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5号栽培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要点论文,茶树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茶树菇5号是由福建省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茶树菇优良菌株选育并进行推广。永安市食用菌站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过4年的点、面试验示范推广栽培,该菌种的生物特性、产量及品质均优于其他茶树菇菌种,在生产上非常受菇农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栽培达3万袋,以后逐年增加,2006年栽培6.8万袋,并取得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1、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
该菌种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菇盖圆正,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后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长3~10cm,柄粗0.3~0.6cm。口感脆嫩,风味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该菌种生物学效率高达90~100%,出菇快,产量高,一潮菇可采5批,二潮菇3~4批,一般可采收10~11批菇,平均每袋产菇0.6~0.75kg,按当地市场平均年批发价11元/kg,扣去成本费,每袋收入4.5~5.5元,经济效益相当高。
2、季节安排
在当地一般2月份制栽培袋,3月份开袋,5月底开始采收,一潮菇可采到6、7、8月份结束约5批,9~10月进入二潮菇采收阶段约3~4批,管理好的可采收10~11批菇。
3、栽培技术要点
3.1 培养料配比与栽培袋制作 培养料配比:木屑35%、棉籽壳30%、麸皮25%、茶籽饼10%、糖1%。根据需要按配比逐一称好。先将称好的木屑、预湿过的棉籽壳、麸皮摊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拌匀,堆成凹形,再将预先溶解好的蔗糖倒入其中,边倒边搅拌至均匀。含水量不够时,再加适量的水,以手握成团,指缝微有水滴溢出为准。拌好料后,用17cm×35cm×0.05cm聚丙烯袋装袋,装料时压紧,保持上下松紧一致,装到袋长的3/5处即可用套环并用棉花塞塞好,再用常压灭菌灶进行常压灭菌,冷却后进行无菌接种。
3.2 培养健壮菌丝 将接种好的菌袋,立即搬到消毒过的发菌室内进行菌丝培养,室温保持20~28℃,湿度70%左右。菌袋在室内以直立方式排放于床架上,袋与袋之间最好留有1~2间隙。床架规格一般是宽1~1.4m,层高45cm,层数7层,床架长度、数量依发菌室大小而定或根据需要而定。菌袋经过30~40天时间就长满菌丝。必须在接菌的三天后可在每天中午通一次风。同时,在走菌丝期间,要经常检查,如有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
3.3 加强菇生长期管理 将长满菌丝的菌棒搬到消毒过的出菇房,将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排完后马上用浸过水的无纺布盖好,保持湿度。30天的时间就完全达到生理成熟。外表看,菌袋呈松软状,菌丝分泌浅黄色素,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期间,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95~98%,早晚应喷水保湿。出菇后,进入生长期间,一定要保持室温20~25℃,湿度85~95%,光照以弱光为好,尽量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通风过度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为了保证子实体发育健壮,可根据菇房外面的气温情况,每天通风1~3次(早、中、晚)每次通风1小时左右,看到料面上出现原基(白点),减少在料面上喷水,10天左右可采收第一潮菇。
3.4 及时采收 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应抓基部一次性将整丛大小菇一起拔下,以利下潮菇发生。采收后清理菌袋料面,合拢袋口,让菌丝休养生息2~3天,然后拉开袋口,淋一次大水,并重复上述管理。收完第一批菇后,又重喷水,连喷二至三天第二批菇又出现原基,二潮菇开始生长。注水中,用营养液为佳(葡萄糖100g,三十烷醇0.05g,磷钾复合肥50g,尿素20g,水1000mL),一般可收8~10潮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50~70%。
(福建省永安市农业局食用菌站 陈安)
(摘自《中国果菜》2007.1.11
联系电话:0531-8893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