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土壤危机问题。因此,就要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端正态度,认识到我国土地监测、评价和探讨的重要性,进一步对我国的土壤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解决我国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相应问题,对于我国土地的利用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
我国土壤的调查和监测最早开始于对于农业用地的检测,其中的主要表现是通过土地中的测量,从而进一步检测土壤中的肥力是否满足农作物种植的标准,并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做出进一步的评估,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在之前的我国土壤检测中,主要包括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土地检测,通过土地检测,增加了耕地的耕作质量,同时让耕地的生产前景更加的鲜明。土地调查和监测是我国环保“八项制度”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这项制度是从根本上根治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环境的建设。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制度是根据国家下发的关于环境影响的文件评价周围的环境质量状况和预测环境影响的基础,在这一个环节中,监测的具体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是影响其具体在环境监测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实际中,土壤调查与评价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一、我国全国土壤调查、评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开始于1958年,主要通过调查全国耕地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土地的土壤肥力,第一次土地整体调查主要包含农民的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能力。从而制成相应的全国土壤改良情况图,从而对全国的土地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在当前我国的土壤实际检测中,由于对于土壤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土地检测问题的产生。
(一)缺乏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农作物的种植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这样也就导致我国土壤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固体材料和废物的堆积也就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当前的耕地使用水平和相应的农作物生长质量。虽然国家结合土地使用污染的现状将土壤使用的情况开展“土地资源的耕地等级调查与评定”的相关调查,将中国的耕地区分为相应的类型。但是目前,国家的环保行政部门对于各个单位中提交的土壤监测中提交的报告及其审批的过程中缺乏日常的考核和文件审批过程中的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了土壤审核的不合格、体制的不完善,如果不能从日常的考核开始逐渐加强对于环境评价的检测,就不能引起相关部门对于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的检测和评价。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比较严格的管理体制,人才的素质良莠不齐,这样就会对各级行政主管的部门管理缺乏助手,这样就会导致监测的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二)对于土壤环境监测评价的资质没有相应的规定
在现行的我国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应法律中,对于土壤环境监测单位的相应资质虽然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要求的具体细节上还有待完善,各种标准还有待统一,这样也就导致环境的测评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就会导致有一些测评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为导向,缺乏环境测评的系统化、准确性和代表性,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预算,对于环境的检测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审查,只要有的机构对环境的检测进行对接,让不具备环境监测的机构进行相应的环境测评,这就会对土壤环境的检测造成很大的误差。
(三)环保部门不承担具体的土壤环境监测任务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增加,对于环境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大,各级各县人民政府对于本身地区的环境监测非常的重视,而各个政府机构的环保部门并没有实现完整、系统的环境监测任务,由于这些部门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些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而且没有人力和资源完成系统化的环境监测。需要监测的事情多,人手不够,并且要受到人力部门的限制,因此环境监管部门进行放权,将相应的环境监管内容委托给相应的机构成为发展的必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环保部门一定要做好对相应机构的监管工作,从而推进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存在无序的监测状态
对于环境评价的要素很多,比如说:空气、地下水、土壤、和生物生态等,技术性强,专业面广,对于从业者需要很大的要求,这些内容就需要监管部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监管水平,但是目前,不禁少数的省级监管部门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的规定,目前各方面的监管部门缺乏足够的保障,这样也就造成了企业监管环境的约束,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环境监测额混乱,目前相应的市场和企业部门监测的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是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例行公事,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样就会造成环境评价的不理想。
因此,针对土壤监测中的相应问题,只有政府和相应部门提高认识,采取科学化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土壤环境的质量水平和土壤的污染水平,完善法律体系,筛选更加完善的土地污染修复水平的相应数据。对于土壤污染的变化趋势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过选取相应的土壤污染样本,从而建立相应的土壤样品库和土壤调查的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土壤的污染环境调查水平。
二、土壤环境监测、评价的策略和监管对策
通过对我国现行环境评价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下环境评价的合理策略。
(一)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加强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国家行政部门应该从法律上和监督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管理,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监管的水平,国家监管部门、省级监管部门采取相应的考核、发放考核表等相应的方式,对于环境评价的质量进行技术评价和考核。并且相应的上报其中的问题所在。
(二)明确相应的职责。环保评价部门应该进一步进行谋划,进一步明确相应的职责所在,采用各级环保部门胜任的职责进行相应的规划,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环保部门的监测水平,这样就使得环境监测有依据可查,进一步明确相应的环境监管职责。
(三)加强环保部门的质量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行政部门的质量检测,应该从整个社会的全方位监管进行检测,促进监管的有效进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和机构的对于环境评价的监管的敷衍,真正将环境评价的质量落到实处。
(四)重视监测方案的策划。在目前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没有具体的实践方案和方案不具体的方式进行监管的问题,并且有些监测的方案并不符合监测技术的规范,等到方案完善时,尽量避免归责不清,这就为责任的划分奠定基础。
(五)合理利用相应的历史数据。数据对于现行的环境监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能再环境监管的同时抄袭原有的数据,直到得到可靠的数据才能更好的得出环境评价的质量,一定要将数据的质量保证好,才能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
三、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发展前景
目前,针对我国土地检测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现行环境的状况,依照我国相关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土地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土壤监管和调查的相应监管和排查,重点监护水源地和垃圾堆等典型受污染土地和农田进行相应的土壤治理工作,从而对土地的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检测。
在未来,要进一步形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将土壤监测的环境质量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促进我国土壤环境监管体系。
结束语:当前我国环境的监管工作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政府和相应的部门要加强相应的环境监管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针对我国的土壤环境现状,进一步制定科学的方案,为我国的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农产品,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桂烈勇.土地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15,29(5):73—75
[2]李琪.土地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J].内蒙古环境科学,2016,21(5):41—42.
[3]魏翔,张扬.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2)
论文作者:陈丽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土壤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评价论文; 我国论文; 土地论文; 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