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论文_李子章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论文_李子章

黑龙江省鸿铭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相应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各类工程项目都在积极的进行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性的施工项目类型之一,它的建设对于人们的出行具有很大的影响。而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愈加的重视路基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建筑垃圾的存在就严重影响了路基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因此,针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路基施工;建筑垃圾;处理利用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是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究的,因为这关系着工程的最终质量,同时也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只有深入探究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建筑垃圾问题,才能了解其具体情况,进而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有助于推进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这就要求有关施工人员能够提高对于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进而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办法加强处理,从而体现出道路施工的高效益。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施工段道路全长2162.761m,车行道宽22m,单幅双向四车道设计,红线宽度50m。沿线有上跨桥梁和下穿箱涵各一座。依据设计资料说明,本道路工程范围内地表垃圾土较深,最大厚度为7m,且呈松散状态。根据施工现场开挖的雨、污水沟槽侧壁观察表明,沿线地表深埋垃圾密布,最大深度8.5m,构成和密实状态不一。据此,本道路沿线的深埋垃圾处理问题成为道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点,成为保证路基质量和最终道路设计、施工成败的关键。

二.基本处理方案

1.挖填作业

清表后,依据高程和线位的控制,施行路基的挖填作业。挖方区较好建筑垃圾土现场倒运至填方区,生活垃圾土予以外运。填方区保证路床下换填1.0m的换填深度,填筑碾压执行重点控制参数。填筑预留路基上部0.4m厚度用符合标准的外购素黄土进行,以利回填、碾压、整平。

2.填筑土料选择

根据开挖区垃圾土状况,生活垃圾应予外运出场。建筑垃圾及其混合土选择使用,注意含水量和构成配合的控制和调整。

3.施工现场人工配合

对于倒运至填方区的建筑垃圾混合土,机械摊开,推土机推平,人工捡拾清理塑料、破布、钢筋及树根、材草等。

4.个别地段特殊处理

施工中,路基换填开挖1.0m后,遇到复杂地质如软土、生活垃圾杂填土时,加深换填3.0m。

5.回填控制参数

建筑垃圾土回填每层虚铺厚度250~300mm,20T凸轮振动、18T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不再有明显轮痕为止。分层碾压填筑至道路基层下40cm高程位置结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留的40cm分层用素土回填,执行相关规范,保证压实度达到0.95。

6.试验检测

经过现场的弯沉值检测可知,与预先设计的出入较大,这就说明,该路段的垃圾处理设计上还存在不足之处,这就严重影响了路基施工的质量,而针对该路段的垃圾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只有保证垃圾处理方案的合理以及科学性,才能加强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从而更好的符合施工的基本要求。

三.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的优化方案

1.挖填作业

挖填作业是重要的部分,在路基施工中是重点环节,而这也是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的基础步骤,与以上方案一样,这是首要的环节,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在清表后就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路基的挖填作业。首先,将建筑垃圾运至路基施工现场,然后置入挖好的区域内,而如果深入较大,工作量也大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在其两侧绿化带能够暂时的堆置土方。需要注意的是,在路床的下方,要最少保留2m的处理深度,以更好的推进后续垃圾处理工作的进行。其次,要求有关人员能够注意在换填底面先开挖雨水沟槽,铺设基础砂砾后,铺设下面层土工格栅,然后用现场土和砂砾(管沟部位)同时填筑至雨水管底高程位置,再用现场土全断面填筑至雨水管顶以上高度。还有,工作人员还应注意按照有关设计的要求进行开挖,尤其要注意雨水管道的沟槽的高度要尽量与管底的设计高度持平。另外,其中的工序也要详加注意,在铺设完基础的沙砾后,才能再铺设管底中较粗的砂垫层,而完成最终的管道铺设后,有关工作人员就要注意检查井施工以及沟槽的回填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最后,在上面再铺设土工格栅,再用现场的土完成填筑工作,最好控制在管顶0.5m处。最后在完成路床的铺设填筑等。而在此过程中,如果管道高程和土工格栅一样,就很有可能产生冲突,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具体而言,可以在40cm上下范围内进行调整。

2.填筑土料选择

根据开挖区垃圾土状况,大量生活垃圾应予清除外运,建筑垃圾及其混合土选择使用,生活垃圾含量控制在5%之内,建筑垃圾最大粒径不超过12cm,注意含水量和构成配合的控制和调整。

3.施工现场人工配合

对于倒运至填方区的建筑垃圾混合土,机械摊开,推土机推平,人工捡拾清理塑料、破布、钢筋及树根、材草等。

4.个别地段特殊处理

施工中,路基换填开挖2.0m后,遇到复杂地质如软土、生活垃圾杂填土、鸡窝状生活垃圾坑时,加深换填3.0~5.0m。

5.回填控制参数

建筑垃圾土回填每层虚铺厚度250~300mm,20T凸轮振动、18T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不再有明显轮痕为止。分层碾压填筑至道路基层下40cm高程位置结束。预留的40cm分层用素土和8%灰土回填,执行相关规范,保证压实度达到0.95。

6.土工格栅铺设

路基用土工格栅为双向塑料材质,要求网孔尺寸为40×40mm,纵向抗拉强度≥20KN/m,横向抗拉强度≥30KN/m。土工格栅铺设应按照各施工段长度分段进行,铺设宽度等同于路基结构宽度。采用人工铺设、尼龙绳梆扎搭接、钢钉定点定位、机械回填埋置。铺设过程应避免褶皱、不平现象,避免车辆驶入碾压,避免下层表面碎、块石尖锐突出,避免摊铺土料时车辆在土垫上转弯掉头,填筑土料厚度未达30cm禁上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7.试验检测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设计要求、接受监理检查控制、遵循建设施工规范,工作详实有效,换填处理到位,压实和外观效果良好。经检测机构再次对路基弯沉值进行现场测试,LS实际数据为273.34~313.28,达到设计的248.5(0.01mm)要求,路基质量坚固可靠。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步伐也有所加快,而道路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出行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建筑垃圾过多,清理不干净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有效开展,其进度以及质量都会有所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加强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通过优化处理方案,来进一步的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刚.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J]. 交通世界, 2017(13):168-169.

[2]梁勇. 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0).

[3]吴英彪, 石津金, 刘金艳,等. 建筑垃圾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全面应用[J]. 建设科技, 2016(23):33-36.

论文作者:李子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论文_李子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