hernia;Surgery;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悄然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由高血压而引起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已然成为了严重威胁我国民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对于脑出血合并脑疝治疗方式以及临床效果始终为医生们的关注焦点。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看,在发生脑出血之后,会出现血肿继而直接性对脑组织造成压迫,引发局部脑代谢以及循环障碍,出现脑疝[1-2]。所以说,第一时间清除血凝块,为缓解脑血肿压迫以及保护脑部神经细胞的关键所在[3]。有文献证实,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使用内镜手术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实施了内镜手术治疗,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和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本实验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第一、经诊断,受试者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临床诊断标准,并且经ct证实为本疾病。
第二、从发病到入院后时间为72h内。
第三、出血量达50mL以上。排除对象:第一、受试者一般情况较差,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第二、血肿位置较深者。第三、家属拒绝进行手术。第四、发病之后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达到深度昏迷程度者。
现依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患者 28例,女患者22 例。年龄区间为 42.15-75.88岁,平均年龄为(61.24±2.17)岁。平均出血量为(80.26±1.25)ml。
观察组男患者 29例,女患者21 例。年龄区间为 43.28-76.28岁,平均年龄为(62.74±2.52)岁。平均出血量为(81.51±2.64)ml。
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后接受头部ct检查。在明确诊断结果之后,在ct室中实施定位。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快速静滴125ml甘露醇,静推20mg呋塞米。在此同时,对患者病变部位皮肤剃头,常规铺巾、消毒。利用5ml2%利多卡因开展局部麻醉。以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于电钻驱动下,迅速钻入血肿腔内。吸出尚未凝固血液15-40ml和脑积液。后复查ct直接送入手术室,全面完善开颅前,做好术前准备。于全麻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依照微创手术存在和血肿部位,择取皮质切口,全面清除残留血肿,避免由于未穿刺定位而盲目切开皮质而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性损伤[4]。与此同时,开展去骨瓣减压术。完成手术后,积极控制血压,施行脱水降颅压,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预防感染和支持性治疗等等。对照组病患单纯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
1.3观察指标
第一、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本实验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判定。详情为:基本治愈:受试者,治疗后NIHSS分数减少90%以上,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晰,颅内血肿全面清除,生活自理。
临床显效:试者,治疗后NIHSS分数减少45%-90%。受试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意识明显好转,颅内血肿减弱显著。部分生活自理。
临床有效:治疗后,受试者NIHSS分数降低18%-44%,意识与精神状态有好转迹象。和以往相比,颅内血肿体积有所降低,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协助方可完成。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者,视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第二、分析两组受试者颅内压NIHSS分数以及脑血肿变化情况。
第三、分析两组受试者血肿清除率比较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开展t值检验计算,当P<0.05时,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n,%]
备注:和手术前相比,*P<0.05.和手术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受试者血肿清除率比较情况
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1.25±7.14)%。观察组为(94.26±7.16)%。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为脑出血后颅内压上升的晚期合并症之一。罹患脑疝的病患自主调节机制失代偿。临近重要血管以及脑干、神经受到压迫,进而表现出系列性临床表现,对受试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病患杂,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术,为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手术方法,上述方式能够充分暴露以及彻底清除血肿,解除病变组织对于,局部神经压迫和血肿分解产物对于神经元的不良刺激。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在以往临床通常使用去骨瓣减压术以及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上述手术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前准备和评估时间较长。自入院到开颅血肿清除通常需要80-90min,对于病情复杂患者,时间也许更长。其结果往往是病患即便接受了手术治疗,病死率依旧较高,预后较差。这一点重点体现在合并双侧瞳孔散大患者之中[5]。
这位患者在术前准备时依旧存在死亡可能。所以说,倘若患者已经出现了脑疝表现,应当在第一时间,对患者静滴甘露醇,目的在于降低颅内压。在此之后,马上实施微创手术,在此其中包含:穿刺引流、颅内大血肿或侧脑室穿刺引流。对于该疾病患者应当尽早实施抢救,抢救时间和成功率成正比。
明晚才发病6h之内接受手术,能够全面解除血肿对于脑部的压迫,进而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缓解患者脑部缺氧和脑水肿,阻断颅内压上升而引起的恶性循环。另外也要尽可能快速解除由于血肿压迫而引起的脑疝现象,并及时制止患者脑部四周脑组织细胞凋亡,利用此法能够提升病患术后生存概率,减少由此引发的致死致残率。因此,可以发现,对于合并脑疝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争取在脑疝形成早期,全面解除患者颅内高压,积极缓解脑干受压现象。阻止脑干继发性损伤进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全面解除
传统方法所带来的时间弊端,进而为患者赢得宝贵抢救时间。YL-1型微创术可以尽量在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手术,此类手术方法简单、方便易行,能够全面接触血肿对于患者血肿四周造成的压迫现象,起到缓解颅内高压的目的。阻止在发生脑出血后所出现的系列性继发性改变对机体的损害,逆转病情。继而提升,患者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本实验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脑血肿、颅内压以及GCS分数改善情况更优秀,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
由此能看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在传统手术方式为基础之上,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取得满意成效,可全面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快速解除血肿压迫,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忠,苏宁,吴日乐,等. 显微血肿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大面积脑出血及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903-907.
[2]任大斌,童武松,郭义君,等.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脑疝临床手术策略86例报告[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1).124-125.
[3]顾洪库,冯国余,胡国宏,等. CT定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疗效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2).121-123.
[4]曲新国,罗俊杰. 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449-2451.
[5]郭强,张爱莲,宋志斌,等.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7):514-523.
论文作者:杨旭,刘平,李宗平,陈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颅内论文; 手术论文; 受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