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的供求现状,真正发挥自来水价格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关键在于科学制定自来水的价格。面对近期各城市陆续进行自来水价格的调整,本文就为何要调整城市自来水价格以及如何确定自来水的价格管制政策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来水价格 调整 水资源 价格管制
自2009年6月18日上海市开始自来水价格调整拉开了全国水价调整序幕。全国各地都开始了自来水价格的调整,特别是这几年各地自来水价格调整的幅度和频率有所增多,本文就为何要调整城市自来水价格以及如何确定自来水的价格管制政策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城市自来水价格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从水量上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从水质来看,我国水资源天然水质良好,但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许多地区也踏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目前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着城市建设和人民生话。
城市用水的主体主要是居民用水和工商企业用水。首先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消费自来水与消费其它商品一样,都是为满足其效用最大化目标。目前,我国城市家庭水费支出约占家庭总支出的1%,对居民心理影响不大,易导致用水浪费现象;占2%时有一定的影响,开始关心水价;2.5%时引起重视;占5%时则影响较大,认真节水;占10%时影响很大,考虑水的重复使用。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及水资源情况,水费大概应占家庭收入的2.5%~3%为宜。其次对于工商业来讲,必须通过水价调整引导其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逐步使高耗水、强污染的企业和产品转化、淘汰,同时提高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可见,要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通过价格调整这一经济手段来促进人们节约用水。
另外,水体本身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的减少和污染,必然会直接造成人们生存环境的破坏。在我国,由于低水价政策,导致城市用水过度,为满足需求,过量开采地下水情况相当严重,从水质来看,目前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超标准排放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这些污染物大多数都不能通过水体自净排除,从而致使水质遭到破坏。向居民和企业征收排水费,一方面可以激励人们少用水,缓解水量减少的威胁,另一方面可为污水处理企业提供资金,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向环境的排放,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城市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对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自来水价格管制的主要问题
鉴于自来水的地域垄断性,自来水产业从整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垄断性特征,所以对自来水的价格管制问题显得比较重要。对自来水实施价格管制,首先应明确自来水价格的内涵,包括原水价格、工程水价、环境水价、生产经营企业的利润、税收以及相应的水资源缺乏系数。自来水价格应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效益原则而定。经济效益使企业既要弥补自来水的供给成本,又能提高经营绩效;环境效益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污水还原成接近自然水的状态;社会效益使社会稳定,供水充足、优质,其重点之一是使贫困人口亦能够饮用清洁水。显然,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冲突,这也是制定自来水价格管制政策面临的挑战。为使各目标之间能相互协调,自来水的价格管制应从价格水平管制和价格结构管制两方面考虑,同时兼顾其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市自来水的价格管制政策
鉴于自来水价格制定必需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所以在制定自来水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时同时兼顾这三大目标。
(一)城市自来水的价格水平管制政策
自来水价格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水资源费、自来水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对于自来水供水价格的制定可以借鉴英国,英国自来水价格管制是按“最高限价管制模型”进行的,价格上限的基础是RPI+K。其中,RPI表示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即通货膨胀率;K反映为改善自来水的质量所需要的投资,即如果自来水质量改善所需增加的成本大于企业通过改进效率降低的成本,则价格上涨高于通胀水平;反之,则低于通胀水平。显然,这个模型为自来水生产企业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提供了激励。价格上限评价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对多方利益的平衡,包括对消费者、自来水企业以及股东各方利益的权衡。在模型中,管制者与被管制者谈判的关键是K值的选择,对K值的评价与调整周期一般是5年或10年。另外,在自来水价格水平管制中为了体现环境效益应逐渐加大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力度。需要强调的是,在价格上限管制下,关于企业经营的效率和其他参数仍然是管制者对自来水企业进行监控所必需的信息。面对信息不对称,可以运用区域间竞争进行间接竞争。
(二)城市自来水的价格结构管制政策
自来水的价格结构管制是由部分用水具有的较大需求弹性,以及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遏制浪费行为的目标决定的。要促使消费者合理使用水资源,从自来水的价格结构管制政策看,就需要实行差别定价,以此来限制消费者浪费水的行为。具体方式如下:
一是积极推广阶梯式计量水价。阶梯式计量水价有递减和递增两种。递增阶梯式水价就是在合理核定居民用水及各类企业营业用水基本用量的基础上,对定量以内的用水实行低价,超过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量累进加价。递减阶梯式水价则相反。在丰水城市,可采用递减的阶梯式水价制度,如美国有些丰水地区,水供过于求,就实行这种制度。目前不少缺水城市均开始实施递增阶梯式计量水价,既可满足低收入阶层的基本需要,又可通过价格的调整抑制人们过量用水,有效地控制除基本需要以外的水消费,提高节水效果。
二是实行丰枯计价。为体现水的地域、季节等差别,可实行丰枯计价,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即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对供水的丰枯期和用水的谷峰期实行差价,对供水的丰期和用水的谷期采取低价位,对供水的枯期和用水的峰期采取高价位,以缓解供水的季节性矛盾。例如,以旅游业为主或季节性消费特点明显的地区可实行季节性水价,在夏季等用水高峰时节提高水价,在冬季等用水淡季降低水价,调价幅度在水价的20%幅度内制定。
三是实行按质论水价。要针对不同用途的水,如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和价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加强消费者的节水意识,首先保证消费者饮用水供应的数量与质量,不至于造成生存危机。对于一般的生活用水,供应过程中可以只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实行高价,如达到直接饮用水标准可实行更高价。
参考文献
[1]董山峰.阶梯水价的“阶梯之根”.国研网,2004—06—22.
[2]刘树杰主编.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62.
论文作者:江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自来水论文; 价格论文; 管制论文; 用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价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