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康复结合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功效。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模式予以治疗,对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结合治疗的治疗模式。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后疗效。 结果 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 MBI 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各项治后疗效也更加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着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发病概率低、患者满意度水平高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对医院树立公正可靠形象、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十分重要,可广泛推广[1]。
关键词:针灸;康复结合治疗;脑中风偏瘫
脑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它是一种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应用在中医学派之中。患者病发时通常伴随口角歪斜、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后半期出现语言不畅、半身不遂、半瘫等症状。现,就针灸康复结合治疗脑中风偏瘫的疗效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31例,患者的年龄在40-7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3±10.33)岁,患者的发病时间为15-150 天。在试验研究治疗之前所有的患者均被告知相关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研究调查。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模式予以治疗,对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结合治疗的治疗模式。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后疗效[2]。
2.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在相同时间段进行治疗,显示治疗结果无论是在患者的治后指标、恢复程度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水平上均劣于观察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各组患者的治后反应情况
3.结论
其实脑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它的病理变化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它的病因较多,可能与患者的种族、年龄、性别相关,而且长期食用烟、酒,还有患有高血压、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中风症状。患者中风之后,通常会出现一侧肢体运动产生功能障碍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一般脑出血的患者是由于脑内小动脉及微动脉发生病变严重,导致脂肪浸润,形成脂肪剥离变性,或者是发生微小动脉瘤,使得动脉瘤发生于半球深部的壳核、丘脑以及脑皮质等部位。患者脑部出血之后,再加上情绪激动、疲劳过度等等诱因,会导致血管瞬间爆裂,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灶,使患者产生中风症状。目前,据统计显示脑中风世界平均年发病率男性患者为101-285/10 万,而女性患者的发病人数为47-198/10 万。就我国而言,脑中风偏瘫的发生率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许多患者在初期中风之时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疗缓解病情,但依然会导致患者发展成为日后的“残疾人士”,这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社会的福利保障,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优质治疗十分重要[3]。
参考文献:
[1]程红亮,李飞,胡培佳等.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499-501.
[2]冯玲媚,这明辉.腕踝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6:194-195.
[3]于化美,宋全荣,张同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探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3:54-55.
论文作者:方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中风论文; 针灸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动脉瘤论文; 模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