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的内在规定_话语权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的内在规定_话语权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话语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30多年的历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拓展学科领域,切实提高实效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然而,在国内外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各种利益、价值观念、错误思潮相互叠加,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干扰主流思想舆论导向,出现了话语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某些人以各种话语方式攻击马克思主义,颠覆其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凸显。这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历史生成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直接相关,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毫无疑问,体现和反映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形成话语体系,实现由社会观念向个体意识转化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渠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不断证实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内在历史文化逻辑。其包含如下历史文化基因。

       第一,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时空机会。近代以来,中国处于现代西方文明的包围和刺激之中,曾试图通过向西方国家学习,走向“现代西方文明”。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使中国并未出现一个独立、强大的民族资产阶级,这就注定了中国不能通过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实现现代化。这为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时空机会。

       第二,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革命机会。在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之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需要我们考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契合。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概念,以往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都把实践主要当作伦理学概念,而马克思则从“解释世界”转变到“改变世界”,并与人类解放内在地关联起来,重新规定了实践的内涵,解答了“人类解放”的客观历史条件问题,使之成为科学的概念。这种实践原则所包含改造世界的革命思维、创造意识和批判精神,恰好与中国历史中变法图新、革命图强的文化精神气质相契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之间存在一种会通共生的界面,尤其是在近代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寻求变革的迫切需要在内在文化心理上契合革命精神,交织着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各路社会思潮的甄别,这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独有的文化机会。

       第三,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发展机会。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的世界历史现象,包含商品元素的市场经济特质的进步与扩张,决定了其由地域性文明向世界性文明发展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种“普遍化”趋势。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参照。马克思对现代西方文明进行了彻底揭示,不仅对西方世界尤其对中国都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才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在革命实践中获得发展,才能在世界观、方法论中找到出路,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对西方经验进行借鉴与消化。马克思主义能够使中国走向世界,形成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发展机会。

       第四,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大众机会。在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声音,怀疑也好,反对也罢,都没有改变这种选择,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最佳结合点。中国实际因其国情地域、文化传统等各个要素的综合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必然在中国形成具有其特色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完成了在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智慧地运用到一种整合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求变”的实用思维与广大民众改变现实的集体性意识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和底层大众发生实质性的生活联系,“掌握”了群众,而其他“主义”或“思潮”却没有做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之处在于“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和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突破口和动力源”②。而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由“他者”成功地转为本土化的过程中,不仅将其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而且发挥着面向现代化、开放、创新的社会动员与精神聚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直接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面向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引导大众精神生活多样化过程中,发挥集拢人心与凝聚共识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新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1983年增设以来,学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要求、学科性质、时代内涵、内容框架、文化源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在理论上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面向大众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延续和深化;在实践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否在新形势、新挑战中继续有效的深度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状况及近期的理论成果表明:围绕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的研究。在突出主题教育研究中学者越来越关注与实际生活、本职岗位、青少年成长等相结合的话语衔接问题,探索“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在宣解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表述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中,继承和坚持已有行之有效的表达和言说方式,在体现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面对新情况,讨论新话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系统化、生活化、具体性、融入性和功能性的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型话语,牢牢掌握话语权。这些研究既有学科共同的理论旨趣、学科关切和研究共识,又有学者各自的指向、重点及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权方面取得了奠基性进展。

       (1)在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大方向上,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奠定学科的理论基础。

       (2)在学术研究的现实任务上,关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适应时代变化而重建话语权的任务。学科建设以文化软实力、文化话语权为着力点,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在创新的内核重构上,从关注中国意识形态调整的总体布局,围绕创新,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社会思潮的思想领导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4)在网络的主控力量上,关注互联网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高度关注对于互联网出现的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消解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状况,保持高度警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5)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上,关注在与不同国家文化交流、交往和碰撞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影响力,在学术研究中自觉用“中国话语”讲透“中国故事”,奠定中国实践与中国理论的话语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话语权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

       从学科角度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显然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学理基础。对于其内涵,学界比较通用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实践内涵、阶级内涵、教育内涵。从这一基本内容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如下逻辑结果。

       首先,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性质。从思想政治教育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转化为大众的自觉意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选择和文化实践直接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直接体现为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接受和内化,是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基础,它帮助中国人实现了由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根本转型,实现了在世界舞台上与资本主义对话。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中国人走出旧世界,以先进的精神意识洗礼旧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成为话语权的本质规定。这是历史规定、文化规定和发展规定:历史规定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话语权内在地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实质,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历史事实所决定的;文化规定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马克思主义跃进到现代,成为新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文化传递和文化培育的作用,这就从文化角度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文化主动权;发展规定是指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人不断接近先进思想,在从精神指向未来的基础上迈入新时代,这就从创新发展的角度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价值主导权。

       其次,从功能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三个层面的功能:实现对国家意识形态进行宣解和传播的功能;实现对大众进行思想引领,形塑精神的功能;实现排除错误的干扰,维护社会建设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④一种能够掌握群众的理论是那种能够抓住事物根本的彻底性的理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发挥理论动员群众、理论掌握群众的功能,才能产生一种聚拢人心的调节性社会力量,引导人们自觉实现理论所展示的生活前景。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占领主流思想阵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功能规定:对社会而言,话语权就是对中国意识形态形成宣解力、传播力、影响力;对大众而言,话语权就是对中国大众实现精神的引领力、塑造力、共识力;对管理而言,话语权就是对各种错误思潮具有的回击、控制、破解的能力;对生活而言,话语权就是对日常生活价值具有穿透力、主导力、维护力。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引导大众前行的文化力量,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砥砺。

       再次,从矛盾角度上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三重矛盾关系: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水平存在的差距,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干扰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相互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整体与个体、硬性与柔性之间的矛盾。这些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上,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下重要问题。

       (1)在研究的核心内容上,已有研究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理论探讨与经验性研究,而忽视了从话语权角度,探讨如何通过理论的彻底性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的研究,忽视了在“揭示”和“发掘”中国意识形态的发展中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研究。

       (2)在研究的聚焦点上,仅仅给出原则性、指向性的话语体系建构,而未能真正基于回击各种错误思潮甚至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提出更有说服力的主导性话语方式,尤其缺少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话语转换模式研究。

       (3)在研究的具体问题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效应性研究顶层化、表面化。从已有研究的现实状况分析,未能真正从中国历史、文化等社会深层背景及受教育者个体层面去探究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形成机制,缺少相应的对策及实证研究。

       我们今天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在反映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中,实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宣解、回答与阐释新形势下中国实践的新课题,在确定的前提下讨论新话题和说新话。目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有如下现实依据。

       (1)党的十八大以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内在依据。

       (2)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和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等错误思潮,尤其是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话语,弱化和消解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不断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这是进行其话语权研究的现实依据。

       (3)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学科建设中一个关键问题,它关涉到党的“思想领导权”、价值构筑权、精神形塑权、教育引导权及学术话语权。从话语权角度看,学科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五花八门的所谓思想、主义竞相发声,尤其是西方蓄意制造的意识形态和学术割裂、颠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颇有市场,使马克思主义在学术话语权上缺席,在大是大非面前迷茫,使学术研究领域成为西方思想的跑马场。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学术依据。

       (4)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在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范围内展开(导致其失去自身的内在规定),也不能用渗透着“全球话语”“普世价值”话语及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来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关键在于学科在整体上还缺少特色的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话语权。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缺乏在中国语境下由相互勾连的概念构成的话语系统,为宣传教育给予必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话语支撑。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学科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自觉锻造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当代中国一个不断增强的文化主体意识,是一个包含未来、传统、现实和世界的四重维度的时空把握,是一个融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及全球化话语的文化历程。紧紧围绕意识形态传统、意识形态创新、意识形态转型的中国文化实践,从话语权的主体自觉上准确传达中国文化的现实,肯定而不是否定主导中国文化的意识形态“调整”和“定位”。建构在这种文化主体意识上的话语体系契合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与实际政治生活的价值选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展开及实现的。因此,无论是基于实践意义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探索,还是源于历史文化的中国意识形态话语转型,都是统合民族与世界、社会与个体、传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体现顶层设计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实现路径更是面向大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宣传教育过程,所达成的理念共识和价值理想,是一种文化实践的自觉意识。

       1.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话语权的自觉锻造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仅是重要的现实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文化实践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话语权研究的根本前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和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理论和实践上破解话语权的前提问题,破解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价值理想的生成问题,破解焕发广大青少年实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问题。对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宣传与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围绕国家意识形态变革和话语转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逻辑、实际价值和社会意义,表明话语权研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与发展保持一种研究范式上的必要张力,以会通社会思想文化超越由学科的“内在视野”所形成知识体制框架的潜在制约,使对学术问题的讨论与思想视域的开启坚持在中国现时代的文化中展开,形成接地气的思想基础。这种研究路径所彰显的张力将有力地对峙竞相发声的各种社会思潮,并加强深度引导、正确引导,在跟踪分析、理性研判和有力驳斥中使任何以各种名义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被有效遏制,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力量支撑国家主流文化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

       第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依据上,着眼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彻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内在关系研究、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学理逻辑上,着眼于“通过学术话语权消解思想话语权,是今天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渗透的重要特点”问题的研究。就此,从学理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文化观念体系、主体话语结构、认知认同的话语特点、生活实践话语逻辑(对话交流逻辑、传播话语逻辑、接受话语逻辑);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实践路径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的研究。面向生活旨趣、传播方式、大众基点、融入任务、创新诉求实现话语转型研究。

       2.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工作自觉锻造

       第一,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锻造。首先,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奠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础,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打造出鲜明的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其次,自觉坚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内容和指向,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其意识形态定力,掌控社会的话语权;最后,自觉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根本,是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形成其核心价值观张力,占领思想舆论的话语权。自觉进行理论锻造的关键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世界拓展到生活世界以及矗立其上的政治文化领域,在实际教育中能够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过滤概念、原理的非历史性和思辨性,中国生动的社会生活实践是理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的路径或方式。一种理论不能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必然为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抛弃。这样的理论只能是理论家头脑里的思维乐律和意识活动,而不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政治问题,也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实践问题,即理论如何呈现生命力,理论如何具有现实价值的问题。如果单纯把学术与政治割裂开来,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断绝与实践的内在联系,那是学术研究的封闭自锁。如果理论解释只是从一种学术资源转移到另一种学术资源,从一种思想语境转换到另一种思想语境,回避和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及理论建树,只能是以单纯的学术性价值判断将其限制在学术领域,而根本不能形成深入生活的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蕴涵着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思维向度,是面对诸多复杂问题活化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思想媒介,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精髓传导到群众心中的情感纽带,是理论智慧向实践智慧转化的生活根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认识、研究和理性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通过教育实现理论掌握群众的重要方式与从理论获得实践智慧和行动力量的现实基础。如何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对于这个重要问题的探寻与解决,是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武装群众的重要前提与主题。因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贯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接地气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才能形成抵御各种风险和干扰的能力与驾驭力量。因此,在这种话语权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文化逻辑、社会实践思维、人民群众观念的解释原则和传播特点,也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特质。

       第二,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锻造。首先,寻求、建构、凝练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走向大众教育的话语权,不仅需要研究范式的创新、实践指向的学理阐释和教育内容的中国语境以及起到学理支撑的学术切入点,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理论的洞察力和把握实践的穿透力。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主体自觉既是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也是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更是广大研究者主体自身对文化的自觉,也是研究者、教育者主动看待、理解自身问题的客观要求。如果研究者对自己所持的心理和文化态度缺少必要的省思与审视,在研究中就难免出现一些混乱,在遭遇某种挑战时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功力在于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现实生活方式以及中西方文化形态的现代碰撞、人类生存状态的实践特点进行理论自主性的追求及建构。为此要求研究者、教育者进行自觉转换旧范式并探求以中国问题、中国实践为契合点的新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形态,应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语境中拓展深化,需要研究者、教育者主体自觉重审马克思主义重要文本的现代解读以及在此基础上“返本开新”;自觉兼顾与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社会主义、西方文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学术思潮进行深入的对话;自觉提炼中国意识形态中仍然葆有现实活力的历史经验与具有恒久启示意义的价值主题;自觉重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中国气质和中国精神的文化理路及语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和实践向度,体现中国学者在建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上的理性自觉。秉承这种理性自觉,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阐释进行学术特征、时代功能与价值定位的理论规定,自觉关注必要的文化语境并探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阐释的学术结构新转向。最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对主体自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主体自觉的实践旨趣:一方面是来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中,更在于“改造世界”,变革中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精神,这是主体自觉的实践理性;另一方面是来自中国社会实践的文化理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凝聚中国智慧,运用中国人处理解决中国问题的独特文化思路和文化判断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集中体现了以文化理路关注中国发展的前途命运。以时代精神引领中国人审视世界的复杂图景,以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市场经济建设的文化脉络,这是主体自觉的实践要求。上述双重需要决定了主体自觉的实践旨趣。

       第三,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创新锻造。我们之所以在创新中寻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如下现象:一味追求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原初性,忽视时代化、中国化的文化语境,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专注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所谓的“价值中立”,或以西方“马克思学”、社会思潮中某些观点肢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当代全球化、现代化为名,歪曲甚至反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曲解列宁、毛泽东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把通俗等同于庸俗;把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抽象化,脱离中国土壤,形成一些口号式、标语式的话语形式,这些都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再有,当代马克思主义遭到的种种攻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忧”,使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也使我们意识到“学斋-学院式”“学术-专业化”“西化-他者性”都不是其真正出路;更使我们看清了在中国理解、认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并非只在于“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改变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变中国”的最伟大的实践,成就了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成就了当代中国“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文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离不开这样的文化历史事实,离不开由此生成的中国文化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于通过创新实现理论穿透实践的阐释,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连贯性。同时,还有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强调科学的意义在于不断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形成新方法、运用新方式;突破旧范式、旧约束;形成新标准、新规范。用新的科学共同体取代遵循旧范式的旧的共同体,科学发展就是新旧范式间的更替、科学共同体整体转换的过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先后出现了教科书改革、重新以学科角度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再思考,文本-文献再解读再理解,与中西方文化思想对话,社会思潮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多元视域与多样范式。就此,研究范式呈现出非稳定性、非确定性、非整体性、非典型性的趋向,具体说来呈现如下特征: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反思传统学科的体系架构,破除了教条化、公式化的理解;从思想资源的角度看,面向世界,寻求超越阐释理论命题的传统范式;从思想视野的角度看,对现代西方相关的主要流派和思想的了解和研究,远远超出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从思想历史的角度看,“史”与“论”相结合,通过深度探索、重新阐释经典著作的本真意义,使马克思的思想能够超越历史的时空,走向中国、走向当代;从思想现实的角度看,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反思、求证、创新的研究范式,形成回应西方文化思想、引导社会思潮、激活经典原理、切换学术主题的研究路径。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能来看,研究范式的创新转换是内在的必然,研究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有的基本规范、结构标准和价值取向,并以此来把握创新前提,分析问题、选择方法、形成思维、确立新的研究结构、设计新的研究框架、创新研究内容,这些无疑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坚实的话语权。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28页。

       ②尹占文:《中国人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再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3期。

       ③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标签:;  ;  ;  ;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的内在规定_话语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