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慢慢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需求,建筑行业已经在寻求技术上的转型。因此近些年以来装配式建筑的越发流行普遍,使得BIM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文将围绕BIM技术在装配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来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BIM设计;装配式建筑;应用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建筑业中,由于资源利用率较低,废弃率较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受到了批评。相比之下,预制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污染较少,施工速度快,资源利用效率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其更系统的设计和更专业化的安装,预制建筑物与传统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逐步推进BIM,相关技术和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效率,从而使建筑形式更加有效。
1 BIM技术基本概述
所谓BIM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三维仿真,使人们可以直接了解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和功能特征。与传统的双图纸相比,它更好地满足了多方之间专业协作的需求,因此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成功使用BIM技术的案例,如国家会展中心,珠海歌剧院,绍兴体育馆等。上述许多项目都是国家政府项目。可以看出,建筑业重视BIM技术。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对构件进行拆分
BIM技术可以实现组件的分割。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有必要将结构分析模型引入由Revit形成的Revit结构模型模型。为了分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导入的结构模型往往需要包含以下内容:构件的材质,构件的界面轮廓以及钢筋的相关信息。当然,在进口之前,工人必须先完成当地矫正工作,引进后需要重新矫正。后续组件拆卸工作只能在重做工作会话后执行。组件的分离往往需要注意确保其合理性,特别是要注意对结构模型的综合分析。在使用可视化编程的基础上,结构模型和部件的一部分被缓慢分开。当然,在分裂过程中遇到由多个部件形成的组件,并且还需要拆分这些组件。拆分环节的工作人员应注意遵守相关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拆分工作。首先是计算步骤的问题,通常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并按照相应的拆分步骤进行拆分。拆分工作需要小心处理工作人员。它不应该随便分开。它应该基于柱子,地板和板子的分离原则。由于部件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往往需要选择不同的拆分方式来分割不同的部件,并且注意他们自己的不同问题,因为部件的拆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工作细节上,如果细节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
2.2进行钢筋的创建
当员工使用BIM技术创建钢筋时,需要在组件中建立钢筋布置的相关程序流程。这个程序流程的发展需要基于钢筋建设的要求,并根据相应的分裂原则。由于钢筋相关参数信息的形成往往在二次开发的程序动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工人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规律,巧妙地将钢筋布局规则应用到预制件上。以预制梁为例,与读者讨论其加固布置的相关规则。首先,套管安装的尺寸由横梁跨越部分的中跨部分中的肋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为了确定箍筋的加密区域,工人经常需要走梁的末端。在建立最大值之后,未加密区域是梁部分的其余部分。
2.3合理布置埋件
BIM技术在预制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明确的分离原则。同样,嵌入高质量组件时,BIM技术也需要合理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指出的是,嵌入预制柱时,应注意设置专门的预制柱系列进行布局。首先,预制柱的柱与墙体的连接应设置为相应钢板的高度,具体设置相关参数。在特定的模型建筑环节中,员工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的相关参数满足建筑模型的要求。另外,为了能够从整体角度确定参数的合理性,需要注意将参数作为全局参数进行关联,在保证建筑物科学结构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4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应用
在预制建筑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预制构件的库存和现场管理加以改进。在实际施工现场不可能发现部件或组件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只有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才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此阶段,BIM技术和RFID技术的有效结合可用于实时跟踪和控制这些组件。它们相结合的优点在于获得准确的信息和快速的传输速度,可以减少人工造成的误差;二是采用5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和成本计划,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基于3D-BIM模型,引入时间和资源维度,形成5D-BIM模型,用于模拟各种资源投入和预制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形成动态施工方案。另外,在模拟过程中,对原有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避免了施工期的延长和费用的增加。5D-BIM模拟还可以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成本资源进行更直观的投资。
2.5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在预制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阶段,BIM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建筑物使用,各种部件的操作以及财务方面的数据和信息。首先,BIM技术在物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连接相关设备,BIM软件可以提供建筑物的各种参数来确定其运行状态,以便物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科学管理。做决定。另外,BIM技术和RFID技术在设施管理和门禁系统中有很多应用。在每个电子标签安装和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在维护和修理期间通过阅读器快速找到相关设备的位置。之后,将相应的数据再次记录在电子标签中,并且通过“提供数据维护操作-维护记录-信息集成”的处理将该信息数据存储在BIM的物业管理系统中。这可以让工作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建筑设备的操作。其次,扩建或拆除预制建筑物时,BIM技术可用于分析和检查建筑结构的各种指标,以避免结构损坏。同时它在资源回收方面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使用BIM技术,您可以了解哪些建筑物在生命末期也可以第二次使用,这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6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制造阶段的应用
在预制建筑物的部件制造生产阶段,将BIM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将含有关于部件类型,几何尺寸和安装位置信息的RFID芯片植入各种预制部件中。由于RFID标签编码的独特性,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在生产,存储,运输和提升组件的过程中得到保证。BIM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供有关组件生产管理子系统组件的数据,还体现在将每个预制组件的存储,质量监控,生产和其他信息返回给BIM数据库。这样,在BIM和FRID技术的完美结合下,可实现预制构件的零缺陷和零库存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在预制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效率的生产和施工,使得这种类型的预制建筑模型更加成功。目前,中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期,正朝着节能减排和污染减排的方向发展。因此,应用BIM技术开展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促进建筑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一些帮助,并且可以使用BIM技术在实践中推广预制建筑。
参考文献:
[1]李天华,袁永,张明媛.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3):28-32.
[2]孟森,刘欣,张世洋.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2012,44(5):74-78.
论文作者:马茂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组件论文; 建筑物论文; 部件论文; 模型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