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工作者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现状。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湖南省某医院临床职工。结果 情绪截耗和去个性化与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收入情况、职位高低和医患纠纷均显著相关;而成就感低落主要和收入情况、职位高低和医患纠纷显著相关。结论 医院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而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收入情况、职位高低、医患纠纷5个维度。
关键词:医院工作者;职业倦怠;工作压力
1974 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此后,这个领域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突出了它的重要性,以至职业倦怠被视为现代生活的疾病。与此同时,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术语流行起来[1]。
纽约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关于倦怠研究的创人。佩斯等人认为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两位心理学家使用问卷及调查方法,确定了倦怠的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耗竭,即感到耗尽、用完;性格解体,又译“去人性化”,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的对待来访对象;缺乏个人成就感,即觉得无效能和缺乏适应性。他们编制了“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用来评估倦怠者的三个特征的状况[2].纵观以上观点,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湖南省某医院临床工作者。
1.2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某医院临床职工进行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80%。
1.3 调查工具: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借助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这两个调查问卷,对医院职工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现状进行调查,进而探讨医生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石林、程俊玲等参考国内外有关临床医生职业压力研究文献,对63名北京市某医院临床医生有关自己工作压力源作业以及访谈20名临床医生和领导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归类,根据问卷构想结构,保留了56个题目,将这些题目请有关专家作了指导和修改,形成了《临床医生工作压力问卷》[9],该问卷分为压力源和压力反应两部分共11个维度。本次研究采用了压力源部分,共八个维度:分别是医院管理改革、医院管理制度、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社会,共36个题项。为了避免趋中反应,问卷所有题目都分成5级反应,按照感觉压力的大小进行选择,0=“没有压力”,1=“压力较轻”,2=“压力中等”,3=“压力较大”,4=“压力很大”。本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依“没有压力”、“压力较轻”、“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很大”等选项,分别给予1至5分,均采用正向计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1,各项目与所属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05。
1.4 调查方法 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负责,利用工作休闲时间对临床医生测试。测试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讲解注意事项,打消被试者顾虑。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要求调查对象在安静的环境下于20-30分钟时间范围内独立完成问卷中所有问题,并认真如实的填写,当场收回。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语言表述。在问卷调查中,在医生完成问卷前由调查员员向医生认真和详细讲解问卷的答题须知,消除医生的理解困难、戒备心理和无畏担忧,使其在平静的心态和安静的环境中完成答题,减少信息偏倚;在回收问卷后,由调查员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5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l6.0建立数据库并分析,两组变量的相关性做皮尔逊相关分析,检验水准取0.05。
2 结果
从理论上看,在早期的理论中对职业倦怠定义的描述都是与工作压力相关的,认为职业倦怠是长时间工作压力下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二者是因果关系,或者认为压力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倦怠。调查发现情绪截耗和去个性化与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收入情况、职位高低和医患纠纷均显著相关;而成就感低落主要和收入情况、职位高低和医患纠纷显著相关。
3 讨论
从总体上来看,医院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感越强。工作压力总量表与工作倦怠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说明压力越高,临床医生所体验到的工作倦怠程度以及情绪衰竭程度、工作怠慢程度及专业效能感降低程度越高。这说明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工作倦怠状况,当工作压力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时,就容易导致情绪上或是情感上的衰竭状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降低,刘小红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5]。
参考文献:
[1]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谌喜兵.重庆市医院医生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3]石林、程俊玲.中小学临床医生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M〕,医院理论与实践,2005,(25),37-39.
[4]唐芳贵.国外临床医生职业倦怠研究述详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
[5]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6]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范崇晔,长沙医学院2011级本科临床14班学生
论文作者:范崇晔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倦怠论文; 工作压力论文; 职业论文; 问卷论文; 压力论文; 医生论文; 工作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