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若干问题_统一战线论文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若干问题_统一战线论文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线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统战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成为当前统战研究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党的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顿”①,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本文着重探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发展若干问题。

统战工作为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服务,从根本上讲,也是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这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转折对统战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结束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20多年“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历史,开始把统战工作的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是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此统战工作再现生机,进入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统一战线曲折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一定时期统战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同这时期党的路线正确与否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只有始终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有“英雄用武之地”,如果偏离了这个中心,统战工作就会遭到挫折。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只有在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统战工作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新时期党对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促进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把我国经济建设搞上去。”③深入扎实地开展统战工作,有利于创造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经济环境,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而统一战线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也只有在经济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如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只有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民族共同繁荣,也才能为解决宗教问题创造条件。总之,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三胞”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向心力就会大大增强,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就会获得强大的凝聚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把它与走向现代化阶段的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一套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

邓小平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富有时代性,其创新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各个方面,仅列举几个方面:

(一)在统一战线的性质、对象和范围问题上。传统观点是,中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内的联盟,一个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劳动者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中心问题是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这里的重要发展是提出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虽然也是两个联盟,但范围很宽。只要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也要团结。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质。

(二)在民主党派问题上,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实际状况,指出它们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要发挥他们参政和监督的作用。他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他提出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并批示要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职责的方案。

(三)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富有远见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要求统战部门要注意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全貌。

(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尊重历史,尊重实际,提出了“一个国家,二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个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建立、发展同海外“三胞”的爱国统一战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全面性。邓小平的统战理论涉及的领域广、方面多、内容丰富。如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内容包括阶级、政党、民族、宗教、知识分子、华侨、港澳、台湾问题等。其范围既包括国内统一战线,也包括国际统一战线。主要有七个方面:关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地位;关于统一战线的对象和任务;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于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关于民族团结;关于维护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关于统一祖国问题等。第二,相关性。邓小平的统战理论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相互间不是孤立、分割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知识分子问题,不仅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民主党派工作、“一国两制”都有影响。我国各民主党派的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外知识分子中许多人由于家庭和历史的原因,同海外“三胞”有各种联系,做好他们的工作,有利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实现。第三,目的性。邓小平的统战理论不论就整体还是各个部分而言,目标是明确的。即邓小平指出的,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十四大以来,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呈现出许多不同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党中央采取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把统一战线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一)关于统一战线两条主线的观点。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两条主线。强调“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我们共产党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④。但民主“应该有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标准,不能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明状况相脱离”⑤,讲民主“必须有利于稳定,否则就会乱,就会阻碍民主的进程”⑥。提出要坚持“两点论”,既要寻求、增进共同性,又要注意差异性;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讲团结、合作、友谊、人情,又要有善意的帮助和教育;既要有批评,又要有自我批评;既要反对关门和敷衍态度,又要反对迁就态度。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重大的意义。

(二)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观点。1990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提出这种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对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意义⑦。1993年3月,经中共中央提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

(三)关于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观点。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民主党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⑧。民主党派的参政,是指我们党和国家在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的过程中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管理中的应有作用,而不是在党派之间分配席位⑨。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四)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点。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大家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⑩。党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促进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把我国经济建设搞上去”(11)。1992年12个省、市统战部长座谈会的主题就是牢固树立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增强加快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识,要求在统战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继承和创新、解放思想和从实际出发的关系(12)。

(五)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的观点。在宗教问题上,重新提出我国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宗教既是人们的信仰问题,又同社会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在宗教问题上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要保持这个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3);二是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项工作必须加强,而绝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管理。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进行(14);三是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人士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六)民族工作要做好两件大事,处理好两个关系,做到四个结合的观点。“两件大事”就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教育、文化。“两个关系”就是:维护国家统一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区域利益的关系。“四个结合”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具体利益相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与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相结合,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15)。

(七)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是统战工作新的对象,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统战工作新的任务的观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作为公有制的有益补充,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和发展。“现在亟需有一个党领导的,主要是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民团体”(16),要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间逐渐培养起一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爱国、敬业、守法的积极分子队伍。中央确定工商联“配合党和政府承担这方面的任务”(17),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统战性为主,兼有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一个桥梁。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方针是“团结、帮助、引导、教育”(18),从而为统战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爱国统一战线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才能在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深刻指出:(一)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一项事关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决不会改变(19)。(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和全国的大局,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总要求。爱国统一战线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三)“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党的一大法宝”(21),统一战线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靠力量(22)。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革知识分子工作、加强对台工作、做好宗教工作、关于工商联工作等重要文件。据不完全统计,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同志直接参加有关统战工作的活动有79次,其中有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等。1992年2月江泽民同志又作了“大计方针都已很明确,关键是落实。统战工作是方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抓下去”的重要批示。

在如何加强党的领导问题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很突出的一点是全党办统战的观念。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如果没有全党的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各级党委都要有这种政治认识和战略眼光,把统一战线看作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个法宝牢牢地掌握起来,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一环。”(23)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各级党委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形成全党重视统战工作的局面”。要把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作为衡量主要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党委每年要认真讨论几次统战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同志,要同统战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实际,指导工作。

统一战线自身的基本社会职能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具体表现在:

第一,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大团结、大联合。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特点是空前的广泛性,范围扩大了,对象增多了,任务加重了。但这也是统战工作大有作为的时期,因为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有了这种空前广泛的联盟,就可以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实现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上来。李瑞环同志深刻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广泛团结、凝聚人心,完成新时期总任务的基本保证。”(24)

第二,统一战线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统一战线能够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多党合作、参政议政;二是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统一战线中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作用。政治上,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决定民主党派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组织上,民主党派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影响的人士组成,代表本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所联系的其它阶层群众的愿望,其监督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这种监督能起到沟通权力机关与社会的作用,使权力机关能及时听到社会的呼声。这种监督较少受到各种干扰,是法律制约作用的补充。

第三,统一战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这时候统一战线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协调关系的优势,正如李瑞环同志指出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25)。因为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党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对实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统一战线是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统一战线中的群众是一部分特殊的群众,一般都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智力密集;二是社会联系广泛;三是强烈的爱国心、事业心,渴望为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献计出力。这些特点使他们反映的意见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及时性、代表性等优点,有利于我们党在研究形势时,更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做到胸中有数;在制定政策时,更准确地体察群众心理,做到符合民意;在解决问题时,更切实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真正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统一战线的其他职能还有:它是安排人事、合作共事,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必要途径;是联络友谊,沟通感情,促进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桥梁纽带。上述六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基本社会职能,是由主导我国发展趋势的若干本质要素决定的,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历史地形成的。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这些社会职能,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就可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新时期各项工作向前发展,显示出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注释:

①③(11)(14)(23)《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统一战线》1994年第1期。

②(22)《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④⑤⑥(12)《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讲话》,《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第370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出版。

⑦⑨(19)(20)(2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821页、第823页、第1124页、第1127页、第1126页。

⑧《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第254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出版。

(10)《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第368页。

(13)《李鹏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第226页。

(15)《王兆国在第三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国统一战线》1994年第8期。

(16)(17)(18)《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第270~271页。

标签:;  ;  ;  ;  ;  ;  ;  ;  ;  ;  ;  ;  ;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若干问题_统一战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