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岩土施工中,软土地基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软土地基结构不稳定、承受载荷能力差、沉降不均匀的特点,导致了在施工时会出现建筑物墙体的开裂以及建筑物地基的走形以及发生沉降;这对岩土工程以及以岩土工程为基础的建筑物结构不够稳定,质量差,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本文就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尽管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也是频频发生,尤其是软土地基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势必会降低工程质量,给整个建筑物的日后运营发展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改善软土地基,已成为相关施工单位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
1软土概述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大量的软土地基,软土,主要指的是淤泥土质。并且这种软土经常存在沿海地区以及河流周围。软土通常为灰色,并且孔隙较大,其中含有较多水分。这种特性决定了软土具有较强的可压缩性,并且稳定程度较低,固结系数非常小,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2软土的物理和工程特性
2.1含水量高
软土中水的含量会显著的影响到土质的抗剪切能力,而且随着软土中含水量的增加,软土的抗剪能力也会进一步的下降,由于软土的特性,所以软土中的含水量较高,由此导致了软土的土质很软,进而导致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很小,不利于岩土工程的施工。
2.2压缩性较高
软土地基当中的软土含水量较高,导致压缩系数以及液限系数受到影响,系数越高,压缩性越高。通常情况之下,在沿海地区以及河流周围的土层,会形成欠固结软土。这样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之下,会导致地面的沉降。
2.3抗剪强度低
岩土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抗剪切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排水固结情况以及载荷的速度,软土的粘聚力直接受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抗剪切能力越差则粘聚力越小,在排水的情况下,抟土固结度随着抗剪能力的降低而降低。
2.4渗透性小
岩土工程当中,软土地基的软土层具有较小的渗透系数,会直接影响到软土固结的状态。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之下,软土固结速度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除此之外,在软土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在一定的作用之下,会形成气泡,那么就会占据软土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软土的渗透性。除此之外,在软土层当中会存在细沙以及粉沙,所以渗透性受到影响。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夯实处理技术
砂土、碎石土都是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它们有较低的饱和度,不稳定性很高,因此在岩土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时一般都要用到夯实处理技术。夯实处理技术的原理是把大型物理机械开到地基上,通过多次碾压,改变表层土的紧密程度,而且因为是多次的碾压,软土地基上就被持续作用了较大的压应力,这样会使地基的土壤被固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用夯实处理技术时,必须要用特定的工具来进行,而且工艺条件较为苛刻,比如用锤子进行夯实处理时,锤子打下去的高度等等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用规定力度是因为夯实的时候是依靠锤子自身重力进行工作的,冲击力度直接由高度决定,但是也要规定夯实的次数,这样软土的强度也会随着一次次的夯实而得到有效的提高。一般来说,夯实处理技术的工作范围是1.2以上,过深的话效果会有很大差别。同时,夯实处理技术需要软土含有一定水分,但是也不是说水分越多越好,工程分析有一个最佳含水量,只有软土层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夯实处理的效果才会很明显。
3.2换填处理技术
在进行岩土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处理技术就是换填处理技术。这种换填处理技术称为垫层技术,应用技术的同时,能够将地基上的软土层挖出,这样地基之上就不存在软土层,然后用一些强度较高的材料进行换填处理,除此之外,这些所要换填的材料还必须具有较低的压缩性。可以使用碎石、灰土以及矿渣等。最后也要注意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形成坚固稳定的地基垫层。在使用换填处理技术的过程当中,注意明确地基土层的具体承受能力,这样能够保证所换填的材料能够发挥自身真正的作用,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有效解决地基沉降的突出问题。软土地基处理过程当中,换填处理技术与其他的技术相比较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优点,非常容易操作。但是这种换填处理技术的缺点,就是应用不够广泛,深度不超过3米的软土地基当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果深度较深,就应该考虑使用其他的处理技术。因为这种换填处理技术涉及到的工程量较大,需要投入较高的经济成本,所以应该考虑使用其他技术。
3.3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处理技术是处理软土地基中十分常见的技术手段,需要使用到胶结剂以及化学溶液,通过将诸如胶结剂等材料以搅拌或注入的方式进入到软土地基土层,能够让化学剂液与软土地基产生反应,进而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在使用固化处理技术时,需要使用到诸如水泥、水玻璃之类的胶结材料,让软土地基的孔隙有效较小,增强土层的密实程度,有效增强软土颗粒之间的密实度,从而改善软土土质的属性,以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在固化处理技术的作用下,地基的强度和渗透能力会大幅度改善,能够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问题。此外,固化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其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方式为深层搅拌法、旋喷法以及压力灌浆法。在实际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案例中,粉喷桩法在其中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将诸如水泥粉、生石灰粉等粉体材料喷到软土地基之中,再利用钻头让软土地基与粉体材料搅拌均匀,让软土地基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升,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
3.4振实挤密处理技术
振实挤密处理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它和前两个换填处理和夯实处理的原理大相径庭,但效果也很好。振实振密技术针对于特定的软土效果才会好,粉尘、深陷黄土和杂填土一般都进行振实振密操作,因此运用此技术时需要选取特定的软土类型。振实振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土层表面的缝隙进行一定的振动,使其变得紧实和密集,因此土层的缝隙变小甚至不存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也会使总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大。进行回填处理是进行振实振密处理技术的先决条件,回填一般是用灰土和砾石等材料来进行相应回填操作的,这与振实振密技术相互结合起来,从而使地基的强度得到了双重保障,可以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振实振密处理技术一般用于的地基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但也不低于5米,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首先是在地基中打入特定的桩管,随后填充相应的填充材料,最后再进行打实操作即可。振实振密处理技术是一种效果很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但由于其适用情况有限,故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进行特定分析后再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非常多,而对这些处理方式进行选择时,则要首先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方式选择,从而实现岩土工程中地基稳定性的提升,加强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推动岩土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宏伟.岩土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02).
[2]余洋.岩土工程中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5).
论文作者:陈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夯实论文; 土层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含水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