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刚[1]2006年在《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竞争,在纯粹的话音业务竞争上联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联通在以资费战获得超出想象的发展后,面对即将出现的第叁、四张移动运营牌照和入世后国外移动运营商的虎视眈眈,别无选择:做中国第一移动运营商。 中国正经历着移动互联网络变革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带给消费者的是交互式的、高度个人化的业务。移动数据业务的大量使用,是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韩国、日本等运营商CDMA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运营成功让联通看到了希望,相对于移动的GPRS,联通的CDIVIA1X具有无可比拟的技术竞争优势,3G推出前CDMA 1X就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是联通市场制胜的“杀手锏”。CDMA1X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不但是提高联通收入的法宝,更是联通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对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的论述和分析入手,对移动增值业务的业务特点、市场特点、目前情况、以后发展方向作了系列的论述和剖析,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采用SWOT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对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借助于SWOT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了企业竞争战略的指导方针,进而提出了联通增值业务发展的经营战略,
陈慧[2]2004年在《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值电信业务是相对于基础电信业务而言的,它依附于基础电信网通过计算机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使电信基础网络增加附加值。我国自2000年推出移动增值业务以来,其在电信业务发展份额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市场竞争已清晰地表明:只有大力发展增值业务,企业才会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中国联通作为国内移动通信的两大运营商之一,拥有技术先进的CDMA网络,为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联通无限”品牌的六大业务已全面开通,CDMA数据用户已达120万,2003全年的短消息业务量达到500亿条,增值业务发展顺利,成绩斐然。但是,面对中国移动两倍于联通的资产和用户数,且占据了90%的高端用户,联通如何通过增值业务来赢得竞争,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对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对联通的发展经营战略提出一些可实施的建议。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增值电信业务概述。详细介绍了增值业务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增值业务价值链中的各相关主体,为本论文工作的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定位。二、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现状。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现状,接着介绍了联通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联通无限”的六大业务。叁、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驱动力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业务对比分析和SWOT矩阵分析,力图清晰认识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并进行战略定位,此外还分析了联通增值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四、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发展经营战略。这是本文的落脚点,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联通增值业务的发展经营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和
杨涛[3]2008年在《某省联通短信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分析了联通短信业务的市场环境分析,包括宏观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阐述某省联通短信业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自身的优劣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某省联通短信业务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针对该省短信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阐述;本文接着对某省联通短信业务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总结短信消费的特征,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最后确定短信业务的目标市场;确定好目标市场后,本文从产品的组织、价格的制定、渠道的优化以及促销活动等四个方面阐述当地联通短信业务的营销策略,并结合实际数据来证明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成效;本文的最后,通过对某省联通短信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短信业务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关键是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推动短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孙伟东[4]2012年在《叁网合一背景下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电信经历了各种改革,移动增值业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经历了电信的又一次重组,3G牌照的发放,再到叁网合一提出试点。严格意义讲,3G业务并没有专门针对其技术的业务,而是对2G时代移动业务的平台通道进行升级,这样原来业务产品有的功能和应用不能实现的,升级后能够得以实现。2009年,国家进行叁网融合,使广电和电信企业业务在应用和功能上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叁网合一”的方案是先进行试点,然后根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铺开。这对于广电的企业和电信的企业来说都是很好的福音,因为广电和电信急切需要改革。然而,随着时间推进,到了2012年,“叁网合一”试点工作并没有给电信增值业务的改革带来太大变化。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叁网合一”的政策一定会给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乃至整个产业链带来很大效益。本论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回顾,对其目前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增值业务产业环境,和中国电信内外部竞争对手的分析,结合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现行运营经验。利用各种竞争战略的模型选择:在叁网合一背景下中国电信应采取“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战略”和具体实战战略。然后对电信移动增值业务的竞争战略进行规划,对做出的选择进行分析,最后为竞争战略实施做出具体保障措施。
钱旭东[5]2011年在《浅析移动通信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3G技术作为一项新兴事物进入了正式商用领域,我国3G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迅速扩张的过程。经过一年的较量,3G市场形成了新的格局。中国移动依然一马当先;中国电信作为市场新进入者,用积极的营销策略争取新用户;中国联通也一改以往的低价策略,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联通,如何对自身和市场做出正确的认识,从而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来扩大市场份额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国联通的视角对国内的3G增值业务市场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笔者首先对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新技术引入对产业价值链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然后运用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较为细致地解剖了中国联通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和国外先进市场的做法,笔者提出了中国联通适合采取的营销策略和具体措施。笔者认为,在营销战略上中国联通应该选择重点突破、品牌战略和差异化营销战略,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在具体营销模式上,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营销渠道、资费模式和营销模式叁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和市场实际情况,分析结果对中国联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张爽[6]2013年在《我国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叁网融合在推动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开展叁网融合,推动了本国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国民提供了质优廉价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和发展,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推动,出台了多项关于叁网融合的政策规划,取得了一些进展:叁网融合时间表已经制定,正在实施过程中;融合试点工作分两批在全国54个城市全面展开;新行业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其中,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整合了基础网络资源;探索了多样化的融合模式;确立了非对称进入的原则;培育多元竞争主体,促进竞争有序开展。虽然试点城市的叁网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融合进程一直停滞不前,陷入“知易行难”的发展困局。究其原因,虽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畅、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标准有待统一等诸多外部困难,但以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存在巨大障碍、相关部门利益纠葛等为代表的内在矛盾,才是阻碍融合进程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在叁网融合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责任能够履行到位,将对叁网融合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正是以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叁网融合历程的全面回顾和政府责任内涵的系统辨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进行细致梳理,提出构建以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为核心的我国叁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通过对五项责任逐一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叁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并以中国电信业为实例,对责任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充分验证。当前,我国叁网融合进程中主要存在:融合法律缺失、普遍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合理、行政手段干预过多、融合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责任缺失,政府有必要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履行其责任。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制定统一的叁网融合法律,修订反垄断法律,创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政府法律执行能力建设,改革争议解决程序,做到执法必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普遍服务内容,引导主体自觉执行;健全利益协调与用户参与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促进政府责任履行。行政责任方面:重组监管机构,成立高级别的监管委员会;调整监管体制,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优化监管机构权责,实现业务和网络的分离监管。经济责任方面:推动基础网络建设,培育产业链快速形成;设立叁网融合规制主体,明确机构的独立性和职能的合法性;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行政干预;打破产权垄断,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提供财政扶持,确保监管的公正性。技术责任方面: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技术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行政监管体系,发挥协同管理效果。电信业作为我国叁网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上述五个方面的政府责任在其行业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验证了叁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叁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不失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本文拓展了叁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题和内容,填补了本领域内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从整个政府“大”责任的视角出发、结合国情进行叁网融合中政府责任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为融合发展的突破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层面,论文的研究直接回应叁网融合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为我国叁网融合进程提供了一些极具实践意义的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力图在研究主题、框架、内容、模型和方法上所有创新。从研究主题上看,行政学界对于叁网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叁网融合的内容、模式、监管机构设置和准入机制设立等方面;经济学界则将内需拉动、产业链建设等作为研究重点;社会学界关注的是叁网融合的普遍服务如何落实;至今还没有学者明确以“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为题进行系统地诠释与研究。从研究框架上看,本文将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界定为一个体系,包括: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技术责任五个要素,并依照这五个要素的内在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分别进行论述分析,这样的研究架构在当前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尚属首创。从研究模型上看,本文从叁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融合的现实环境出发,创新地将政府责任作为叁网融合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尝试建立包括电信企业、广电企业、终端设备制造企业、用户、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内的叁网融合模型,探讨这些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在叁网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要求,为叁网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除应用公共行政学理论、法学理论等传统的政府责任理论外,还尝试运用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论等研究政府责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探究叁网融合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共生机制,分析在叁网融合不同阶段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叁网融合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对我国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国民产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其中,政府责任也将随着叁网融合的不断发展而做出动态调整,以服务国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叁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叁网融合之路。
万同海[7]2008年在《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价格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双寡头垄断市场,在通过竞争带动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企业的有效发展提出了挑战。制订并实施适当的竞争战略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联通而言至关重要,而价格是企业经营中直接而又重要的决策因素,价格战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价格战略的制订受到宏观环境、行业特征、行业环境的影响。从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来看:国家对信息产业的重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提高为移动通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行业特征分析来看: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网络外部效应性、产品同质性、消费时间性以及高价格弹性等特点。从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分析来看:供应商的侃价能力在削弱,消费者的侃价能力在迅速提高,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将会出现新的竞争者,互联网及无线宽带对移动通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在竞争上中国联通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行业内的领导者中国移动。价格战略的制订同样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在竞争态势上中国联通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在品牌价值与品牌号召力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明显,在运营目标上中国联通更宜采用销量目标以形成规模效益,在产品生命周期上移动通信正趋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结合环境因素进行SWOT分析,同时考虑影响价格策略的四大因素,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联通的价格策略应当是降价,利用良好的价格弹性,通过最直接的价格竞争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时,打压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中国联通需要对“效益领先、做大做强”的战略发展思路进行适度修正,采用“做大做强,确保效益”的新思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推行扩张战略,通过规模效应拉动效益提升。战略思路的实施过程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博弈的过程。在对中国联通降价战略进行博弈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竞争对手采用什么样的价格策略,降价始终是中国联通的最佳选择,降价战略在博弈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博弈双方价格竞争的均衡点可能出现在边际成本上。基于总体的战略选择,中国联通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价格战略的实施:1.采用有效的降价措施,拉动价格下调。包括:拉大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异;分品牌进行降价;加大闲时优惠力度;细分用户市场,利用包月套餐降低资费价格;根据在网时长进行回报,加大客户群优惠力度。2.实施重点赶超、局部赶超战略。3.运用差异化战略提升产品价值。包括: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在增值业务上寻求突破;打造产业链,提高差异化能力。4.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及时应对新的价格形势。5.做好后台支撑工作,确保价格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的价格战略及其措施,对于中国联通以及国内垄断性行业中处于挑战者地位的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中国联通价格战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实际运营数据构建了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定量的博弈分析,为价格战略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在方法上是一次较新的探索。
王亚军[8]2011年在《中国联通包头分公司移动支付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支付是一项富有潜力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它将作为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的有益补充,丰富现代人的消费支付工具。虽然,中国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尝试推广和试运营,但由于诸多客观以及主观的原因,移动支付这项业务一直未获得与移动通信其他增值服务一样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手机用户增长,另一方面是悄无声息的手机支付市场的尴尬。在中国诺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中国联通包头分公司如何将移动支付这块诱人蛋糕尽可能做大?本文先是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各因素,归纳出阻碍移动支付发展的各类问题。接着通过对移动支付的产业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营销策略分析,勾勒出了其中的商业机会;最后从这些商业机会出发,根据商务模式创新理论,定位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移动支付商务模式创新主张。本文结论是:移动支付在营销策略相应环节的细化,以及泛行业资源的整合和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将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为移动通信的深入运用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刘克飞[9]2012年在《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整个行业重复建设严重,叁家运营商之间存在过度竞争,价格战呈白热化,产品严重同质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企业间建立竞合关系,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从而促进我国电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有关博弈论、竞合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以竞合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首先,结合电信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电信行业及电信运营商竞争现状。其次,从价格、产量和差异化叁个方面对电信运营商的竞合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提出电信运营商竞合的必要性,并借助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博弈对政府电信监管政策进行说明。最后从政府监管政策、电信运营商竞合定位与策略叁个层面来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竞合选择。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是:①将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研究当中,运用六力模型系统研究电信行业面临的竞争合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电信行业本身,跨越了行业边界,即这种竞合博弈不仅来自电信行业内部运营商之间,更多的来自电信行业外部利益相关方;②在博弈论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电信行业状况进行修正,运用产量、价格、差异化模型对电信运营商进行分析,如基于Bertand模型建立叁寡头全业务重复价格博弈模型,该模型比前期国内外研究中的双寡头博弈模型更贴近现实问题,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将Hotelling差异化博弈延伸至叁方环形博弈模型上,讨论叁家企业同质化和差异化对比下收益情况,指出不断寻求最大化差异策略,是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③在政府监管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的定位和策略选择。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战略规划依据和策略分析方法,而且为政府政策制定及其他具有寡头垄断结构的产业战略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魏金丽[10]2008年在《铁岭联通公司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竞争,在纯粹的话音业务竞争上联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联通通过资费竞争获得超出想象的发展后,面对即将出现的第叁、四张移动运营牌照和入世后国外移动运营商的虎视眈眈,别无选择:做中国第一移动运营商。电信业从一百多年前诞生发展到今天,传统的话音业务早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种类繁多的能信需求,因此各种新业务应运而生。这些新业务与传统的话音业务相比可以统称为增值业务。本文从对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的论述和分析入手,对移动增值业务的业务点、市场特点、目前情况、以后发展方向作了系列的论述和剖析,并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用营销分析法、PEST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联通铁岭分公司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铁岭联通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核心竞争理论提出了今后几年铁岭联通公司移动增值业务的市场营销战略及其实施保障措施,为铁岭联通公司今后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 卢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2].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 陈慧.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3]. 某省联通短信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D]. 杨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 叁网合一背景下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孙伟东. 辽宁大学. 2012
[5]. 浅析移动通信企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D]. 钱旭东.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6]. 我国叁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爽. 吉林大学. 2013
[7].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价格战略研究[D]. 万同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8]. 中国联通包头分公司移动支付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王亚军. 内蒙古大学. 2011
[9]. 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D]. 刘克飞. 河北工业大学. 2012
[10]. 铁岭联通公司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魏金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中国移动论文; 通信论文; 中国联通论文; 移动增值业务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运营商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价格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