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依然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作用极为突出,如满足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性、有效性,切实有效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而通过对以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落实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基础部分的施工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基础部分的坚固性、稳定性不高,致使整个工程稳定性、坚固性及耐用性深受影响。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科学、合理的运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做好的基础部分的设计与施工作业,为真正提高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其工程质量关乎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特殊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因此,为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操作手段、施工环境及施工场地等方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的此项工程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即:(1)施工范围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子工程的建设的,这使得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范围较大。这也使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2)地形复杂。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是服务于农业、电力等领域的,所以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会将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或水流湍急的位置;(3)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包含多项子工程,这使得其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相关规定及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慎重的选用施工技术,为有效的建成水利水电工程创造条件。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还具有施工技术类型多的特点;(4)施工要求较为严格。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多种作用,利于提高国民经济。
2基础处理施工中常见问题
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利输电工程质量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利输电工程稳定性能就会受到施工地基的影响,会造成基础施工的稳定性能降低,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能都会造成影响。当地基出现渗漏时,就可能会对基础施工造成破坏,一些渗漏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利时,可能会对基础工程造成影响,使基础工程出现沉降,对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形,容易造成工程毁坏,影响整个工程建设。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而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3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讨
3.1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其主要是混凝土与应预应力岩锚的总称。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实现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合理利用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满足当地居民对工程的基本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是将预应力锚固技术与GPS技术结合起来使用的,可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和锚固深度,对所需要进行修理的建筑物施加预压应力,从而平衡该建筑的受力作用,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坝型形式不同,该工程对于稳定性的要求也就不同,在使用该技术之前,需对坝基和坝体的受应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避免在预应力锚杆规定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施工难度。
3.2水利水电工程的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
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是针对于渗水、跌窝的水库土坝,因为这类出现渗水的水库土坝会出现渗透问题,最后导致水库土坝变形。这类问题比较常出现在地理环境比较差的地域。而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问题坝体进行劈裂,并对坝基和坝体、坝剪进行灌浆施工,其防渗体能够连续,增加其稳定性和防渗透能力。
3.3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而言,最关键的施工技术是无轨滑模方式的施工技术,其具体的施工工程是在保持混凝土浇筑水平的状态中,对浇筑的方向是从中心条块逐渐向双侧跳仓进行施工的。并且入仓方式一定是“U”型。在进行入仓操作时候,溜槽布料摆动也需要同时进行。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坝坡混凝土面板处理时候,滑膜上部出口与卸料口的位置务必保持在1m之内,插点之间的位置长度保持在0.4m,最后在进行振捣施工时,务必保持振捣深度在新浇筑混凝土层底部5cm之下。
3.4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将混凝土加以特殊材料进行混合后而生成的一种硬性混凝土,并利用铺筑设备,通过震动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分层碾压。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发挥了混凝土强度高、防渗性的特点,还具备了坝身可溢流的特点,在工程实际施工中,仅利用大型通用机械就可完成操作,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3.5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导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专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通常在实际施工中多采用修建围堰的方式来解决导流问题。在工程实际施工中,若施工场地处于河流上游,在保证土体稳定的基础上,可利用围堰技术对河流进行有效疏导,将水体引导至下游位置。比如,在围堰下游坡面上铺设钢筋网,防止坡面块石被冲走,并在下游部位的堰体内埋设水平向主锚筋,避免下游坡会随着堰体一起滑动。
诸多工程实践表明,在自然条件及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导流围堰技术不仅可减轻航运和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能减小原有河道的流速,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流对围堰的冲击问题,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效建设。
3.6水利水电工程的软土处理技术
与预应力锚固技术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软土处理技术就比较基础常见。软土处理技术能够对于建筑施工软土地基进行针对性施工处理,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对于实际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有,置换法,排水法及夯实法。
4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施工项目,而且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意义重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务必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在进行基础处理施工中,务必将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逐次进行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志明.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2]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
[3]于博,李凤鸣.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
[4]张丽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5]冯彬.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
论文作者:孔维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