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阅读与微观课程设计--以新文化运动中文白与文白之争为例_新文化运动论文

史学阅读与微观课程设计--以新文化运动中文白与文白之争为例_新文化运动论文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白之争”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文化运动论文,史学论文,为例论文,之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历史教学已与史学研究日益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为此,以提升学生史学素养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充分、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基础上。有“学者型教师”之称的李晓风老师认为,“学术是教学之本”,许多历史教师狭窄的知识面和陈旧的观点,已经严重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我们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史学阅读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充分、高质量的史学阅读,不断了解教学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才不至于停留在浅表层水平,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入。在史学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整理、收集高质量的权威史学资源,从而为创新历史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史学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没有专业的史学阅读为支撑,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下面,我们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白之争”片断为例,力图呈现一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深度融合的案例,与同仁交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一、史学阅读,促进深度理解

      通过期刊检索和网络检索,很容易查到如下关于“新文化运动”及“文白之争”的史学论点和材料细节。杨奎松在《“五四”有多重要?》一文中指出,城市的发展、铁路、电报、电话、报纸、杂志等促进信息传播的条件成熟,新文化运动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同时,清末废科举、办新学,此后10年,国内已经有大批新式学校和青年学生群体。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和热烈的响应,才使得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呐喊与呼声,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并得以形成持续的声势与广泛的影响。①

      梁志明在《试论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原因》一文中指出,转型中的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文化上为语言变革提供了客观条件。文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障碍,知识分子试图通过革新语言文化,借鉴西方的现代元素,构建新文化的模式,以此来改造国民。②

      赵炎秋在《近百年文白之争及其反思》一文中指出,从根源上讲,文言建立在先秦白话的基础之上。然而,白话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文言却停滞不前,最后导致了言文的分离。文言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而下层人民不懂文言。大量老百姓成为看不懂书籍的文盲,从而导致整个下层人民的文化水平无法提高,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在近代救亡探索中,先进中国人也逐渐形成了共识:必须唤醒大多数的民众,来共同担负救国的责任。他们深知要唤醒民众,不能依靠文言文,必须发起白话文运动。③

      耿云志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他们大多掌握了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利器——白话国语。有了这个利器,他们不但能够非常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种种思想和主张,而且能够很方便地与社会各阶层联络,把自己的思想主张传播出去,把广大工农发动起来,造成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社会动员。④

      程巍在《谁领导了1916—1920的中国文学革命?》一文中指出,北京政府领导了白话文运动。“独尊白话”是中央政府处心积虑的“国家设计”,中央政府动用其所能掌控的资源,策划、动员、组织、领导和实施白话文运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真正的统一。胡适与北大只是这场由政府领导的全国运动的一个小小局部。⑤

      如上文献研究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即:从社会转型、时势发展的视角来看白话文运动,显然比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仅从文学革命的角度关注白话文运动要更深刻和全面。

      赵炎秋在《近百年文白之争及其反思》一文中指出,林纾认为文言与白话属于同一个语言系统,学好文言有利于把握白话。而且,文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废除文言会对历史的承续、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不利影响。文言和白话不是“存其一,必废其一”的关系。

      谢轶群的《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一文中指出,学问精深、思想不旧的林纾,被激进时代塑造成了“反对白话文”的守旧“小丑”。这个事实是令人吃惊的。新派人物全面否定文言文只是一种策略:矫枉必须过正。传统文化根基太深,要予以革新,就必须把它的弊病强调到极端,这样才能为新文学的发展扫清道路。激进派的观点和态度,推动了白话文兴起的时代大潮,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可是,对传统文学的评价,“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这样的言论何尝又公允?⑥

      王珏在《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文言文蕴藏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当下要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借助文言文。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价值,文言中有大量的美德教育的好教材。文言文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有助于培养起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⑦

      与此对照,我们就会发现中学历史教材关于新文化运动中“文白之争”的叙述有很大缺失:课文几乎没有呈现那些所谓反对白话文的“反对派”的观点,而胡适等人较为激进的观点却得到了编写者的青睐,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白之争”及文言文在当下的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微课设计,促进深度学习

      基于充分、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限于篇幅的缘故,我们从“白话智天下”“胡适提倡白话文”“林纾反对白话文”三个视角,进行微课设计。

      视角1:白话智天下

      材料1:“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

      设问:《水浒传》成书于何时?这段文字是白话还是文言?

      讲述:《水浒传》是中国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可见,白话文并不是由新文化运动创造出来的。在此之前,白话文早已流行于民间。不过,直至晚清以前,白话文始终只是作为一种市井语言,难登大雅之堂。

      设问:作为一股暗流潜伏了数百年的白话,为什么到近代才以运动的形式被推广?

      讲述:周作人的上海朋友生病了,他得到电报后,赶到车站坐车到天津,然后乘船南下。对于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周作人却极有感触:若用白话,很容易把这件事情写清楚。但若用古文,却怎么也说不清。因为古文中没有“电报”二字。类似的还有火车、轮船等名词。由此可知,古书上的词语,已满足不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强成为近代中国的主题。在探索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形成共识:必须唤醒大多数民众,来共同担负救国责任。他们深知要唤醒民众,文言是不合适的。文言晦涩难懂,当时中国五亿人之中,懂文言的不过百分之一。

      分析:通过如上故事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与当时社会和时势的需要密不可分。

      材料2:有文字为智国,无文字为愚国;识字为智民,不识字为愚民:地球万国之所同也。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此文言之为害矣。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1898年9月《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9、20期

      设问:从材料中看,“智国”和“智民”的标准是什么?阻碍“民识字”,使百姓“不得为智民”的罪魁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讲述:1898年,裘廷梁积极响应维新运动,并撰文指出,文言文难以识读。当时梁启超也指出:要普及思想,教育群众,改良政治,就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主张。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等人深化了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最终成为大众接受新知的书面语言。一位白话报迷深有体会地说道:“我是个失学的人,虽然念了几天书,只因为那书上的文义深奥,费尽了脑筋,还是悟不透,于是把书包给抛下了……哪里想得到呢?我有个同学的朋友,送给我几本白话报,我居然越看越爱看,如同得了宝贝一样,不知不觉,心豁亮点了,舌头活动了,脑筋转起来了,话头儿也找着了,不论见了什么人总要跟他说一说,说什么呢?就是说白话报。”

      设问:白话报迷者从“悟不透”到“越看越爱看”的转变,反映了白话文有何益处?

      分析:通过如上故事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较之艰深难懂的文言文,白话文更有利于传播和被大众接受。教师还可以继续展示故事材料:1917年3月9日《申报》一则消息称:京师各报刊文章用白话文体者,其销售之数较用普通文言者多数倍,而各地政府凡欲使一般人民皆能读懂文告,亦用白话。

      材料3: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青年杂志》第1卷1号

      材料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

      设问:前一段是文言,后一段是白话。从写文言到作白话,陈独秀转变的目的何在?

      讲述:《新青年》作为倡导新文化的核心刊物,在提倡白话文上自不甘落后。1918年1月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这使《新青年》的销量激增。1919年长沙文化书社半年之内社销售《新青年》达2000本;浙江第一师范有400多名学生,订阅《新青年》100多份。受其影响,1920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刊物,这些白话刊物对新文化的传播影响很大。正如郑振铎所说:“他们的势力是一天天的更大,更充实;他们的影响是一天天更深入于内地,他们的主张是一天天的更为无数的青年们所信从,所追逐着了!”⑧1919年5月28日,《申报》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称: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可见,五四运动中,白话文成为学生、知识分子发动广大群众的利器。爱国学生用群众的语言阐述国家大义,争取社会各阶层支持,从而使五四运动发展为全民性爱国运动。

      分析:通过如上故事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新青年》等白话报刊为普及新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塑造“智国”“智民”,则远远不够。白话文要真正成为开启民智的工具,就必须让学校教材变为白话文,让白话成为“国语”。要做到这一点,当然离不开掌管学校教育的政府。

      材料5: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文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言,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

      ——1918年6月16日《申报》7版《太原》

      材料6: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文),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文的法律地位。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的中国文学革命?》

      设问:结合材料指出,1920年,北京政府确定白话文为“国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采用文言文的学校教材,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令,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都改用白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视角2:胡适提倡白话文

      材料1:历史学家唐德刚谈到胡适时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从此四夷宾服,天下大定。”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的中国文学革命?》

      讲述: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胡适之前,白话文运动已经开启。甲午战败后,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并开始反思其不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言也自然受到质疑。梁启超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

      胡适“画龙点睛”之笔在于举起“革命”大旗,1915年,他提出:“文言是死文字,白话才是活文字。”1917年1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并与陈独秀等人对文言文发起攻击。这场以白话文为先锋、以抨击文言为使命的革命,重点宣扬“科学”和“民主”。他们想以此促进思想解放,唤起民族觉醒。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时势在不断推动白话文运动。教师必要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当时白话文运动的阻力也很大。国学大师黄侃就很不服。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材料2:“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局,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的中国文学革命?》

      设问:“国语运动”水到渠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胡适倡导白话文,及北京政府下令实行“独尊白话”政策,符合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潮流。

      讲述:胡适领取北京政府俸禄,反对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北京政府资助了白话文运动。而且,以白话统一书面语,非借助政府之力不可。1920年教育部下令,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确立白话的法律地位。正是在政府的领导、组织、强制之下,白话文运动才达到了“天下大定”。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文言文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材料3: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新唐书》

      讲述:这两句文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引用的经典古文名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用经典古文名句。因为这些古文言简意赅,蕴含着立身做人、为官理政的丰富哲理。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许多内涵丰富的典故、语汇,依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着。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文言和白话并非势不两立,不能认为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守旧”“落后”,因为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正是文言。如果没有“文言”,我们可能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搜集富有哲理、且我们还在经常使用的古文。

      视角3:林纾“反对白话文”

      材料1: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自古以来汉文(文言文)的书籍,几乎每本每页每行,都带着反对德赛两先生的臭味。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

      设问: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拥护“德赛先生”的陈独秀对文言文持什么态度?

      讲述:陈独秀完全否定文言文。胡适也认为,文言是一种半死的文字,因为它让人很难听懂;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因为它让人既可读、又能懂。鲁迅呼吁:“我们以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在他们看来,文言代表旧文化,白话代表新文化,两者“存其一必废其一”。面对胡适等讨伐文言文的咄咄姿态,林纾愤怒了。林纾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大家,维系古文是他的生命价值所在,对古文的全面否定就是对他整个生命价值的否定,从个人自尊和安身立命的根基来说,他也容不得文言被抛弃!

      材料2: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大公报》1917年2月1日

      设问:林纾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白话文倡导者的有力武器是西方的思想,而林纾也从西方文化中寻找依据,提出自己的论断:文言有其自身价值,不应废弃,而应像西方对待拉丁文那样加以保存。

      讲述:从语言发展的规律看,白话取代文言是历史的必然;但从文化的传承来看,文言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与地位。文言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所谓的“存其一必废其一”,只是一相情愿,又显得极端。西方的新文化虽然较适合于现代社会,但引进中国也要嫁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茎之上。没有了中国文化的实体,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不可能生根、开花、结果。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对待文言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不理性的。

      材料3: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之也。

      ——陈独秀《答胡适之》,《新青年》3卷第3号(1917年5月)

      设问:陈独秀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材料中,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的论调是否与这两面大旗一致?

      分析:通过如上材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陈独秀不容他人反驳的论调,与新文化运动尊崇的“民主”“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更与学术自由精神相左,带有偏激的色彩。

      讲述:陈独秀不容置疑的口吻,极大地激怒了林纾。林纾的行动随之升级。1919年初,他在《新申报》上连载小说《荆生》。以三位书生,分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聚于北京陶然亭畔,饮酒歌呼,放言高论,抨击孔孟,诋毁伦常。忽然,隔壁一声巨响,一个腿比墙高的伟丈夫荆生斥责三人:“尔乃敢以禽兽之言,乱吾清听!”然后将三人狠狠地辱弄一番。但当时人多不赞成林纾的做法,称此举是“拖鼻涕的野小孩,在人家大门上画乌龟的行径”。

      五四运动期间,白话文运动得到迅猛发展。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下令,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全用白话文。遗憾的是,那个变革时代没有人去细究林纾观点中的合理部分。

      在激进逐渐过去后,胡适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他认为,应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去芜取菁,再造新的文明。这一思路有舍有取,重视传统,却意在创新,相当平稳。胡适也认识到,称林纾为“小丑”是不公正的。

      分析:通过如上讲述,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部分知识分子因为受到西方“科学”“民主”等观念刺激的影响,为谋求思想解放而不顾一切的努力中,少了些冷静与理性。

      应该说,三个微课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史学阅读与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白话智天下”,重点关注白话文运动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胡适“提倡白话文”,主要关注胡适与北洋政府在白话文运动中的作用;林纾“反对白话文”,主要借反对派的视角,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偏激倾向。三个视角都围绕“文白之争”展开,渗透着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同时反思文言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三、资源推荐,强调资源积累

      在史学阅读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史学认识的最新进展,也要善于整理、积累核心的原始文献资源,这就足以确保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史学界的基本认识和不断变化了的学情,灵活设计学习目标和确定教学素材。

      除了本文中列举的有关白话文运动的最新史学认识和原始文献外,我们还整理了其他材料,限于篇幅,呈现如下三条。

      资源1:五四文学是以人本主义的价值和人道主义的标准接近和走向平民的。它们尊重平民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它们关注平民的生存境况和命运。这种关注和尊重,直接来源于创作主体自身的心灵觉醒,完全发自于创作主体自身的肺腑之情。因此,郭沫若可以在诗歌中大胆展现自己叫雷峰塔下一个锄地老人是“我的爹!”甚至要“把他脚上的黄泥舔个干净”的心态和行为,原因在于他心底里把田地里的农民歌颂为“全人类的保姆”、把炭坑里的工人赞美为“全人类的普罗米修斯”。这种情感的流露,显然不是一种矫揉造作或者一时心血来潮。

      ——摘编自岳凯华《不可忽视走向平民的五四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9日

      这段文字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白话文的普及隐藏着对民本的关注和重视,白话文运动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社会观念。

      资源2:有一种流行“学说”,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别人“听”的。“言文一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文言不但简洁优美,而且节省文字,节省纸张。汉字文言书籍比任何口语化的拼音文字书籍都薄得多。所以,提倡白话等于提倡浪费。这种“学说”曾经一度流行于五四运动之后的“尊孔读经”中。在文言时代,的确文章是“看”的,不是“听”的。文言读出来是听不懂的,也不要求听得懂,只要求能看懂就够了。可是,时代变了。一百年前进入“传声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传声技术都要求文章读出来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文章不便于信息传输和语文转换。只能看得懂、不能听得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了。

      “文学革命”的号角,像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早期新文学团体和杂志有:“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新月”等等。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从“文”到“语”,一字更改,更改了时代。

      ——摘编自周有光《白话文运动八十年》,《群言》1998年第8期

      这段文字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一味固守文言文自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白话文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资源3:文言是要学的,但“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目的在文化而非语言。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价值主要在于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辉煌文明有所领略,主要让中学生对精选的古代文学精华有所领略,以此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精华的学习,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有所接触、了解和领略,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个窗口,使他们知道中国有这样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实用”取向的文言文教学,不可能为我们寻找到回“家”的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看待和慎重对待的难题,面对这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我们应该站在现代语文课程服务于培养现代人的高度去审视它。

      ——摘编自刘梅珍《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29日

      这段文字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赞同白话文运动,并非主张完全抛弃文言,要正确认识文言文在当下的重要价值。

      ①杨奎松:《“五四”有多重要?》,《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9日。

      ②梁志明:《试论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原因》,《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③赵炎秋:《近百年文白之争及其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5期。

      ④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⑤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的中国文学革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⑥谢轶群:《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民国多少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⑦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6期。

      ⑧赵家璧、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页。

标签:;  ;  ;  ;  ;  ;  ;  ;  ;  ;  ;  ;  ;  

史学阅读与微观课程设计--以新文化运动中文白与文白之争为例_新文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