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论文_李健礼

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论文_李健礼

李健礼

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制约,基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土壤侵蚀正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水土保持效益以及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开发建设导致土壤侵蚀情况不断加剧,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区、丘陵、平原,水土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土壤侵蚀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治理。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求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达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水土保持就突显重要性,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1.我国土壤侵蚀基本现状

1.1土壤侵蚀的基本情况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张增祥研究员等编著的《中国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按照时间序列和流域分析了中国土壤侵蚀的时空特点,旨在展现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我国土壤侵蚀的现状及变化,为更好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2010年土壤侵蚀轻度以上面积共计4778070.10平方千米,占全国监测总面积的50.26%,反映出全国半数土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土壤侵蚀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12.59%、27.04%、61.52%,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相对最严重,分布面积和强度等级都表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特点。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低于10%的包括上海、海南、江苏、天津、广西和广东,上海市无侵蚀发生。

1.2土壤侵蚀类型与形式

(1)土壤侵蚀类型

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土壤侵蚀一词系指侵蚀的类型或形态,如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类型,或指溅蚀、片蚀、沟蚀等侵蚀形态。划分土壤侵蚀类型的目的在于反映和揭示不同类型的侵蚀特征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侵蚀危害。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2)土壤侵蚀形式

土壤侵蚀过程中因外营力和下垫面差异发育形成的各种侵蚀形态。根据土壤侵蚀研究和其防治的侧重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即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来划分土壤侵蚀类型、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划分土壤侵蚀类型和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土壤侵蚀类型。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进行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是土壤侵蚀研究和土壤侵蚀防治等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的发生往往主要是由一种或两种外营力导致的,因此这种分类方法就是依据引起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出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

1.3土壤侵蚀的危害

(1)侵占土地资源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风蚀面积),几乎占国土总面积的1/6。黄土高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据统计资料介绍,在晋、陕、甘等省内,每平方公里有支、干沟50多条,沟道长度可达5-10km以上,沟谷面积可占流域面积的50-60%。由于土壤侵蚀,大量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侵占耕地、草地、林地等植被面积,直接影响我国可利用地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环境恶化

根据《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区,“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疆大部。生态环境较差及差区域与国家级水土流失预防区基本吻合,主要由于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受土壤侵蚀危害,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强风等容易产生土壤侵蚀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循环恶化。

(3)河床淤积

土壤侵蚀去向途径伴随雨水、风向等影响,水土流失中携带的大量泥沙随着雨水、风吹被送至低洼湖泊、河道、水库等区域,从而造成河床淤积,水位抬升。建国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高8~10cm,目前很多地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10m,成为地上“悬河”。河床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损失。

2.关于防治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统筹布置水土保持措施,以全局的观点来考虑,做到主体工程设计与水土保持方案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护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恢复、提高地力相结合,将项目建设期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下列以普遍利用较多的防护措施为例。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以截排水沟、沉沙池、边坡骨架护坡等防护措施为主,容易与主体工程设计相结合。截排水沟等排水措施可以有效汇集项目建设区内外雨水,避免雨水处于漫流状态,使降雨有序排除;沉沙池等沉沙措施可以使排水过程中雨水携带的泥沙有效沉淀,避免雨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导致下游淤积;边坡骨架等边坡措施可以有效稳定挖填方边坡,避免边坡产生崩塌、滑坡等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容易与坡面植物措施相结合使用。

2.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以园林绿化(栽植当地乔灌草)、表土剥离、土地整治(含表土回填)等防护措施为主,与主体绿化工程设计相结合。园林绿化等绿化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土壤,避免雨水、风沙等对地表土壤直接进行冲刷,有效涵养水土,从根源上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采用乔灌草等多级绿化措施,可以有效利用生态植物生长的多样性,从而恢复生态环境;表土剥离措施可以有效利用耕植土资源,避免施工过程中污染和浪费表土资源;土地整治(含表土回填)等整地措施,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提高种植土的肥沃度。

2.3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以临时排水沟、临时拦挡、临时苫盖等防护措施为主,临时排水措施可有效汇集临时用地区域内雨水,施工场地使用后可及时恢复原地貌;临时拦挡措施可有效对施工过程中土方、泥沙等拦挡防护,避免水土流失等影响周边区域;临时苫盖措施可有效对施工过程中裸露土方区域进行苫盖,避免雨水冲刷或风吹造成水土流失。

3.结论

目前,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情况的日益恶化,虽然各项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长久且持续的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力度。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占斌.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1(05)

[2]吴淑芳.水土保持及土壤侵蚀动态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13(02)

[3]庞伟国.人为作用对土壤侵蚀环境影响的定量表征[J].现代大学教育,2013(01)

[4]张增祥,赵晓丽,汪潇,等著.《中国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星球地图岀版社,2015.6

[5]《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论文作者:李健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论文_李健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