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

鄢泽兵[1]2004年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传统的城镇规划可以说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方式,即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基本上都采用一种模式来进行规划,而小城镇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对规划方法上的特殊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现实工作中,“规划滞后”成为小城镇建设中不争的事实,小城镇规划始终赶不上小城镇建设发展变化;这种现象的背后除了物质技术上的原因外,更有规划方法缺陷上的根源。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求一种增强小城镇规划动态适应性的方法,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小城镇规划的被动局面。本文以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小城镇规划静态性的特征和缺陷;通过对系统科学中动态规划思想的阐释和对国外城市规划学科对动态规划思想探索的总结与回顾,提出了动态规划思想对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启示在于增强规划的连续性和多样选择性;同时,文章对我国的小城镇动态规划设计理念,即从目标规划到过程规划、从时间规划到规模规划、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从规划中的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的理念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叁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即小城镇分期布局规划、小城镇滚动性近期建设规划和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对其动态内容、动态特征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地探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因而对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的适时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吴南居[2]2010年在《与城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镇产业的发展是镇经济发展的本动力,在国家大力发展小镇的政策导向下,小镇产业开始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小镇产业经济表现出更多的模糊性和动态性,影响小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增加。小镇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变化,导致小镇规划的传统方法,对规划对象动态性的不适应,规划已不足以应对小镇经济和产业的一系列动态发展。现阶段,我国小镇主要将第二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论文选取第二产业为主导的镇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小镇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并以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为实例,分析其产业发展情况。论文通过对传统小镇规划方法对产业发展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阐述了规划与镇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入相关规划的方法和理念,以期收进传统规划方法的不适应性。论文结合大邱庄镇的规划实践,论述了应对产业发展的小镇规划策略,分别从小镇用布局结构、控制指标的制定、规划对政府的政策引导叁方面提出,与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镇规划方法。实现规划在镇产业和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王丽洁[3]2008年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深刻认识、国家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城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原本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粗放利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势在必行,对其研究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在对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一般性问题分析的前提下,着重对个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在调查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阐述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深层内因、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动力、土地集约优化影响因素及技术指标等展开系统分析,进而构建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提出了利用片区规划、生态规划、动态规划等新的规划方法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新思路。然后探讨了城市边缘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对策以及小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的集约优化利用模式。同时在对天津、唐山、张家口市小城镇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新方法与策略运用到实践中,提出叁地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途径。最后,文章从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继承文化传统、加强城镇体系规划、提高公共参与程度以及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五个方面,探讨如何真正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开启了新的方向。

于汉学[4]2007年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陈渝[5]2013年在《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名镇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与“乡村聚落”的双重特性。因此,历史文化名镇的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兼顾,互荣共进。当前,我国城镇化正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国家空前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古镇游”、“乡村游”、“生态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面临发展困境的叁重因素作用下,树立历史文化名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显得适逢其时。本着拓展城镇化健康发展研究视野,为历史文化名镇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可资借鉴的原则和方法的目的,论文展开了对城乡统筹、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小城镇学术动态与建设实践的系列研究。通过对理论归纳与实践反思,论文试图解答为何选择城乡统筹视角(研究视角);城乡统筹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是什么(价值观);如何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实现历史文化名镇科学发展(方法论)的问题。首先,基于对传统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双重特性的解读,论文认为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孤立、静止、技术导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无法满足在城乡统筹战略宏观指导下历史文化名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因此,论文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不仅要从“就保护论保护”转向“保护与发展相协调”,还应当在城乡统筹视角下,从“价值特色的全面认知”、“发展的眼光”、“更高战略基点”叁个方面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升级。其次,基于当前历史文化名镇发展受到城乡统筹与古镇游热潮双重影响的考虑,论文对新时期城乡统筹战略、旅游小城镇建设实践尽心系列研究,得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应做到区域统筹协调、城乡全域发展、产业融合互动、空间战略协同、社会环境相互依托、政府行政配合的六大建设目标。最后,以城镇建设目标为指引,论文结合若干实例展开论述了注重从区域纵横两个维度城镇体系格局把握城镇发展方向的区域共生论;注重在镇域范围内以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与科学利用为触媒促进城乡资源统筹配置的城乡协作论;注重以旅游业为核心,乡镇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为两翼构建“旅特农”叁位一体非农产业体系的产业融合论;注重以旅游特色、产业布局、土地集约为导向协调空间发展战略的空间协同论;注重以文脉串联的方式将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城镇社会建设,以体现其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价值的文脉承创论。文章结尾从规划编制与政府行政引导两方面论述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制度保障。

徐宁宁[6]2012年在《低碳背景下小城镇规划适应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中城市的能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占我国城镇数量重要比重的小城镇,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我国众多小城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低碳理念的提出不仅给大中城市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也为小城镇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低碳导向的今天,小城镇如何在低碳理念下谋求自身的发展问题,如何建设低碳型小城镇就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小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整体形态、性质、规模和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结构、规划管理、规划方法等宏观领域、定性的、理论化的研究,对微观领域以及数据的定量化的技术性问题研究重视不够,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低碳背景下,适应我国小城镇的、在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暂不考虑产业及政策影响)以及部分定量化的微观数据的确定,为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本文以小城镇规划的适应性技术方法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小城镇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及新农村规划的特点,从低碳角度出发,以适应性为切入点,从小城镇建设模式、居住区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景观规划等方面探究低碳小城镇规划适应性实现的技术方法及路径,并对居住区规划、道路、绿化等部分指标中的微观数据进行研究。最后以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规划为例,探讨以上适应性方法及数据在实际的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低碳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因而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建设低碳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先悦[7]2014年在《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唐古拉山镇镇区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西北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小城镇在未来的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小城镇相比城市来说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简单的套用城市模式进行规划编制不能满足更为贴近其自身特征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对于西北高寒地区的小城镇而言,这种不适应性体现的更为明显。同时,现有的小城镇规划理论尚不成熟,尤其是缺少针对在西北地区特殊地域环境和发展特征下小城镇发展经验的借鉴,因此,也就造成了规划和建设的脱节,严重制约了西北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本研究通过唐古拉山镇镇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剖析以及适宜性规划方法的实践探索,尝试将其中的共性要素进行提取,运用到类似特征的小城镇规划方法的优化中。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选取西北地区中数量多、分布广、作用大的小型镇区作为主要扩展研究对象,指出传统规划方法在西北高寒地区的城镇建设指导上存在的局限性,总结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现行规划方法没能直接、有效的引导镇区空间与居民生活之间形成良好的调节反馈关系,进而提出将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寻找并优化现行规划体系的思维方式和作用手段,实现将人μ的感受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形成生活μ与空间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现行的规划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出能够对于西北高寒地区的小型镇区产生较强直接性的引导内容,并进行城市设计视角的针对性优化,从而提高规划在指导镇区建设时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引导镇区有序发展。本研究将城市设计的视角和方法引入到西北高寒地区的小型镇区适宜性规划方法的探索过程中,以镇区空间为载体实现对于镇区发展的良性引导,并为我国西北地区小城镇适宜性规划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廖永伦[8]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叁,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赵之枫[9]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合的要求,从分散走向集聚。村庄集聚是村庄空间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村镇规划的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城镇镇域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几乎仍是空白,造成现有的村庄规划理论严重滞后于规划实践的发展,实践中往往用简单化的空间集聚模式来处理当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型农村,缺乏对村庄建设融合多学科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推动乡村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研究对于建构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的背景、机制、特点,把握村庄结构的变迁。结合多层次规划实践,从新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划理论,并进而研究保证村庄集聚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与方法革新,以求得整体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宽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立足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考察村庄结构转型与集聚的背景与机制,探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结构转型的一般趋向。指出村庄结构的变迁是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与重构密不可分的。农村工业、农业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分化与重组孕育了村庄的分化与重组。村庄集聚是农村社会各种资源要素重组和整合的要求,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次,研究突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传统视角的局限,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将村庄放入城乡体系中进行整体的研究,从观念和规划模式层面提出以新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区域整体发展原则指导村庄集聚的新规划理念,努力构建符合产业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合理村镇体系结构,从宏观上推动村庄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村庄集聚建设实践,从多层面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庄建设,提出相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村庄建设实践和具体管理的运作提供可操作的实质性意见。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符合农村建房特点的农村合作建房制度,以及采取适宜乡村特点的建设方法,在新乡村建设中促进聚落建设的自主性、渐进性和适宜性,具体指导村落建设。

董欣[10]2011年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D]. 鄢泽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与城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D]. 吴南居. 天津大学. 2010

[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 王丽洁. 天津大学. 2008

[4].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于汉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 陈渝. 重庆大学. 2013

[6]. 低碳背景下小城镇规划适应性方法研究[D]. 徐宁宁. 河北工业大学. 2012

[7].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唐古拉山镇镇区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D]. 赵先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8].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9].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 赵之枫. 清华大学. 2001

[10]. 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动态规划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