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属于主体工程,它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外观、质量和安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也需注重每一个施工环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分析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技术和具体措施,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做了初步研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0-0086-02
近年来,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的质量、其施工技术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建筑工程高品质建设和科学化施工的基本保障。
混凝土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板的清理,隐蔽工程的验收,模板工程的核查,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管理和养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序和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妥善处理。比如混凝土灌注之后,需要合适的温度条件使其硬化,混凝土硬化后需要保持合理的密实性、均匀性和整体性,来满足施工要求。
1.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许多,除了施工方面等人为因素,主要的技术因素有以下三点:
1.1 温度因素
现在混凝土大多数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浇筑温度是随着自然条件的温度变化的。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水化后的热量积聚在混凝土内部难以挥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急速上升,而混凝土表面由于散热较快,其温度下降的也快。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内外热胀冷缩,致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这个应力称之为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纹。温度应力是和内外温差成正比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就大,产生的裂纹也越大。所以,混凝土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应力和水泥水化热。
1.2 自缩因素
混凝土只需要靠百分之二十的水分用来硬化,其余的水分随外界蒸发掉。当蒸发的水分超过百分之八十,即混凝土本质应该蒸发水分,混凝土就会自缩。此外,混凝土中夹杂的矿渣和添加剂等,如骨料的含量、水灰比也会影响混凝土自缩。
1.3 强约束力因素
除了温度应力导致的内部应力,混凝土还会受到来自地基的约束力。大体积混凝土由于自身的重量,从而引起地基对其的约束力,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纹,因此这种外部应力也不应忽视。
2.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对整体性和基础施工要求较高,需要一次性浇筑,因此一次需要供应大量的混凝土,并且需要连续供应不间断施工。而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正好解决了因间断施工形成施工裂纹等问题。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体积庞大,浇筑过程中易产生上文所述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纹产生。需要控制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变形的幅度,避免裂纹产生并优化施工工艺,改善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
2.2 泵送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泵送混凝土技术是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指定位置,连续进行混凝土的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因其输送量大、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施工安全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有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在输运过程中通过设备的不断搅动,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不离析、不泌水。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混凝土合理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2.3 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设计模式需要从常规结构模式进行突破,引用高新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设计上遵循“上小下大”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如刚度较大的剪力墙布置在上部,刚度小的框架柱布置在下部。
3.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的质量,后期的养护和验收等等。本文主要从材料、施工和后期养护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对混凝土进行较好的质量控制。
3.1 对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包含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要参考实际工程强度选择水泥的型号,要保证水泥的强度满足设计规范,如果是特殊部位,承重要求也比较特殊,就必须要提前测试水泥的性能。骨料也是混凝土中一种重要成分,包含粗骨料和细骨料,选用粗骨料时要研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和最大粒直径等参数;选用细骨料时除了分析质地,还要研究细度模数,重点检查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用来搅拌混凝土时要尽可能使用饮用水,如果是不可饮用水必须要提前化验和检验腐蚀性,避免使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选择优质厂家生产的外加剂,提前试验,检查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后,要杜绝靠经验配比,必须对这些原材料做一个合适的配合比设计,避免多配少配、错配漏配,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之前按设计配比进行性能试验,严格执行试验的相关要求。性能检验合格之后,才可大量配比搅拌。搅拌时要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实时检测,及时调整。
3.2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重的外部施工条件和施工顺序也是保障其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要合理控制施工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施工条件主要是材料含水量、环境温度、风力和光照等,施工时要避免材料随意加水加料,避免在高温或寒冷天气下施工,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以避免裂纹的产生。
混凝土浇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浇筑长度宽度和厚度,浇筑前应先进行清理工作,模板内的泥土垃圾,钢筋上的油污杂质清理干净,检查儿钢筋的垫块儿是否垫好。浇筑时观察模板、钢筋、插筋、预埋件、预留孔等是否有变形、移动、或堵塞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浇灌需立即停止。
混凝土的振捣强度须大于第一次施工时的振捣,控制好两次振捣的间隔时间。为了防止漏振情况,振捣的插点位置要布置均匀,振捣过程快插慢拔。振捣棒应进入下层混凝土,防止两层中间出现缝隙。一个插点应持续振捣20秒左右,直至表面水平,无气泡无下沉。振捣应密实紧凑,不允许有裂纹、露筋、蜂窝、空洞、夹渣等缺陷。
3.3 对后期养护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完后要派专人养护,浇筑12小时之后,严密覆盖保护好混凝土,使其保持湿润状态。禁止浇水,冬天保证混凝土不会受冻,养护时间大约在两周左右。
如果有柱墙混凝土,需要对其脚部做成品保护。浇筑之前,用钢筋登或木脚手板在板筋上面铺设人员通道,避免人员走动踩塌。墙体拆模后,用塑料或防护模板对成品混凝土脚部防护。
混凝土施工结束要按施工合同中的要求对建筑工程分项验收。对已经结束的分项分部工程需要中期验收,并根据工程质量标准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评级。如不达标,及时整改。整个项目结束之后,再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之后,才能让监理方进行最终的完工验收。
4.结论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而混凝土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混凝土凭借自身持久耐用,强度优良的性能,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康.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01):66.
[2]代秀梅.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分析J].百家争鸣,2016(10):251.
[3]许美容.简议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1):892.
[4]牛寿林.简析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74):99.
[5]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8):314
作者简介:韩宗保 (1981.10-)男,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论文作者:韩宗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应力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