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郭赛克,刁纯昌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郭赛克,刁纯昌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广州 51137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探讨的是“校企融合”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以帮助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不只是“纸上谈兵”的学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融合,实用性,课程改革

A probe in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the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Guo Saikao Chunchang

Songtian College,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137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are in short supply,especially for the practical tal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and reforms the teaching idea,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to help the school training for the enterprise needs to talents,rather than a "theory" of students,this is very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and enhance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in societ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omputer technology,school-enterprise combination,practical,curriculum reform

一、课题背景

当今大学生失业率增高和难以找到工作的消息数不胜数。而另一方面,很多公司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这与大学生专业能力薄弱,缺乏经验,实践能力低,在工作中只会“纸上谈兵”等因素有关。这引起了众多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关注。

我国科教新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实施,对于各个大学的学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变革,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无缝衔接。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作为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进程。采取企业与学校教学课程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实施校企融合的重要性

计算机专业技术更新快速,学校课程安排相对滞后,并且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而不仅是理论知识。企业需要大量有一定实践经验,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且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改革,制定既能兼顾理论基础,又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学计划。然而如果学生不能接触实际的企业工作环境,实际的项目开发需求,仅仅是从课本到课本的学习和训练,往往培养出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的实际训练,对工作和社会环境陌生,也不熟悉工作的具体环节。

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吸收和引进企业各种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针对计算机行业特点,制定课程方案和加入校企合作的模式。这是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三、当前学校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的课程实用性不高,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实验教学以演示性的小案例为主,不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缺少实践应用的案例及相关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

3、学校相对固化的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能与企业和行业的需求真正的接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学生对于真正的企业认识还是生疏的,了解不够,对于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研究意识薄弱,这与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注重灌输这些观念还是有关的。

四、“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果只是掌握基本的编程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综合项目的实践开发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了达到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采取“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好的方式。

“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也是当代教育的一种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做到教学与社会、企业接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就“校企融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改革具体措施做一些研究探讨。

1、根据行业发展、市场的需要,综合企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要求和建议,调整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分配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课时。

2、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穿插进行实践教学,和企业的专业性要求接轨。同时还可以聘请软件行业的资深工程师进行课堂教学或主题演讲的形式教授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

3、进行企业和技术的实训,这一般在大学的第三年可以开始进行,学校鼓励学生去外界历练学习,或者以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业的专业性要求,选举一些优秀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4、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一项,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训练,由专业老师或者企业工程师进行专业项目的培训,同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技术的学习或实习,实践工程项目的开发等等,这样使得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使得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5、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对未知风险的预判,对突发状况的应对,与客户以及同事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能力对于专业能力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能力,专业能力才完美。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企业问题分析中得到锻炼,分析问题并且解决好问题,这是专业素质的体现。还有就是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时要多听多看多感觉,不断总结提升。

6、开设综合实训项目类的课程,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进行授课。课程是以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蓝本进行设计,把真实的综合项目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地一个个模块进行分析讲解,以及让学生进行开发设计。

7、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校内外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把学生送到合作企业的实习基地实习,进行工作体验、学习、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中,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在未来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教育中,“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教学中,这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教学更加的具有实用性,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高专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带动企业的发展,为其灌输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未来大学教育的发展模式,更加的符合社会要求。

“校企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是未来很有前景的,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前提,以技能的培养为主,再加上理论的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向。

参考文献:

[1]印桂生,纪雅楠,董宇欣. 协同创新引领下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究[M]. 中国论文网,2016.4

[2]俞海莹, 陈海峰.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改革的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6

[3]程志永.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6

[4]柳坤文,石蔚彬. 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5]胡大威. 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后置订单培养模式的设计.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

[6]蔡志锋. 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学术探讨,2015.8

[7]李秀湾. 探析高校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6.4

论文作者:郭赛克,刁纯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_郭赛克,刁纯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