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地方文化充实思品课教学论文_李凤英

巧用地方文化充实思品课教学论文_李凤英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 735100

摘 要:地方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思品课通过文化代言、巧妙发掘引用、美德传承等方法渗透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国家的感情,同时提升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地方文化 丰富充实 思品课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给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一方乡土,一方文化。”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依托酒泉钢铁企业建厂,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以个人家乡为代表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为此,本人通过下列途径渗透地方文化,充实思品课教学内容。

一、从“家乡文化我代言”活动中,展示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自己作为地方文化代言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七年级新生刚入学,给学生组织一次“家乡文化我代言”的文艺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组织本次活动要做充分的准备:1.对学生的生源地作以统计。2.不同地域的学生或组或个人为单位,了解学习自己的乡土文化,并把最具特色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表演表现出来。本次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可以让家人参与表演,让学生通过与家长互动,促使学生学习乡土文化,增强乡情与亲情。这样的活动真正体现了文化丰富多彩的魅力。

天水小导游展示的是天水在甘肃的地理位置、附有照片的景点,并自豪地介绍天水: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有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重点一百六十九处;天水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避暑、休闲、旅游度假的圣地。

陇东的同学展示的庆阳手工艺—香包。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吉祥如意,祝愿祈福,驱灾避邪,祛病保平安是庆阳香包祈祝这个大千世界的亘古主题。一个个小香包,浸透着妇女们的汗水,是她们爱心的结晶,是她们希望的化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俗学专家靳之林先生多次来庆阳搜集研究庆阳香包,两次为正宁香包题词“正宁香包香天下”、“正宁香包全国第一”。

来自东北的同学表演了他们的二人转。裕固族的同学穿着他们的民族服饰,介绍他们的民族节日。嘉峪关的同学做了“戈壁明珠—嘉峪关”旅游解说……

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了解乡土文化,知之愈深,方能爱之愈切。在学习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增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增强了作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域自豪感,而不是之前觉得自己来自穷乡僻壤的自卑感。本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于无声处提升了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课堂教学中善于发掘地方文化,充实丰富思品课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是一种教学资源,但绝不仅仅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乡土性、趣味性、知识性,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掘乡土文化,渗透乡土文化教育,就能不断地丰富教材的内容,有效地弥补教材的缺陷。我们的学生渴望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这些活生生的乡土文化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现实生活。如在课前或课后有充足时间时我给学生播放陇东唢呐、安塞腰鼓……这些气势磅礴的地方文化震撼人心,能给学生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比讲解如何培养乐观情绪更有说服力。

三、巧用地方文化,增强思品课教学的可信度

地方文化来自本地,可信度高,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学生乐于接受。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一些书本上的“大道理”,反而加深了学生对思品课反感。如果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巧用乡土文化材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就能适合学生的口味,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从地方文化中传承人格操守,继承和发扬仁爱精神

天水自古以来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自从1988年恢复公祭后,天水已成功举办了20届伏羲公祭大典,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祭拜,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信条在民风淳朴的农村表现最为突出,需要我们传承。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以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家风,地方文化中邻里和睦、孝敬老人、兄弟姐妹互帮互敬的良好风气值得我们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巧用地方文化资源,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之水。

参考文献

[1]高风 甘肃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开发研究,2004,(01)。

[2]王文俊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巧用地方文化充实思品课教学论文_李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